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主!教我们祷告

卷二 神的和好之道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因为我们两下藉着祂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

(弗二18)

我们继续探讨这一节奇妙的经文,毫无疑问的,它是整本圣经中最伟大的经文之一。它使我们面对了一个人类所能遇见的最崇高的真理。没有一个真理能超越圣三一神的真理。此刻我们面对的就是它。可是更奇妙的是,圣三一神关心我们,并且同心合力促成救恩的大工。但最重要的是,救恩的“目标”乃是将我们带到父神面前。这是救恩的目的,是一切最主要的目标;除非我们明白救恩最高的目标是带我们到神那里,使我们得亲近神,否则我们对基督徒信仰以及救恩的观念就不完全。

可是问题马上就来了:我们如何才能进到神面前呢?既然那是救恩的主要目的,我们如何得到呢?换句话说,此处我们面对了有关祷告的问题。我不打算在这里详细讨论祷告的问题。我只是触及与这经节有关的部分,把注意力集中在祷告这件最重要的事上,那就是知道如何得以进入,也就是“进到父面前”的方法。

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请容许我再重复前面已问过的几个问题。那些都是明显的问题。我们认识神吗?认祂作父吗?我们的祷告是真实的吗?我们享受祷告里的自由吗?或者问一个我常常认为是最尖锐的问题:我们在祷告的时候有信心吗?我这样问是有理由的。我们都从经验中得知,当我们有困难,遇见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时,我们的祷告是什么样子。我们束手无策,走投无路了。我们去请教朋友,听过他们的意见,我们也读了圣经,可是仍找不出解决的方法。于是我们说,我除了祷告就别无它法了。但是即使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还是不敢确定。我们对自己的祷告一点把握也没有。其实这一类的祷告是没有果效的;除非我们在祷告时确实有信心,否则那不是真正的祷告;这节经文清楚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最好从这些基本的问题开始。保罗说:“我们……得以进到父面前。”此处的“我们”不仅指使徒,也指所有的基督徒。他是说到这些以弗所人,他们不久以前还是异教徒,在基督以外,没有神,在今世没有盼望,是客旅,是外人,是远方的人,是局外人。保罗说:“如今……我们”——指你和我,所有的基督徒,“藉着祂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这是使徒最感到喜悦的事。他在以弗所书中一再重复,其他的书信中也一样。例如他在下一章里就说:“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然后接下去为他们代祷。

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我们是否享受基督徒信仰的益处?这是我们的信仰最佳的试金石:如果我们遇到患难时我们的信仰一点都不能提供帮助,那么这个信仰就失去效用了。如果我们遇到危机时它不能帮助我们、支持我们、在这世界中造成一些区别,那么它又有何用呢?当阳光普照、诸事顺遂时,其他的事物似乎也很美好,世界和它的理想似乎都非常令人满意;惟有遭遇逆境时,我们才真正面临考验;那时每一件事似乎都与我们作对,令我们灰心失望。问题是我们能否继续说:“我知有一门为我开,有一耳听我求”?这是真正的考验。保罗对哥林多人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我们明白吗?我们的祷告有功效吗?我们在祷告时是否有信心?你祷告的时候是否感到重担消除?你在祷告中到神面前时,你是否将这事交托给祂?小孩子跟父亲的关系是最好的例证。一个孩子碰到麻烦时,就会跑到父母那里,他立刻高兴起来,因为他有一种感觉和信心,知道他父母会解决难题,所以他就轻松下来,又恢复原有的快乐。我们与神的关系也当如此,我们得以进到父面前。我们是否享受这特权?我们是否接受耶稣的引介?

