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与神和好

卷二 神的和好之道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

(弗二17)

使徒在这一节特别的经文里,把有关救恩的陈述又推进了一步。他的主题是,神藉着基督已经把犹太人和外邦人一起聚在教会中,使他们成为一体;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使他们与自己和好。他告诉我们,主耶稣基督如何藉着死在十字架上,拆除了隔在中间的墙。在加略山上,中间隔断的墙一次被拆除就永远消除了。之前,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圣殿的幔子一直到了主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才裂为两半。这是十字架作成的。主耶稣并未在祂的教训或神迹中作成这些。在祂死的那一刻,幔子才从中间断裂。律法的规条被废去了。不但如此,祂也“将两下……造成一个新人”;使一个新的、伟大的合一实现了。最后他也告诉我们,神如何藉着基督耶稣的死在十字架上,使犹太人和外邦人都能与祂和好。

但显然这样的陈述还不够充分。神差祂儿子来,为救恩铺路。神儿子作成了祂所当作的一切。祂在每一件事上都顺服了祂的父;祂积极地遵守了律法;祂用自己的身体在十字架上承受了律法对罪所定的刑罚。这些我们都已强调过了——我又重复一次的原因是,这一点显然需要一再重复,因为现今还是有人在传讲十字架的时候,只字不提罪的刑罚,所以我们才不厌其烦地一再重复。

现在问题来了,这一切为我们作成、为我们预备的事,如何临到我们呢?我们要讨论的这一节经文提供了答案:“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换句话说。主耶稣作成了救恩之后,还来告诉我们祂已完成了救恩,报导这好消息,宣告人和神中间迫切需要的和平如今已达成了。

这节经文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各方意见纷纭。它是指着主耶稣基督说的。祂是完成前面提及诸事的那一位。“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主耶稣基督就是保罗所说的那一位;这是祂采取的行动。人们对这节经文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有些人说:“这节经文是指可称颂的主在世界上所作的事。”我们正讨论的这节经文说到:“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较好的翻译是,“既来了,就传和平的福音。”这里的“既来了”是什么意思?有一批人要我们相信,这是指道成肉身,指主耶稣第一次到世上来,以及四福音书里所描述祂在世界上的事工。第二种看法认为,此处是指主耶稣透过门徒讲道。不是祂本人亲自讲道,乃是透过教会、使徒——这是在祂死亡、复活、升天、五旬节降下圣灵之后发生的。

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但幸亏它不是主要的含意。既然有意思,我们不妨概略地看一下。我发现有一些论据似乎强烈反对第一种看法。你读四福音,会看见主耶稣服事的对象局限于犹太人。祂说过祂来“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祂特别对祂的门徒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祂的事工是针对犹太人的。有一次一位迦南妇人来为她的女儿求祝福,祂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这是祂一贯的态度。可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因为我们发现祂偶尔会在祂的教训指出,祂来是为全世界的人,为犹太人也为外邦人。我相信甚至在路加福音第四章第十八节那段引用以赛亚书第六十一章的伟大经文里,都多少暗示了祂传福音是给所有的人。祂也在另一个场合说:“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显然指的是外邦人。另外你记得吗?祂虽然拒绝安得烈和腓力的建议去会见那几个要求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的希利尼人,但祂却继续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显然那里清楚预言了祂的死所成就的事将为希利尼人、外邦人,和那些“远处的人”打开了一条通路。我认为仔细研读四福音书,会领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虽然主耶稣刻意将祂和门徒在世上的服事对象局限于犹太人,但祂也不时指出,祂在十字架上完成了神差祂的工作之后,还有更大更广的事要成就。

