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裡面的人

卷三 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求祂按着祂豐盛的榮耀,籍着祂的靈,叫你們裡面的人(和合本作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弗三16另譯)

這幾句話是從第十四節開始一直到第二十一節這一大段敘述的一部分:「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求祂按着祂豐盛的榮耀,籍着祂的靈,叫你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祂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着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不論你能在世界上活多久,不論演講的人多麼出色,你都不可能聽到同樣流暢的言詞,同樣豐富的語言和思想。毫無疑問的,這是整本聖經的巔峰。事實上,很多人認為它可以被列為全部聖經真理和神的啟示之最高峰。不要忘了,我們正在探討使徒為以弗所人的代禱。我們已看過他親近神的方式,注意到他如何謹慎地提醒我們,應當依照他的建議。他乃是在父面前「屈膝」;我們因着救主,也得以稱祂為我們的父。這樣來到神面前之後,使徒又為他日夜惦念的以弗所人如何代禱?

新約多處記載了保羅的禱告,值得我們予以最慎重最嚴肅的考慮,可是他的禱告中沒有一個像此處這個禱告能把我們帶到如此崇高的境地。在這個代禱中,他把我們直接帶入天堂,並且祈求一些几乎不可能的事,最後達到一個高峰——「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請記住他是在為已悔改相信的異教徒代禱,他們中間許多人曾是奴隷,或者正在作奴隷,是一群默默無聞的人。由於他們已成了基督徒,使徒就為他們禱告,同時也把我們帶到最高的境界,就是基督徒在現今世界上所能有的最高經歷。這是通往基督徒生活的關鍵,所以我們再怎麼仔細研究也不為過。

現在來看他禱告的實際內容,首先看他不為那些事情禱告。有時消極面和積極面是一樣重要的。此處保羅所未代求的部分也值得注意。不妨想像你自己在保羅的地位上,你會為那些以弗所人求什麼?我們會彼此代求些什麼?我們知道別人有了難處,會為他們求什麼?我們的代求具有那些特質?保羅沒有為自己或為他們求神改變環境。他未求神帶領他出監獄,好使他重返以弗所向他們講道。這是很合情合理的祈求,他也可能如此求過。但這不是一件重要的事,他不會放在中心位置,也不想以此來吸引以弗所人注意。他也不是泛泛的求神賜福他們,恩待他們。我特彆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往往我們的禱告就是那樣空泛,不具體。我們求神賜福人,恩待人,眷顧人,我們只是作一般性的禱告。

從積極面說,使徒的第一個祈求是,「求祂按着祂豐盛的榮耀,籍着祂的靈,叫你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這裡我們看到保羅的禱告一貫之特色,同時也是聖經不論舊約新約的禱告共有之特色。此外我們也看到基督徒看待問題的方式之特色,這是我們在今世生活所不能免的。有很多問題是直接因為我們宣稱自己的信仰而產生的。

他的禱告第一個特色是,那是絶對屬靈的。他關心的不是物質而是屬靈方面的事。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以弗所人的屬靈光景上。他對生命的整個態度是屬靈的,他總是從屬靈方面出發。我們若忽略了這個原則,自己就會受虧損。在這件事上,他是遵照主耶穌的教訓:「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主耶穌在那裡面對的是一群總是為飲食衣服等物質憂慮的人。祂實際上是說,你們的出發點錯了,你們是從物質的、可看見的東西出發;應當從那眼不能見的一端出發,「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正是使徒此處所作的。他心裡最記掛的,就是這些人屬靈的光景和爭戰。

保羅的禱告第二個特色是,那是一個具體的禱告。我已說過,那不是一個空泛的禱告。他特別指出幾件事來,為以弗所人向神祈求。真正基督徒的禱告,真正屬靈的、在基督裡的禱告,不但是屬靈的,而且是具體的。可惜我們的禱告卻常常違反這原則。歸根結底說來,沒有什麼比禱告更能測驗一個人的屬靈光景了。如果一個人的禱告很公事化,那顯示他整個人是公事化的。如果他比較重視言詞的修飾,你就知道他是一個看重外表的人。我們的禱告中有沒有自由?有沒有聖靈?我們的禱告是否顯示出對基督徒生命的精義和本質有所瞭解?讓我們個別地面對這些問題。當你向神禱告時,你對自己最關心的是什麼?你是否最關心環境和你的雄心壯志?或者你最關心自己屬靈的光景?你在私下禱告和靈修時,花最多注意力和時間在哪一方面?你主要關心的是屬靈的增長和發展,對神的認識,以及與祂的關係嗎?或者你把外在的事放在優先的地位?使徒的禱告不但屬靈而且具體。他關心以弗所人屬靈上某些方面的事,所以他一一提了出來。