这是我们思想这一个伟大陈述时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很多人并未享受到救恩的益处;很多人并未预备进到父面前,所以他们的祷告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忽略了、或者从未把握这节经文的教训。此处我们看见真正祷告的关键所在。他们失败是因为他们或者故意忽略,或者未能把握这教训完整的含义,所以也就根本不能付诸实行。祷告并非易事;你若以为祷告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那就错了。有不少人喜欢拿祷告与教训、教义、神学作对比。他们的态度是:我不必伤脑筋探讨教义等一类的事,对我而言祷告就是一切;你信什么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你对神的祷告。当然,这样说就完全否定了这节经文的教训。

此处这节经文清楚向我们指出,祷告并不是那么简单,而且祷告是建立在教训和真知识上的。让我们这样看:记得有一次门徒去见耶稣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你是否有过相同的感觉?我可以大胆地说,你若从未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祷告,那必然是因为你从未真正祷告。我们都需要学习如何祷告。那些门徒一直在观察他们的主,看见祂天未亮就起身,到山上去祷告,而且祷告数小时之久,有时候甚至通宵祷告。他们彼此说,祂是怎么作的?我们祷告五分钟都觉得太长,祂却能持续好几个钟头。祂怎么作得到呢?“求主教导我们祷告!” 他们是对的,我们需要被教导如何去祷告。记得有一次主耶稣和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谈话,那妇人对祂狡辩有关敬拜神的事。她说:“你们犹太人说应该在耶路撒冷敬拜,可是我们的祖先说应该在这山上”——好像她对敬拜和祷告的事非常内行。主耶稣对她说:“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神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四21~24)。撒玛利亚人的问题出在他们对神的整个观念都错了。他们把神局限在某一个山上,其实很多犹太人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把神局限在圣殿里。可是主耶稣说,你们不能用这些错误的观念去拜神。“神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我们在敬拜神之前必须先知道某些真理。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就看出来多少时候我们的祷告真是一无用处。我们常常在绝望时匆匆祷告,向“任何一个神”祈求。我们根本不认识所祈求的神。所以对祷告而言,教导是必要的,因为我必须知道自己在向谁祷告,以及我如何才能进到祂圣洁的面前。这就是这节经文所探讨的主题。

根据使徒这里的教训,在祷告的事上有两件事是绝对必要的。有两个真理、两个教义我们必须把握——“藉着祂”,“被一个圣灵”。这是使徒的教训——不仅是此处的教训,也是整本圣经的教训。除非我们明白了这两个教义、这两个真理,否则向神祷告毫无意义。这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而且总是相提并论的。我要强调这一点,因为有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有些人毫无犹豫地教导说:“亲近神、向神祷告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根据他们的说法,根本不需要什么教导,你只要直接以你的本相到神面前就是了。他们说:“你有难处吗?你的前途困难重重吗?你需要指引吗?简单得很。你只要坐下来,放轻松,开始聆听神的声音;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作别的。神正等在那里要跟你说话,你需要的只是停下来,听祂的声音。你可以直接与神接触,立刻到祂面前,别的都没有必要。”这是他们的信念,事实上也是很普遍的教训。我们很容易把这一类的事视为理所当然。如果使徒在这一节经文的教训是对的,那么上述的说法不但错误,而且危险。

可是还有一些人在另一方面有偏差。他们强调两个原则中的一个,故意忽略另一个。他们强调有关主耶稣基督、祂的代赎这方面的正确教义,可是他们忽略了圣灵作工的必要性。根据保罗的教训,他们的祷告同样没有果效。你可以在教义上完全正确,而又同时在灵命上是死的。你可以说出一大堆正确的道理而却仍不认识神,祷告时没有信心。我确实认识一些这样的人。他们持有正统的教义,却不认识神,从未明白圣灵在祷告这件事上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的祷告是徒具形式,虽然正确,却毫无用处。

另一方面,有些人却把整个重点放在圣灵,完全忽略掉主耶稣和祂的工作。这是神秘主义特别危险之处。神秘主义发现圣经对于圣灵有非常明确的教导。他们也发现基督徒的信仰是活的,真实的,有活力的;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他们说:“这一切正统教义都很好,可是很多人在教义上正确却在灵命上是死的。基督徒的信仰最伟大之处即在于它是活的。”例如贵格会的创始人弗克斯(George Fox) ,就是以此为他的信息。三百年前,他环顾当时在各处敬拜的人,他说:“看看这些人,他们说得很好,可是看看他们的生活,跟他们谈谈话,你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死的。”他说:“基督徒的信仰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使人对神有活生生的认识。那是里面的,是一种力量,是内在的亮光。”当然到此为止他强调的是一个重要的真理。可是接下去的贵格会神学——我这里不是指弗克斯本人,因为他不是真正持有这教义的人——其可悲之处在于接下去的几个世纪,贵格会运动过分强调圣灵,以至忽略了有关主耶稣基督的教义。根据使徒这里的教训,这也是不对的。任何教义若忽略了主自己,都是错误的。“藉着祂——被一个圣灵。”这两个要素都是必要的。