所以我认为,整体看来第二种说法较佳;使徒此处真正说的是,基督透过使徒,透过祂的仆人,传讲与神和好的福音,宣告祂已藉着十字架上完美的大工,使这件事成为可能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祂在世上生活时,不可能自己传讲这些,因为世人不明白十字架的含义;甚至使徒也不明白,他们不时被它绊倒。必须先完成十字架的工作,祂从死里复活,圣灵赐下来,传讲的工作才能开始。事实上也确是照此次序发生了。请注意使徒行传第一节就告诉我们,作者路加提醒提阿非罗,他在前一本书——路加福音——中已“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现在他要告诉提阿非罗有关耶稣继续作的事。这就是使徒行传的意义——记录复活的基督藉着教会所行之事。记得彼得和约翰在圣殿美门口医治了那个瘸腿的人之后说:“为什么定睛看我们,以为我们凭自己的能力和虔诚,使这人行走呢?……我们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你们所看见所认识的这人,健壮了;正是祂所赐的信心,叫这人在你们众人面前全然好了。”“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祂是那位成事者,但祂是透过使徒作成的。我们对这一类事应该都很熟悉。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人时说:“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神和好。”当然,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例子,就是彼得在五旬节那天曾说:“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这是第一个重大、坚定无误的宣告,指出福音确是要传给所有人的。我要声明,我们所讨论的这段经文接下去的一节,就是第十八节,使徒在那里立即提到了圣灵,足以印证前述的宣告。他在第十七节所作的论述使他立刻想到圣灵,也引出他下一个论证。但就我看来,最确定、最清楚的证据见于提摩太前书第三章第十六节,使徒在那里提出一个醒目的论述。他说:“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请注意其中的次序。“被传于外邦”不但列在“被圣灵称义”后头,而且还列在“被天使看见”后头,我认为这两句都无疑是指祂在十字架上的死。所以从某方面看,显然这是使徒心目中的次序。

因此这多多少少是本段经文的技巧,有趣而重要,值得进一步研究。但重要的是,使徒是在指明一个事实。不论这事工是不是主耶稣在世上服事时就开始的,事实上基督徒的信息就是向犹太人和外邦人宣告;与神和好的道路已经因着耶稣和祂钉十字架而打通了。这是信息。这是使徒急切要以弗所人明白的。这也是他要他们感到讶异的:这是可能的,已经发生了,基督自己在传讲它,提供给他们,放在他们面前,邀请他们去亲身体验。这也是基督教会应该传讲的,是现今教会给世界的信息。因此我们的职责是去发现这段奇妙经文所含的教训和教义。它是整本圣经里最荣耀的部分之一:“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

这里的教训是什么?容我归纳如下:第一个伟大的论述显然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是与神和好。这是我们的主所传讲的和平:与神和好。你可以看出来,那是继续前一节的叙述:“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然后他又在下一节说:“因为我们两下藉着祂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所以这就是和好。此处不是指外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和睦;祂已经成就这和睦了,现在指的是外邦人以及犹太人与神之间的和好。犹太人与外邦人一样,都需要与神和好。

我再重复一次说,基本的前提是,人最高、最大的需要,就是与神和好。当人与神无关,陷在罪中时,人的情况是不安、可怜、愁烦的。以赛亚书第五十七章对此有极佳的描述。我毫无疑问地相信,使徒保罗写下这节经文时,心中必然浮起了以赛亚书的那段话:“原平安康泰归与远处的人,也归与近处的人”(19节)。可是先知以赛亚又接着说:“惟独恶人,好像翻腾的海,不得平静,其中的水,常涌出污秽和淤泥来。”这个画面是最好的解释——“好像翻腾的海。”我们都很熟悉怒海翻腾的画面。为什么海洋总是波涛汹涌,动荡不停?为什么会有海浪?会有潮起潮落?科学家告诉我们,答案是海洋受两个相对力量的影响。第一个力量来自月球。月亮多少控制着海流的方向和起落。另一方面又有地心引力的作用,那是一股庞大的拉力。所以一方面有月球的拉力和影响,另一方面有地心引力的相对力量。结果造成海洋不断的翻动;你会看到海浪,潮汐;偶尔会有狂风,掀起滔天巨浪,形成骇人的风暴。“惟独恶人,好像翻腾的海,不得平静,其中的水,常涌出污秽和淤泥来。”你可曾有过在狂风暴雨后到海边散步的经历?你会看见污泥、沙石、木屑,以及各种杂物都被海浪冲刷上岸。它们都是暴风雨过后留下的残骸、弃物、渣渍、泥浆。这是多么贴切的描绘!以赛亚说(毫无疑问的,使徒此刻心中也必然这样想),恶人就像那些污秽的淤泥。