請留意保羅並未輕忽所牽涉到的問題。新約以及真正的基督徒在面對人生的問題時,從來不掉以輕心;然而心理學的特色之一即是如此。他們主要關心的是使人感到快樂,至于如何達此目的,就不是他們強調的重點了。所以他們只是提供一個空泛的保證——一切都會平安無事的,你想像中那種最糟的情況永遠不會發生。或者是觀察一個人的處境之後說,畢竟還沒有那樣糟嘛!這可不是使徒用的方法,也不是新約的方法。聖經從未淡化一個問題或難處;聖經的作法正好相反。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世人幫助我們的方法是,拍拍我們的肩膀說,「沒關係!」當情況不對勁時卻說「沒關係」是不對的。聖經和基督徒的方法總是以誠實為優先。

基督徒的方法也從不輕忽神的應許——不論問題或難處是什麼,祂必開一條出路。沒有什麼比聖經更切合實際了。我強調這一點,是因為這是瞭解此段禱告的關鍵。新約非常坦白而清楚地告訴我們,「在世上你們有苦難」(約十六33)。它未應許一帆風順的人生。它未標榜一種膚淺的樂觀主義。新約並未說,一旦你成了基督徒,整個世界會頓然改觀,從此前途平坦,一無風波。新約的教訓正好相反:「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十四23)。「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祂受苦」(腓一29)。「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後三12)。啟示錄也充滿了有關試煉,患難,逼迫的預言。新約沒有一個地方告訴我們所有的難處都會驟然消失,我們會步入一個夢幻般的境界。恰恰相反!如果新約不是用這樣實際的方式對我們說話,那麼它就無法幫助我們應付所面臨的處境,也無法幫助我們去克服困難並且得勝有餘。

聖經的方法是向我們指出,由於這是一個罪惡滿盈的世界,其間必然會有試煉,患難,逼迫。基督徒不應該對世界的光景感到驚訝,因為罪必然會帶來悲慘的後果。感到驚訝的應該是那些哲學家,心理學家,以及虛假的樂觀主義者。因為他們相信人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來糾正這個世界。可是基督徒根據的原則是,只要世界上還存留有罪,就會有麻煩。「奸詐人的道路,崎嶇難行!(箴十三15)。「我的神說,惡人必不得平安」(賽五十七21)。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平安。人心中的惡,情慾,是一切戰爭、禍患、苦難的起源。只要它存在着,就會有麻煩。你若認為這種說法太悲觀,那我只能回答你,這種說法是再實際沒有的了。面對現實並不等於悲觀。悲觀是在你面對了現實之後才出現的。拒絶誠實地面對現實,並不是真正的樂觀主義,因為真正的樂觀主義總是從面對現實開始的。它先審視事情的本貌,包括最壞的一面,然後克服它。此處使徒不是應許一些簡單容易的方法。屬靈生活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進一步請注意到,保羅沒有禱告求神給他們一些方法,好直接對付問題,難處,和景況。基督徒信仰最關心的不是摧毀仇敵,或解決我們的難處和問題。使徒的方法乃是祈求,叫我們能面對這些事,面對被囚的命運,以及神所允許發生的一切事時,能夠「按着祂豐盛的榮耀,籍着祂的靈」,使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換句話說,基督徒處理生活中難處的方式,並非先採取什麼行動,乃是先對付我們自己的屬靈光景。基督徒的方法是籍着聖靈,在我們心裡建立起抵抗力。

讓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聖靈所教導我們針對攻擊的反應,和人身體針對疾病的反應很類似。我們不妨從這個角度看。罪,魔鬼,撒但,以及一切惡勢力,都想將我們擊倒,使我們灰心,把我們毀滅。他們就像由細菌,微生菌,濾過性病毒引起的疾病一樣,威力非常可觀,足以致人于死。不論我們是否知道,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到病菌的攻擊。細菌就存在我們裡面;人的身體裡充滿了億萬的細菌,隨時可能變成致命的武器,將我們毀滅。身體如何對付這些東西?人的身體裡有一種系統,是專門用來抵抗這一類攻擊的。這裡涉及了感染與抵抗力的問題。抵抗力有時被指作人天生的結構;有人認為這就是一個人的體質。有人天生體質較佳,以致于兩個人同時暴露于同樣的傳染病之下,一個人得病倒下,另一個人卻絲毫未受感染。這是因為後者的抵抗力較佳。你也許聽過某個小孩注射了疫苗之後身體卻沒有「吸收」。醫生或許會以為弄錯了,於是再補一劑,可是結果仍然一樣。這時醫生就會下結論說,這個孩子有「天生的免疫力」。這是他的體質,是與生俱來的。