我必须进一步指出,不仅这两个原则是绝对必要的,而且你不能在其上增添别的原则。它们已囊括一切了。我这样说的原因是,天主教——包括罗马天主教以及其他仿效罗马天主教教义却不相信教皇的人——都企图作一些增添。罗马天主教会把主耶稣基督和圣灵,以及童贞女马利亚并列。马利亚被加进来作为另一个中保,是增加的一个媒介,被视为引我们到神面前的重要要素之一。但是在主耶稣基督和圣灵之外作任何增添,都是不但违反了圣经,而且在祷告的事上走偏了。向马利亚或历代“圣徒”祷告,都是错误的,违背了圣经的教训。他们声称圣徒们是如此神圣,所以能够行使天主教所谓的“分外功行”(supererogation)——他们既然有极多、极丰富的公义,分一点儿来帮助我们自然不成问题。我们不可以在此处清楚指出的原则之外再添加什么。“藉着祂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你由此可知这个教训的重要。你也可以知道主耶稣说“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是什么含义。在我们开始祷告之前,我们应该停下来思想,让圣经清楚的教训来引领,这是多么重要啊!接下去我们就要分别来看这两个原则。

第一件事是“藉着祂”。那是保罗在这里,也在其他地方首先要指出的。当然,那是指我们的主救主耶稣基督。我们仍然需要再度强调,若不藉着我们的主救主耶稣基督,没有人能到神那里去。“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6)。然而仍有一些人不顾耶稣这句详细、明白的话,而匆匆到神面前,称祂为父,却丝毫不提主耶稣基督。再听听使徒在提摩太前书第二章第五至六节所说的:“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祂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还有什么比这更清楚的呢?另一处说:“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三11)。或者再来看希伯来书第十章那段伟大的经文:“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这是惟一的方法。不是靠公牛或羊羔的血,不是靠世上的祭司。希伯来书的作者详细地解说,那些显然是不充分的、不够的。祭司必须每天重复替人献祭,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单靠献祭是不够的。大祭司每年得进入至圣所一次,重新提醒人所犯的罪,这事实也足以证明他无法一次作成就永远作成了。“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真是再清楚不过了。然而还是有许多人忽略这一切教训,而在谈论到与神接触、认识神、蒙神赐福引领时,却丝毫不提主耶稣基督,好像祂从未来到世界上,从未死在十字架上似的。你觉得我在小题大作吗?不妨检视一下你自己的经历,听听四周的人在说些什么、写些什么。当你祷告的时候,你是否总记住若离开了主耶稣基督,你就不可能到父那里去?

让我把这一点说清楚。彼得前书有一节经文说得很透彻,它总结了以弗所书第二章的伟大教训。彼得说:“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彼前三18)。我觉得这是针对此处的教义最佳的诠释。你留意到吗?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目的是什么?“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保罗在罗马书说得也同样清楚。他论到主时这样说:“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四25)。他的意思是,我们藉着基督,在基督里,靠着祂所成就的,得以到神面前;除此之外我们根本没有别的法子到神那里去。

同样的,若未清楚看见我们需要受教去明白有关到神面前的事,那么,你也无法读旧约。旧约充满了这一类的事。这是燔祭,祭物,以及一切其他仪式的含义。神已经告诉、教导那些百姓,那是接近祂的方法。祂指派亚伦作大祭司,告诉他当作的事,给他详细的指示。亚伦必须带着羊羔的血进去。为什么?因为神教导我们说,那是惟一合乎祂心意的方法,是祂指定进到祂面前的方式。