这个画面是在描写远离神的人,他们就像海洋一样翻腾不定。是什么引起的呢?从属灵意义上来解释,就跟解释海浪的形成相类似。这一切都是从伊甸园开始的。神创造了人,把人放在乐园里。在那儿没有波动,没有不安,因为只有一种力量在人身上作工——神的力量。神照祂自己的形像造人,所以人可以回应神,与神交通,享受神,他的生活交织着平安和福气。那时世上没有忧虑,没有问题,没有麻烦,没有愁苦。人处在一种无罪、完全和平、安宁、自由的状态。可是人堕落了。人开始听命于另一种势力、另一种力量,结果就屈服在那种势力之下。魔鬼的力量,邪恶的势力,地狱的权势开始控制他,从那一刻起,人的生活就开始有不安、有冲突。人一旦脱离神,就好像海洋一般。他里面对他原初的义仍存留着一些记忆和回想。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也行不出义来;他不相信圣经,也不相信神学;然而这是一个事实。在人里面有一个因素叫作良心。多少人巴不得自己没有良心,可是良心就是存在着,它会不断说话、催逼,形成他生活里的一股影响力。那是什么?乃是记忆力,是对他原初的义所存的部分记忆。人在内心深处知道他应该在更佳的地位上。他能意识到什么是公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更进一步说,他能意识到神。他并不喜欢自己的良心,可是良心已经存在了,而且不时困扰他。这是一方面——从上面来的力量。可是还有另一股力量把他往相反的方向拉,那就是人堕落的本性,人的情欲、欲望、嫉妒、贪婪等这些可怕的东西。使徒在罗马书第七章说得再透彻不过了:“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这两个律是相对立的,结果人就烦扰不安,好像上下翻腾的海浪,没有宁静的一日。偶尔暴风雨会来袭。我这是指魔鬼激烈的攻击而言。空中总是会有一些轻微的骚动,但你不会一直称它为暴风雨。一旦它变得剧烈,就成了暴风雨。魔鬼常常在一旁窥伺,找我们的麻烦,可是有时侯他会发动攻击,我们就被抛来抛去,好像海上起了暴风。魔鬼和他的党羽肆无忌惮地打击我们,我们的生命好像剧烈暴风下澎湃的浪涛。除了魔鬼以外还有外在的环境:战争爆发,疾病来袭,亲人病重,事情不顺利,我们整个生活被弄得七零八落。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我们说,生活的根基已开始动摇。它好像海洋一样,上下起伏不定。这是远离神的人之光景,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他没有平安,不得安息。

当然这一切的结果是,人永远不满足。一个有罪的生命最大的特色,就是烦扰不安。你岂不是能在现今世代中看到它的踪影?有哪一个世代比现今更纷扰不安呢?看看现代人多么热衷于享乐!是什么引起的?不安!人们说,让我们出去寻找乐子,待在家里太无聊了,会叫人发疯;让我们出去,忘掉一切,逃避一切。享乐!企图逃避不安。找一点新鲜、刺激的事作。“逃避现实”是今日常用到的一个词,这个词也确实形容得很贴切。这世界非常亢奋,它还试着要变得更亢奋!这就得借助于酒精或娱乐的刺激,它必须靠着外物才能将兴奋持续下去。这一切都表达了人里面基本的不安,缺乏平安,缺乏心中的宁静。在罪恶中的人不知平安为何物。他被弄得心神不宁——这边扯,那边拽;他觉得应该表现得更好,可是他却喜爱不好的事物;于是他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的生活和道路就像动荡不安的海,没有满足!

这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对不对?它掀起的是一大片污秽和淤泥!成千上万的人礼拜天就花在阅读这些污秽和淤泥上。这些都在报纸里面,可以说无处不在;它也存在于人的对话中,而且越来越明显。礼义已逐渐式微,罪越来越明目张胆。暴风已刮了一阵子,污秽和淤泥日渐明显。这是人在罪中的光景;没有平安,没有安息,没有宁静;就像澎湃汹涌的海浪,他的生活涌出的尽是泥垢和渣滓。多么可怕啊!最可悲的是,人因无知和盲目,对此竟浑然不觉。他不知道,也不明白;他觉得自己的麻烦是环境引起的。他一直在寻找平安和安息,却徒劳无功。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人最大的、最基本的需要,就是要得着平安、安息,和平静的心灵,安宁的内心。

让我们进到第二点:平安不只是某些人的需要,而是所有人的需要。“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犹太人就和远处的外邦人一样需要平安。使徒的重点即在此。他必须建立一个论点:犹太人和外邦人一样迫切需要平安。可是犹太人看不见这一点。“这是他们的问题。外邦人当然需要平安!但我们可不需要!”虽然犹太人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觉得神只对犹太人感兴趣。可是他们实在需要平安!所以法利赛人才会那么恨主耶稣。主耶稣所传讲的信息使法利赛人感觉自己也是罪人,他们可不喜欢这种感觉。他们说,我们是敬虔、热心、善良的人,我们已遵守了一切律法。所以使徒保罗不得不写下罗马书第二、三章,向他们指出,他们和外邦人一样需要平安的信息。犹太人以为,由于他们拥有律法,就多少表示他们已遵守了律法;由于他们知道有律法的存在,就使他们见容于律法了。所以保罗不得不说:“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律法不能救你免于犯罪,它顶多只能使你知罪。可是犹太人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以为自己所享有的特权能够自动救他们。他们拥有神的诫命、旧约圣经;律法已赐给他们了,他们的祖先都隶属在律法之下。这是事实。然而由于他们仗着这些特权,以致被摒除在国度之外。但他们看不清,因此福音的信息必须临到他们,如同临到外邦人一样。这对许多人而言仍然是一个难题。很多人以为,福音的信息只需要向某些人传讲,而不必传给每一个人。他们以为那些从小在基督徒家庭长大,年少时常去主日学或参加主日崇拜的人,就不需要向他们传讲。他们说:“这些人已经在那里了,已经很接近了,你不需要向他们传讲福音了。”可是他们不明白,这些在近处的人跟在远处的人都需要同样的信息。保罗说:“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

