第二十章 尋求明白

卷三 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弗三18)

現在我們要來思考一個非常實際而直接的問題:我們如何得到這種認識呢?我想現在我們一定都急欲知道並經歷它。我相信有一天,我們到了天上,在榮耀中時,我們不單單會對所看見的景象感到訝異,並且會對我們在世上時的盲目更加驚訝。我們將看清自己以前是如何浪費時間,竟然容許其它的事來梗阻在我們和那最蒙福,最奇妙的經歷之間,而那經歷本來是世上每一個人都可能獲得的。為了這緣故,我才不憚其煩地一再強調這件事。

我可以依據新約的權柄說,基督徒若看清楚基督的真相,或多或少都會感到慚愧。使徒約翰曾勉勵早代基督徒要在這方面努力,好叫他們「當祂來的時候,在祂面前也不至于慚愧」。聖經清楚教訓,審判也包括了信徒得獎賞;所以我們必須在這個教訓的亮光下思考這件事。一個人若以為只要被赦免了,得救了,確知自己會上天堂了,就一切妥當了,他會發現這種態度是與主的教訓相牴觸的。主耶穌要他享受得更多,並且要使用他去幫助別人,並塑造他成為一個典範,一個榜樣。所以除了個人的考慮,我們必須從下列的立場來看這個問題:我們在符合這個榜樣上失職多少,就等於虧負了主自己多少。

新約常給我們的畫面是,神是我們的父,正如世上的父親常以兒女為榮,喜歡以愉悅的心和微笑注視著兒女,又盼望每一個人都重視他的兒女一樣,我們天上的父也喜悅我們,要向人表明我們乃是「祂手所作」。祂要籍着我們向其他人顯明祂的慈愛,正如我們在討論第十節時所說過的。這一切理由使我們發現,我們也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那測不透的愛。這一類教訓在新約中數量頗豐。從某一方面說,以弗所書剩下的部分都是討論這主題的。使徒在下一章詳細地討論了一連串有關行為舉止的事,那是教導如何認識基督的愛最佳之方法。

我可以用幾個原則來歸納此教訓。首先是一個消極但非常重要的警告。我們千萬不能用機械的方式來思想這件事。我的意思是,不要以為只要我們作某些事,就自動的會享受到祝福。這種假定在屬靈生活裡是不成立的。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屬靈生活裡是沒有自動販賣機這一類東西的。另一方面,異端卻常具此特色。他們實際上說,你只需把錢幣投在機器裡,拉開下面的小抽屜,就可以得到一塊糖果或一瓶飲料。這和新約的教訓大相逕庭。我們若用這種獃板的方式思想這些事,早晚會陷入失望中。

我不得不多作解釋,因為從我自己的經歷中,我知道這很危險,它是魔鬼設下的網羅。有時它是以下述方式發揮功用:例如你讀一個聖徒的傳記。那裡記錄他在作了多年基督徒之後,還不明白基督的愛,接下去他就述說他是如何明白的。可能有各種方式,譬如他尋求多年之後,有一天他隨手拿起一本書讀,忽然整頁紙似乎都被光照了,他體會神在直接對他說話,他一下子明白了基督那測不透的愛。這時你可能面臨到一個試探,就是想查出他讀的是哪一本書,你也想找來自己讀,以為這樣作你也能得到同樣的經歷。可是你讀了幾頁,卻一無動靜。問題出在你的觀點太機械化了。既然聖徒能因某種方式蒙福,我若依樣畫葫蘆也一定會蒙福。

或許你聽人作見證說,他們聖經念了好幾遍,也未有特殊的發現,但有一天他們讀到某一章時,突然蒙了光照。可是你去讀同一章經文時,卻未有此經歷。這後面的問題是,我們忘了這涉及個人的關係,在個人關係的領域裡,機械的方法不但行不通,而且還可能成為最大的阻礙。我們不是在討論「它」,或某一種經歷;我們談到的乃是基督那測不透的愛。想到人類的愛,我們立刻會明白那是一種個人的、直接的關係,此處也是一樣。