身體的抵抗力是有結構的。抵抗力不是一直很強大的,有時也會變得微弱。為了對付感染,就必須建立抗體。建立抗體的方式很多,其中之一是運動,到空曠的地方,使肺充滿新鮮空氣。另一種方法是吃適當的食物。當然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服用各式各樣的藥品,以直接攻擊仇敵。這種方法與建立抵抗力無關,它直接對付入侵的細菌。另一個方法就是開刀,割除受感染的器官。

使徒在這裡用的方法是建立以弗所人的抵抗力。面對他們的處境和所遭受的攻擊,使徒只能替他們代求,「求祂按着祂豐盛的榮耀……叫你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不論攻擊是什麼,他們的抵抗力都可以增強,最後得勝有餘。這是聖經的教訓,教導我們如何活在現今這樣的世界上,並且奮勇前進,克服重重阻礙,最後得勝有餘。

主耶穌在路加福音第十八章第一節裡教導說,「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祂說你若想避免灰心,就當禱告。禱告就像讓靈魂的肺充滿了聖靈和祂大能的新鮮空氣。你若想站立得穩當,不致跌倒,就要讓神的生命來充滿你。「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換句話說,我們不必花時間來探討那些想擊敗我們的事物;我們應該建立自己,像猶大所說的,「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

要知道如何在患難中喜樂,這是惟一的方法。這也是使徒所謂在各種攻擊下仍舊「得勝有餘」的惟一方法。或者如他在哥林多後書第四章裡說的,你若想能夠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你必須能先說,「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17一18節)。同一個原則可以用在屬靈領域裡的每一件事上。建立裡面的人,培養抵抗力。

這個原則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應該是很明顯的,可是由於我們的疏忽,它需要一再被重複和強調。另一種說法是,把中心弄正確了,其它的部分自然會解決。只要把根源放得對,就不必擔心壓力和緊張。問題通常出在根源,所以我們只需回到起初。箴言說,「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二十三7)。確是如此。所以要一個人舉止正確,必須先匡正他的思想。不要零零碎碎地對付他,碰碰這個問題,補補那個漏洞;應該來到根源。這人真正的問題出在他的思想,所以要先使他的思想正確。或者如箴言那位智慧的作者所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心確實能控制一切;此處的「心」乃是指人性的中心,而不僅是情感的部分。把心擺正確了,其它一切自然會正確。

主耶穌從負面說到這件事。祂說只有從人裡面出來的才會污穢人。它會「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等這一類事(可七2l一22)。換句話說,最後決定我們行為的,不是我們在馬路上遇見的試探;面對它們的乃是人的心。兩個人可能面臨同一個景況,可是一個人跌倒,另一個人卻站立得住。差異不是在試探本身,而是在人的心。「從人心裡發出……」!所以我們必須注意人的心。

以斯拉用一種較抒情的方式表達了出來。他對這個原則知道得很清楚。他說,「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八10)。說得多切合實際阿!當你需要力量去作工,或者去面對前面某項事工時,你很容易想要靠自己的力量。那在某個限度裡還行得通。可是你的心若被一些事纏累,那麼不論你身體狀況多麼好都沒有用。你若擔心,憂慮,就無法好好作工。你可能體力正在巔峰狀態,可是你的內心裡若有掙扎,痛苦,愁煩,你就會感覺身體也很軟弱。另一方面,也許你身體軟弱,但忽然之間有喜事臨到,你心中洋溢着喜樂,你就覺得精力百倍,有了非比尋常的力量。「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人的心統管着一切。

使徒用一種有趣的方式揭櫫了這個原則:「求祂按着祂豐盛的榮耀,籍着祂的靈,叫你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

讓我們進一步來看「裡面的人」是什麼意思。答案見于哥林多後書第四章第十六節,「外面的人雖然毀壞,裡面的人卻一天新似一天」(另譯)。使徒又在羅馬書第七章第二十二節裡說,「因為按着我裡面的人,我是喜歡神的律」(小字)。他裡面有兩個人。他的肉體內有一個律把他往下拉,可是他說,「按着我裡面的人,我是喜歡神的律。」顯然裡面的人是與外面的人敵對的。然而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從來不知道或未意識到裡面的人和外面的人之間的差異。這是我們的基督徒經歷中最有意義的發現。裡面的人和外面的身體及其功能是相反的。這另一個人是與身體及其功能分開的,它是我們內在的部分以及屬靈的部分。它包括了一個更新的人之心思,意念,靈,這個人乃是「在基督裡」的。