请进一步留意,远处和近处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而不是绝对的。让我举一个例子说明。拿新约的两个人物来说,一个是使徒保罗,一个是腓立比的狱卒。想想看这两个人。先来看大数的扫罗,他是希伯来人中的希伯来人,是便雅悯支派的,受训练成为法利赛人,曾在迦玛列门下受教,精通律法,并身体力行。他以为自己用良知服事神。他是一个虔诚、善良、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另一方面是腓立比的狱卒,他是外邦人,一个暴躁的人,一旦事情不顺利就可以随时自杀。你注视这两个人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评论?有人会立刻回答说:“保罗非常接近神的国度,那个腓立比的狱卒离得较远。”但是使徒自己告诉我们,事实上这两个人的需要是一样的,他和腓立比狱卒一样需要和平的信息。他说“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这里的罪人包括像腓立比狱卒那样的人,以及哥林多教会中那些通奸、乱伦、堕落、被社会拒绝的人吗?岂只是他们!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听起来是不是很怪异、荒谬?这位虔诚的年轻人,善良的法利赛人,竟然把自己放在和那个腓立比狱卒同样的地位上?可是使徒保罗确是如此说。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区别,因为“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我们都在同样的地位上。今日情形也依旧。

让我们把这一点弄清楚。某些人的情形是很明显的,他们距离神的国度真是再远不过了。正如我刚才提到的那些人,他们认为快乐就是喝醉,变得比禽兽还不如,生活在邪恶罪孽当中,从来不思想有关神和道德的事,只是依着他们的兽性而活,你会说这种人离开神的国真是再远也没有了。可是这里有另一类人,他们为人端正,安静,受人尊敬,满有善行义举,通达明理,留意有关心智的事,参加教会敬拜,也加入作会友。从表面看来,这两种人是鲜明的对比,彼此之间毫无共通性。可是整个福音的目的即是指出:他们在神面前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需要的也是同样的信息。第二种人跟第一种人同样需要和平的信息。传和平的信息给远方的人,也给近处的人。这些人似乎在国度的门口,但他们并不在国度里面。你若加以分析,就会发现此言不虚。那些知识分子、道德家、理想主义者也和其他人一样没有平安,不喜乐。他们不见得比别人有较多的平安。当然,他们也许不会激起那么多的淤泥和污秽。他们的污秽并不明显,可是他们的堕落是一样的。住在贫民窟里的人,他们的污秽可能是明显的、外在的、有目共睹的。一个酗酒的人或衣衫褴褛者,其光景很明显,众人皆知。可是你在某些人的生活表面看不见什么波动,这并不表示就没有波动。我可以断言外表的下面正波涛汹涌,暗潮起伏。在平静的外表下头,正有一场暴乱在进行,有极大的愤怒埋藏着。我怎么知道?原因如下:现代人,特别是文化昌盛的人,最普遍的疾病即是精神官能症。据我所知,精神官能症是由压抑引起的。什么是压抑?就是你企图把一些东西压下来,不让其浮出表面,你并没有出去酗酒或放荡。然而在你里面却有争战、忿怒,有暴风雨,有各种情欲,你拼命压抑,它们却仍在那里。你里面没有安息,没有平安。这就是压抑与精神官能症!它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胃溃疡、失眠、依赖镇静剂。这是现代文明人的疾病。我前面描述的第一类人并不需要服镇静剂;他们的不安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的;可是第二种人却是加以压抑,而他们的本性却提出了抗议。由于挣扎是如此激烈,最后精神受不了,只好依赖药物。这两种人的立场是同样的。重要的不是疾病的症状,而是疾病本身;所以你会发现这些人似乎很靠近国度,非常仁慈善良,总是谈到提高道德,改进人类福祉,提倡文化建设,其实他们和那些暴力、众所周知的罪人一样没有平安,一样心中起伏不定。他们对平安的需要都一样殷切。