一開始我們就得弄清楚,這件事完全在神手中,祂照自己的心意,方式,時間,地點來賜下福氣。在這些事上,你無法作任何保證。我的意思是,你不能保證說你只要這樣作,就會得到那樣的結果。我們知道,即使在平常的人際關係中,這種觀念也行不通。一旦我們感到受人賄賂,或某人企圖控制我們,那一霎那所有情感和真正的感情都淡褪了。屬靈的領域也是一樣。所以我們可以說,書籍和靈修手冊固然有益,但也可能有危險性。魔鬼會利用它們介紹一些獃板的觀念,反而使我們遠離所要尋求的主。

論到積極的一面,我發現聖經有很清楚的教導。首先,我們確實可以把自己放在蒙福的道路上。我們無法命令或要求神賜福。神是照祂自己的主權、意志和恩典賜下祂的福。但我們可以像那個稅吏長撒該一樣。聖經記載撒該聽說主耶穌基督要經過某條路,他很聰明,就守在那條路上。我們也當效法他。主耶穌常經過某些路,祂有幾條習慣的路線和方向。所以我只能告訴你如何在路旁占好位置。把你自己放在蒙福的路上。我不能保證任何事,但我知道聖經勉勵我們應當作一些事。我也知道每一位以這種親密的、個人的方式明白基督大愛的聖徒,通常都遵行了這些吩咐。

第一個步驟見于第十六節。我們必須像保羅為以弗所人代禱那樣,不斷為自己祈求神,「求祂按着祂豐盛的榮耀,籍着祂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這是絶對必要的,因為對於基督大愛的認識是如此浩大,可以震撼一個人;它是如此榮耀,甚至使人不勝負荷。我們還記得以賽亞和拔摩島上使徒約翰的經歷。另一個原因是,一旦我們開始努力,就會成為魔鬼全力攻擊的對象。

這是聖徒共有的經歷。在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像神兒子那樣受到嚴厲的試探。我們越親近祂,就越容易受到試煉和試探。魔鬼最初會殫精竭慮去攔阻人成為基督徒,可是我們成為基督徒之後,他就改弦更張,企圖使我們一直停留在嬰孩階段,滯留在道理的開端,滿足於待在最外圍的圈子裡。一旦我們開始長大,發展,魔鬼就擔心了,因為我們成了基督的薦信。我們若長大成人,魔鬼的國度就受到了威脅,因此他拚命要拖住我們,訓練他的手下和勢力對付我們。

讓我引用這方面一位權威的話。他說得很正確,「浸禮之後,接踵而來的往往是曠野的試探。」當然他指的是主耶穌在約但河受了施洗約翰的浸,準備出來作彌賽亞的事工時所遭遇的事。聖靈彷彿鴿子降在祂身上。如今祂裝備妥當,受了父的印記和聖靈的膏抹,去成就救贖大工。可是我們讀到的卻是,祂旋即被聖靈引到曠野,四十晝夜受魔鬼試探。「浸禮之後,接踵而來的往往是曠野的試探。」一點也不錯。任何奮力走過這條路的人,都會發現此言不虛。我們越多尋求主的面和認識祂的愛,就越熟悉「魔鬼的詭計」「惡者的火箭」。不要忘了魔鬼的勢力是很強大的,我們若憑自己的力量對抗他,一定會敗下陣來。所以我們要求神,籍着祂的靈,叫我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又如使徒在以弗所書最後一章說的,我們必須「穿上神所賜的全副軍裝」。若沒有它,我們注定一敗塗地。你若尋求親近基督,魔鬼會使盡一切伎倆對付你,你也會對撒但的狡猾、詭詐產生前所未有的體認。

一個基督徒若不知道什麼是撒但的攻擊,他仍舊是基督裡的嬰孩。魔鬼用不着去對付嬰孩,可是一旦你開始長大成為「少年人」,日益健壯,認識基督和祂的愛,你就得預期會有試探臨到。從所有偉大聖徒的生平中可看見,他們一方面對基督的愛有榮耀的經歷,一方面也常意識到激烈的衝突,似乎地獄的勢力傾巢而出來攻擊他們。所以我們要明白,我們所置身的領域與異端教訓所屬的那個機械的領域大不相同。使徒稍後在第六章說,「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12)。我們是在步祂的後塵,因祂也曾受魔鬼的試探,而且其劇烈的程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接下去要強調的是,我們必須尋求主自己。我的意思是,不要因為擁有關於祂的理念和假設就滿足了。我要再強調一遍,一切教義,神學,知識,對基督徒而言都有絶對的重要性,但若停留在那個地步不前進,就是錯誤的。我們必須超越這一切,因為所有教義上的知識都是為了引我們認識基督這個人。正如我們已看過的,「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乃是那位教會史上最偉大的教義、神學老師——使徒保羅——最主要的心願。我們若對教義一無所知,很容易成為虛假的神秘主義之受害者,不然就是一直在基督裡作嬰孩。為了長大,成熟,變得強壯有力,我們需要對真理有所認識。但是這些知識應該引導我們去尋求對主自己的認識。