如今我们在主耶稣基督里,藉着祂,得以到神面前。主耶稣允许我们到神面前,因为祂担当了我们的罪。这是保罗摆在最前头的,我们也必须如此。“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祂的血,已经得亲近了。”你注意到这中间重复的词句吗?祂的血,祂的肉体,祂的身子,祂的十字架。这些总是应该放在前头的。我越来越相信司布真(Spurgeon)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他说,要测验一个人是不是真正传讲福音,最好的方法就是留意看他是否强调“血”。只谈论十字架和死还不够;关键在“血”。“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祂的血,已经得亲近了。”我们已经看过,有些人虽然同意罪人是藉着基督的死,和祂的十字架得亲近神,然而他们对于神如何作成这一切,所作的解释却难以令人满意。他们认为神不管人将祂儿子钉在十字架上这事实,而仍然赦免人,这是祂大爱的彰显。他们说:“神从似乎被击败的情况下仍带出胜利,所以你可以信靠这样的一位神。”这是他们对于死和十字架的解释;可是对基督的宝血却只字未提。保罗说救恩是“靠着祂的血”,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说到同样的事。基督的血应该放在首要地位。为了这缘故,主耶稣基督成了“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你可以看出,“血”必然使人想到牺牲,想到代赎,如果一个人未提及代赎,他就不是在传讲死。“血”带出牺牲和代赎的意义。在旧约时代,人的罪象征性地被置于牲畜的头上,牲畜被杀之后,身体焚烧了,血则用来呈献给神。基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人的罪被放在祂身上,在祂那里被对付了;祂因我们的罪被击打,祂的血流了出来。这是我们进到神面前的方法: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我们必须从这里开始,“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 你不能总是把旧约丢在一旁。初代教会是在圣灵的引导下保留着旧约,并入新的文献,因为旧约也是基督教训重要的一部分。是神教导人:若没有祭物,没有牺牲,祂就无法赦免,无法与人交往。

因此任何对于十字架和基督受死的看法,若不将“血”放在中心位置,若不视它为绝对必要的,那就是谬传十字架。基督担当了我们的罪,祂为我们的罪,死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代我们受了罪的刑罚。公义圣洁的神必须惩罚罪,祂在那儿施行了惩罚。任何人传讲十字架,若不提到神的公义,以及刑罚的绝对必要性,就是谬传基督受死的教义。此处你看见它又展现在我们面前:“靠着祂的血”,“祂的肉身”,“祂的死”,这一类的词在圣经多处一再重复出现。那是整个新约圣经的中心。你读启示录,会发现那些身穿白袍的人,“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 “祂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真是随处可见。任何人在解释他如何进到神那里时,怎么可能略过这件最奇妙的事呢?这就是:神的儿子因我们的罪,被祂的父藉着律法置死,好叫我们得与神和好。

可是并非到此就打住了。首先,祂担当我们的罪,此外祂也是我们的大祭司。彼得说:“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 保罗说:“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或者再看希伯来书第四章第十四至十六节,这也是使徒式的讲道:“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以色列的大祭司杀了牲畜,收集血之后,就把血带入幔子后头的至圣所里。当他把血献给神的那一刻,救赎就完成了。主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祂的血流出来,祂的身子葬在坟墓里。有人说:“这就是结局,祂被打败了。”不!祂却复活了。祂复活显现之后,就进入了“至圣所”。祂通过诸天,进入天家。祂直接到父面前,把祂的血呈献给父。祂不是献上公牛或山羊的血,祂也没有企图用母牛犊的灰去洁净自己。祂献上的是自己的血。藉着耶稣基督的血!祂进入至圣所,神接纳了祂和祂的血。换句话说,神宣告:祂满意主的工作;基督的死已经充分了,祂的公义已得到满足。祂允许大祭司直接到祂面前,祂又吩咐大祭司坐在祂的右边。结果是,神的宝座——审判台——变成了施恩的宝座。“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宝座前”,这是希伯来书第四章的信息。我怎么知道那是施恩的宝座呢?惟一的方法是,主耶稣基督坐在神的右边。祂是我的代表!祂来,取了我的本性,担当了我的罪。祂已经被神悦纳了,祂是那位大祭司。祂认识我,祂受过我所受的试探,祂知道我的软弱和脆弱。祂正与神在一起,这个事实使我确知那是施恩的宝座。神永远是公义圣洁的,可是由于基督和祂为我们的罪所作成的大工,神可以在祂的恩典中对我们发出笑容,接纳我们作祂的儿女。因此基督拯救了我们,不仅是藉着流出祂的宝血,并且也是因祂以我们的大祭司之身份进到天上。