如果我要求你用实证的方式来看这两种类型,或许更容易证明我的观点。正如我论第一个原则时所说的,要测验我们的立场,端看我们是否认识神,而不是看你是否相信有关神的事。人若不认识神,就没有平安。一个学问渊博、智能卓越、道德高尚、秉性善良的人,他可能博览神学书籍和圣经,却根本不认识神。因此他没有平安,没有喜乐,他找不到神;他一直在寻觅、追求,参加聚会,希望能有什么事发生,可是他却一无所获。他并没有比别人多得到什么。这就是试金石。他们为以前的过犯担忧,害怕死亡。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立场,也不知道自己的罪可以蒙赦免。他们不知道等在前头的是什么。他们缺乏能看透事物的信心,也没有天堂的确据,他们不知道自己是神的儿女,结果他们变得不安、烦忧、不快乐。我有没有把这个原则说得清楚?这岂不是他们的烦恼吗?他们看起来很近,其实却很遥远。正如我说过的,远近只是相对的词。重要的是,你在这国度里吗?你若明白这是问题所在,你就会知道靠得近的人并不见得比离得远的人占优势。

请容许我举一个听起来近乎荒谬的例子。譬如说你出去旅行。你在一个公共巴士站等车。有许多人排队。车子来了,你在队伍中是第十位。大家鱼贯上车。你告诉自己:“没问题,我一定上得去。”可是第九位乘客刚上车,司机就说:“客满了,请坐下班车。”你正好是下一个,如果有空位,你一定会上去。这个事实是否有助于当时的情况呢?可是事实是你没上车,不管你是不是下一个乘客都无济于事。或者说有一个人去赶火车,他到了围栅前,正要把票拿出来的时候,忽然听见一阵汽笛声,火车就开走了。他说,啊!我差点赶上了!但这有什么用呢?这些例子听来可笑,但我希望你严肃地问自己:“我在神的国度里吗?还是只在国度附近?”你可能已站在门口数年之久了。岂不知这一无助益?我要问的是,你在里面吗?你认识神吗?你知道罪已蒙赦免了吗?当你有麻烦,到神那里祷告时,你知道你已找着祂,你正在向祂说话吗?你是否坦然无惧地前去?你是否靠着基督的血进入至圣所?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其他都是次要的。即使近在咫尺,也跟离得老远一样。在国度外头一寸的人,并没有比距离国度千里之遥的人占优势。“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所有人都需要。“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或者如奥古斯丁发自经验的话:“你为自己造了我们,我们的心若不安息在你里面,就永无安息的一日。”讲究道德的知识分子啊!你得了安息吗?你灵魂里面有平安吗?你和神是否已和好?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现在来到最后一个原则:基督,也只有基督,能把这和睦赐给一切看到自己有此需要的人。这也是使徒所称颂的。基督已打通了这条道路。没有人能靠着自己的追寻而找到神。没有人能自己与神和好。可是正如我们前头说的,基督已用祂十字架上的宝血,成就了人与神之间的和睦。祂在十字架上废了冤仇,祂自己承担了这冤仇。不仅是邪恶、虚假、公开、穷凶极恶的罪,而且也包括了自以为义、自满、自高自大、徒具形式的道德主义诸类的罪。祂全担在自己身上了。“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祂受的鞭伤,我们便得了医治。”所以祂可以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你领受了祂的平安吗?祂已使你与神和好,只要你到神面前来,祂那出人意外的平安就能保守你的心怀意念。“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四6~7)。把它带到神面前。基督已打开一条道路,不论你有什么忧虑和问题,你都可以把它们带到神那里。

多少平安屡屡丧失,
多少痛苦无须受;
无非我们未将万事,
到主面前去祈求。

这条道路已经畅通了,因为耶稣已打开此路。罪已除去,冤仇也废了,你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

你把问题和难处带到祂那里以后,就留下它们。“坚心依靠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藉着耶稣基督的宝血,你已经有了一个丰富、敞开、自由的入口。进去吧!仰望祂,将你的心向祂敞开,享受祂可称颂的平安。基督赐下了平安,使我们得与人、与神和好。“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也许读者中有人正经历死荫的幽谷。朋友啊!我们现今就可拥有这平安。如果你一直对此有兴趣,而且一直靠得很近,你现今也能马上拥有。它是神藉着主耶稣基督白白赐下的。你已得到了吗?它现在就可以成为你的,而且永远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