這是一件很微妙的事。你若思想過這一類事,就知道這中間的陷阱。有時候一個人為了糾正一種錯誤的主觀論,而走到另一個極端,以致于變得過分客觀,結果使靈魂感到枯幹。任何一種極端都是錯誤的。福音的榮耀之處在於,它觸及到整個人,包括他的心思,情感,意志,也就是他的全人。人只要任何一方面有缺欠,就失去了平衡。這也是為什麼我強調說,只滿足於擁有關於主耶穌基督的概念和知識,卻不去認識主耶穌自己,這是極大的危險。你對思想、原則、觀念深深着迷,以致于讓它們阻隔在你和基督中間。有關祂的教義反而使你看不見祂。這真是可悲!我們中間恐怕有不少人長年都在這種光景中。這個網羅很可怕,要小心防範!它和虛假的神秘主義一樣危險,也和一直作基督裡的嬰孩一樣危險。

我再說一次,我們要尋求主自己,而不只是尋求泛泛的基督徒生活經歷。感謝神,我們可以享受讀經,講道,禱告,唱詩,以及團契生活。要為這一切基督徒的經歷感謝神。可是當我們為這些感謝時,不要忘了,它們也可能具危險性。但不要因此而灰心。基督徒生活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特殊的問題。很多人並沒有什麼屬靈經歷,他們只是憑心思接受某些事。顯然這是不夠的,但我們也必須說,要對經歷保持謹慎。我們在世上的生活也是一樣,每一個階段有它特殊的問題。兒童期的問題和青少年期的問題完全不一樣,青少年期的問題又和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問題大不相同。從表面上看,這個教訓似乎自相矛盾,其實並不矛盾。我們年歲漸增之後,就抵達不同的領域,也許在那個階段裡我們必須作一些和早期完全迥異的事。基督徒生活的情形也是一樣。讓我說得更直接,更簡單一點。很多基督徒是活在「聚會」裡,而不是在基督裡。他們可能在屬靈經歷中感到某種不安和不喜樂,那正是聖靈在對付他們。可是他們並未遵照使徒這裡所指示的,去尋求認識主和祂那測不透的愛,反而去追逐一連串的聚會。他們在聚會中感到很喜樂,回家的時候覺得一切都會好轉的。後來他們又開始感到不安,於是再去另一個聚會,重複同樣的經歷。他們可能每天晚上出去參加某種形式的聚會,以保持自己在喜樂的狀態中。他們等於活在聚會裡。

除了聚會,也有人靠書籍而活,我自己就有此毛病。我們很可能依靠書籍而過着次等的屬靈生活。我們覺得裡面不滿足,惶惶不安,我們的生命似乎未達到應有的水準,應該有更轟轟烈烈的發展才是,於是我們就去念一些書,譬如聖徒的傳記,或描述更高層次基督徒生活的書。我們讀得興緻勃勃,也頗受感動。雖然我們沒有書中所描述的經歷,但我們覺得很快樂,比以前好多了。很可能幾年下來我們還不知道自己是倚靠書本而不是倚靠基督而活。我們可能活在從聚會聽來或書本上讀來的別人的經歷中,自己卻從未去經歷。由於我們感受到一點兒舒服,快樂,滿足,我們就不去尋求主自己了。

確實,我們可能誤用恩典的工具,只倚靠它們,卻未籍着它們去發現那位賜恩主。這一切是很微妙的。因為我們還不完全,而且魔鬼一直在施詭計。不要忘了最重要的原則:尋求主自己。基督徒生活並不是運用一連串的理念,哲學,也不是集合各種思想和觀念而已。它獨特的榮耀之處在,它不僅教我們去運用一個教訓,而且教我們去認識一個「人」,並在這光中與祂同行。這是個人的,單獨的事。我們總是得把它放在前面。不要讓我們的屬靈生命被任何東西滿足,不論它們多麼美好,多有價值;直到有一天我們能說,我認識了基督,這時我們的心才能真正得到滿足。