此外祂还有另一个方法帮助我们进到父那里。也许你会说:“很好,我知道我的罪可以由这种方式得赦免,可是当我想到神永恒的大能、威严、全能,特别是祂的圣洁和绝对的纯洁时,我就觉得自己是不洁的。我相信我的罪已蒙赦免,可是我里面仍存有不义,我怎能出现在神面前?我怎能靠近神?我在圣经里念到,以赛亚看见了神的异象之后说:‘祸哉!我是嘴唇不洁的人,’我又怎能靠近神呢?”答案仍然是“在基督里”。因着这样,祂不仅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称义复活,而且更进一步,祂自己成了我们的义。使徒保罗对哥林多人说:“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或者听听他在另一处所说的:“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五21)。让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在一个华丽的大厅里,正举行一场盛筵。每一个宾客都是盛装出席。可是只有我在街上踯躅;我很想进去,他们也邀请了我,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衣着太寒酸,不配进入那样豪华的地方。要是我贸然而入,一定会引起众人的注目,我也会感到难堪,浑身不自在,就根本不可能享受这个宴会。那我怎么办呢?答案是我得到一件新袍子,一件义袍,穿上耶稣基督的义。这就是圣经的教导:祂的良善、完美、圣洁的生命,赐给了我,赋予了我,注入我里面。我的罪归在祂身上,祂的义归于我。祂完全地守了律法;神将此归在我的账下,算是我作的。我穿上了基督的义袍。因此亲岑多夫(Zinzendorf)在一首诗歌中就能这样说:

我主耶稣是我的义,

我的美丽,我的锦衣;

在宝座前服此盛装,

我能抬头欢乐歌唱。

穿上耶稣基督的义!这岂是一个枯燥的教义?它是攸关重大的,如果你不相信,你就无法祷告。只有在你意识到你被基督的义遮盖时,你才能带着信心和把握到神面前。就如上面那首歌说的,这是惟一的方法。没有人能控告我,连神也不能,因为神使我称义,将祂儿子的义赐给我了。

最后,容我这样说:我们藉着基督得以进到神面前,不仅是因祂把祂的义给了我们,并且也因祂把祂自己的生命给了我们。我们是由祂而重生,“与祂的性情有分”,祂是“众子中作长子的”。事实上保罗在这一章中也花了不少篇幅论及这一点。记得吗?他用几个奇妙的步骤来说明:“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祂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基督完成了祂的工作,到天上,坐在神的右边。透过“在基督里”这奇妙的方式,我也在那里。这就是我进到父面前的方法。基督若没有为我的罪死,神就无法接纳我,祂不能够收留我。这个步骤是绝对必要的。你想过吗?若不是绝对的必要,父怎么会差祂的独生爱子到世界上来,受这一切痛苦呢?若非必要,怎会有十字架呢?这是无可思议的。

别无一人堪偿罪债,

只有基督得开天门。

藉着基督!你完全得倚靠祂。若不是祂流出宝血,你永远不能进去。可是祂已进入了,所以你也得以进入。

请记住,祂在那里,祂是满有体恤的大祭司,因为祂曾来到世上,受了这一切苦难。祂以祂圣洁的香将我们的祷告呈献给父。所以许多圣经作者都喜欢用勉励的话来作结束,这是很自然的,例如:“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以及“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带着信心、把握、确据前往。“所以”——在这些亮光之下,就是基督担当我们的罪,作我们的大祭司,成为我们的义,我们归属于祂,与祂同钉十字架、同死,向着律法死,对罪死了,又在新的生命中复活——“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六11)。

你是否明白你得完全倚赖主耶稣基督和祂完美的工作?若不明白,那么你的祷告空洞无物、毫无果效,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你要到神那里去时,先从基督开始。感谢主耶稣基督为你所作的事,感谢神差祂儿子来作这工,告诉祂你知道你得完全倚靠祂,你也相信祂已预备好接纳你。称祂为父,告诉祂你知道祂是你的父,因为祂是你的救主耶稣基督的父——“我们两下藉着祂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