一個未更新的非基督徒,他最大的問題出在缺乏「裡面的人」。他對裡面的人一無所知,也不相信其存在,他根本不相信還有裡面的人;他只活在外表的部分。他只活在肉體中,他的生命只是身體的部分。他沒有屬靈的部分。他的整個生命受到他的感官以及他對世上事物的反應所侷限。這就是他的整個人生,侷限在身體和其功能,以及他和世上那些與他類似的人之間的關係上。這是一種屬魂的生命。

這實在是活在罪中的人之悲劇,是人類墮落的結果。他不知道自己最初被造時是一個有靈的人。他未意識到有一些東西比人所有的感覺要崇高。對他而言,人充其量不過是有理性的動物,只是剛好比其它牲畜的能力高一等,但仍然同屬一個層次。他的腦裡有一些組織比動物高明,不過那也是僅有的差異。他並不知道除了動物的本能之外,人還有其它的部分,也就是保羅提到的「裡面的人」

天然人的最後一個悲劇是,他在遇到困難,壓力,和試煉時,沒有裡面的人可以作為退路。你明白我所謂「退居到裡面的人」是什麼意思嗎?當你世上的生活被各種事情充斥,你几乎支撐不下去時,你是否知道「退居到裡面的人」那裡?那是你所能知道的最蒙福的經歷之一。此處我們看到的保羅歷經了滄桑,由於長期的講道,旅行,又飽受逼迫,試煉,痛苦,他的身體已未老先衰,眼疾不時困擾着他,顯然他已經是一個疾病纏身的老人了。他說,「外面的人雖然毀壞,」但他並未坐在一個角落裡自言自語道:完了,我的過去雖然輝煌,但已成了歷史;屬於我的時代已逝去,現在是讓賢的時候了,我只能面對牆壁,接受「時不我予」的事實。不!完全不是這樣!他明白了外面的變化之後,立刻就退到裡面的人那裡,他說,「裡面的人卻一天新似一天。」外體日漸衰微的同時,內心卻一天天茁壯。世界漸漸拿走他外在的生命,但裡面的他卻不斷領受從天上來的力量。他退居到裡面的人那裡。

非基督徒沒有辦法明白這一點。可憐的人!他完全依靠着環境,並且受環境控制。他只活在一個領域裡,對其它的領域卻一無所知。所以他沒有安慰,沒有盼望,必須依賴心理學,或藥物,或各種技術。他沈緬于享樂中,只不過是為了要暫時忘記他的煩惱。他不能真正面對生命,因為他只活在一度空間裡,一旦那個空間失去了,他也跟着失喪了。他開始變得沮喪,絶望,怨嘆,灰心。可是一旦我們成了基督徒,領受了新生命,就有一個新人放在我們裡面,生命開始了一個新的次序,我們於是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是看不見的屬靈領域。這不是暫時的,肉體上的,會朽壞的,乃是屬乎神的。我們與神的性情有分了,神聖生命的子粒種在我們裡面;它會長大,發展;試煉和苦難常常以最奇妙的方式刺激它成長。

由於這個裡面的人,我們得以勝過魔鬼。他攻擊我們的方式真是千變萬化,但有時候他作得太過分以致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提醒了我們,我們在基督裡的地位。通常他只是把我們留在沮喪的境地。他可能利用天氣,或我們特有的氣質和習性。他使我們感到怠惰,無法去思想或去作任何事,於是他用一些錯誤的念頭使我們灰心,感到絶望。可能突然之間我們從別人類似的例子中看見這純粹是出於魔鬼的攻擊;看到他如何對待別人,我們不禁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沮喪也是因他的攻擊引起的。所以裡面的人也可能因外面的難處而得到復興,而且可以勝過仇敵,並「得勝有餘」

你對這個「裡面的人」認識多少?你知道自己有一個「裡面的人」嗎?你意識到它的存在並且不時退居其中嗎?你知道雖然外面的人日漸朽壞,衰微,崩潰,但裡面的人卻一天新似一天,並且被建造,有榮耀的異象得見那「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的事物?使徒提醒我們,基督徒的秘訣是,我們有一個裡面的人,當聖靈使裡面的人剛強起來的時候,不論周遭發生什麼,甚至外面的人遭遇到什麼,都不是那麼重要了。但願神給我們確據,讓我們確知自己擁有一個裡面的人,屬靈的人,亦即在基督耶穌裡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