在禱告的事上尤其如此。禱告真正的意思是與神談話,聽祂的聲音,與祂交通。這必然包括了個人的關係。我們對真正的禱告知道多少?我們很容易一廂情願的想,只要我們跪下來,思想一些好的事,或讓一些有關神的念頭浮現腦中,我們就是在禱告了。我相信神以祂的憐憫,是願意接受這些的,但這不是真正的禱告。約翰說,「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他所謂的「相交」乃是指認識父神與子,並和祂同行。

穆勒(George Müller)對禱告的認識比大部分的基督徒深刻。你會發現他每次禱告時,第一件作的事就是確定自己已體會到了神的同在。除非他確知神的同在,他不會輕易提出祈求。這是禱告勇士的秘訣。我們常談到穆勒驚人的信心,那固然是很偉大的信心,但他的秘訣不是他的信心,而是他認識神,知道如何與神談話。體會神的同在!你若不認識基督,就無法明白祂的愛。所以使徒保羅告訴腓立比人,他最大的心願就是「使我認識基督」(三10)。我們必須作的第一件事就是體會祂的同在,尋求主自己——不是祂賜的福,不是有關祂的思想和教訓。這些事固然有益,值得我們繼續尋求,但我們不可滯留在那裡。要透過它們,利用它們來尋求賜恩典的主自己。

接下去的原則是,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主耶穌基督住在我們裡面,「籍着祂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此刻我們必須作的乃是記住主自己的話,「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三20)。這成為事實的時候,基督就在我們裡面了。有時候我禁不住會想,這可能是一個人所能經歷的最大轉變了。這是成聖的要素和秘訣;不是企圖獲得什麼,也不是努力要保持某種道德水平;這一切的秘訣在,知道祂住在我們裡面,在我們心裡。使徒不只是指主耶穌基督,也是指聖靈。

我們學習聖經裡偉大功課的速度是多麼緩慢阿!使徒在哥林多前書第六章論到身體所犯的罪時,他說,「你們要逃避淫行」(18節)。可是在指出如何作時,他並未滔滔不絶講一大堆泛泛的道德教訓,或高談犯罪的後果,或作任何概略的呼籲。他的方法頗不尋常。他說,「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19—20節)。克服罪的方法乃是知道聖靈住在你裡面,你的身體是聖靈的殿。不論你用你的身體作什麼,都把聖靈牽涉進去了。「豈不知」!成聖的整個秘訣即在知道如何說出「豈不知」一詞。所以下次你受到試探,魔鬼前來引誘你犯罪時,你不妨停下來說,「豈不知?」這是無可思議的,不可能的!聖靈住在我裡面,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基督在我裡面。

我們要用這種方式對自己說話,把這真理運用在自己身上。由於我們未這樣作,才會落到今日的光景。我們要去尋求這位人子,知道祂在我們裡面。祂的話語是真實的,不改變的。「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祂已來,住在我裡面。這種認識決定了我的整個觀點和態度。

最後,採取了這些步驟之後,我們必須積極地尋求祂的愛。使徒祈求,好叫基督徒都能知道這愛是何等長闊高深。明白了有關這榮耀可能性的真理之後,我們要去尋求主自己,尋求明白祂的愛。我再說一次,普天下所有能見證說自己真明白這愛的人,都是尋求主自己的人。不但新約如此強調,舊約也一樣。例如詩篇作者就時時流露心中渴慕認識神。詩篇第四十二,六十三,八十四篇即是代表。「神阿,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詩四十二l一2):「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六十三3);「寧可在我神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八十四10)。威廉斯(William Williams)的詩歌裡也表達了同樣的思想:

請告訴我,你是我主,賜我一個清晰確據;
除去一切黑暗疑懼,消我困惑,平我憂驚。

我們若把在天然生命中所熟知所實踐的運用在屬靈生活裡,我們的屬靈光景必然大為改觀。我們最渴望的事莫過于聽見所愛的人告訴我,他也愛我。行動還不夠,必須加上言詞。所以求神使我們確知,祂以永遠的愛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