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猶太人與外邦人

卷二 神的和好之道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

(弗二11)

本節經文開始了一個新的陳述,一直延續到第十二節:“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現在我只打算把焦點集中在第十一節。

此節經文在以弗所書第二章的論述裡是一個新的段落。這裡很明顯是分段處,使徒從這節起開始了一個新的話題和想法。我們需要弄清楚他的論點是什麼,以及他究竟打算作什麼,這是很重要的。

以弗所書的主要目標是解釋神對現今世代所存的旨意。第一章第十節用歸納的方式陳述了祂的旨意:“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這是神在現今世代、在主耶穌基督裡所存的旨意。基督來到世界上,最終的目的是要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祂裡面同歸於一。使徒非常急切地要向以弗所教會以及這卷書信所送達的教會解釋這一點。我們也看見使徒立刻接著說,神最終的旨意已經實現了,教會本身就是最好的說明。在神的旨意中,以弗所教會的人和外邦人已經與猶太人一樣,被納入教會裡了。使徒接着又告訴以弗所人,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心中的眼睛被照明。

他特別要他們明白神向他們“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所以他在第二章繼續向他們解釋、說明那極大的能力。他一一解說。以弗所的這些外邦人,能夠成為基督教會的一分子,與猶太人肩並肩敬拜神,實在是一件奇妙的事。只有一個原因能促成此事,就是神的大能。同樣的大能也彰顯在神使主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事上。

這能力如何表現出來呢?是這樣的:有兩個障礙攔阻以弗所人來到神面前,成為基督徒和教會的一分子。第一個阻礙是他們在罪中的光景。使徒在第二章頭十節裡論及了這一點。我們已討論過了,讓我們不要忘記。他提醒他們以前的光景。可是如今他們是基督徒了。是什麼改變了他們,使他們脫離從前的情景?只有一個答案:神的大能,除此無它。罪和死亡這可怕的障礙梗在那裡,現今仍梗在神和人之間。只有神的大能足以應付這種情況。

還有第二個阻礙,攔阻以弗所這些外邦人成為基督教會的一分子,那就是他們在神的制度裡所具有的地位和身份,特別是他們與神的律法之間的關係。這也是使徒從第十一節到第三章第十二節所討論的主題。

顯然這是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既然第一個阻礙仍存在,第二個阻礙也自然仍存在。因此我們不是在純粹客觀地研究二千年前的事。今日它仍像以前一樣真實。聖經總是合乎時代,與人息息相關的,它說到我們和所有其他的人。所以瞭解使徒這裡的教訓是極重要的。

我只是暫時概括地來討論,以將整段作一個大略的介紹。使徒盼望以弗所人能真正明白他們成為基督徒,被納入基督教會,是一件何等奇妙的事。他用的第二個方法是,“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接下去就是他的描述。這是他的介紹法。只有當他們記住並且明白了有關他們的真理,他們才會看出神的能力是何等浩大。除非你明白了神所克服的障礙是何等大,否則你永遠無法體會神能力的浩大。今天有許多人輕看救恩,毫不以為奇,甚至認為保羅可能精神錯亂了,因為他一說到救恩的榮耀,就陷入狂喜的狀態。他們看不出它的價值;對他們而言,基督徒的信仰毫無令人訝異之處。為什麼?因為他們從未看到問題所在,他們忽略罪,對神的忿怒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這些障礙和問題的本質。保羅卻知道,他也要以弗所人知道。為了達此目的,他提醒他們從前的光景,讓他們看見神如何克服了第二個障礙。從某方面而言,這與祂克服第一個障礙同樣奇妙。

這第二個障礙是什麼?請容許我這樣說:在古時候,世人分成兩個主要的團體:猶太人與外邦人。這區分是絶對的,任何人若談到兩方面的和好,都會被視為謬論,因為這是不可能的。猶太人與外邦人!猶太人與狗!另一方面,外邦人也有他們自己的分類法,特別是希臘人。他們把整個人類分成希臘人與化外人——一方面是有學問的希臘人,他們以哲學家自居;另一方面是不學無術的化外人。這是他們的立場,這兩個互相敵對、彼此輕視的團體,要他們握手言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更別提要他們肩並肩一起敬拜同一位神,同一位主了。可是保羅說,這是可能的。令人驚訝的是,這確實發生了。這些以弗所人已被帶進來,與猶太人同為肢體了。若不是神“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這一切是不可能發生的。

這就是使徒的信息。保羅用極有趣的方式傳達出來。例如我們正在討論的第十一節。他在此介紹主題。你留意過他的方法嗎?人們常常覺得這節經文很難懂,你若看不見它真確的含義,也必定會有同感。乍看之下几乎不可能弄明白。不妨再讀一次:“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

它的含義是這樣的:保羅首先提醒他們,他們其實“按肉體是外邦人”。此處的“按肉體”並不是與“按靈性”相對立,因為若是那樣使徒就似乎是在告訴我們:確實,你們按肉體是外邦人,但按着靈性說,你們完全沒有問題。這可不是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你在肉身上是外邦人,這是一個鐵的事實;你沒有猶太人的記號、表徵——你沒有受割禮。但他並未停留在此。他可以這樣作,但他暫時岔到旁的話題,一直到本節末了;然後從第十二節開始,他又回到原來的話題。但這岔出去的一段饒富趣味。“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被所謂受了割禮的人稱為未受割禮者,而割禮是由他們自己設定,自己取名的,那本是由人手作成的屬肉身之事。問題出在猶太人據此而大作文章,把這個事實轉變成一個爭議的話題。他們誤解了聖經的教訓,而以為肉身的記號才是惟一重要的事。他們從物質的角度、用肉體的方式來看這事;他們認為只有割禮才算數。對他們而言,割禮代表一切,除此之外別的事都無關緊要。他們誤解了割禮本身的整個意義,所以他們在當時世代裡製造了一個這麼大的阻礙。使徒這樣說:你們從前在肉身上是外邦人。那些自稱受割禮的人把你們歸為未受割禮的一類。他們只是從肉身的、人手可以作成的層面出發,思想只停留在那個層次,他們將自己分別出來說:“我們是受過割禮的,其他人都是未受割禮之人。”

你讀新約使徒書信時,必須觀察到這重要的一點。例如保羅在腓立比書第三章第三節說:“因為真受割禮的,乃是我們這以神的靈敬拜,在基督耶穌裡誇口,不靠着肉體的。”說的正是這一點。換句話說,要明白保羅書信,就必須先明白他在這一節經文中所提出的論點。外邦人未受割禮乃是事實;不幸的是猶太人過于誇張了這事實,把它變成了一座分界牆,看起來似乎牢不可移。

這一點點的解經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下面所要說的。在神使以弗所人成為基督徒之前所要克服的第二個障礙有兩部分。首先是猶太人對外邦人的態度。其次是神對外邦人的態度。神一定得表明態度,因為畢竟他們尚未受割禮,他們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可是在討論這一點之前,我們必須先看看猶太人的態度。我相信使徒這裡下筆的時候,多少有一些諷刺的意味 ——“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請注意他強調的重點。他最主要的一點是,神已經克服這雙重的障礙了。這些難處已被基督和祂成就的事挪除了。猶太人若成了基督徒,他們對外邦人的態度就會改變;神對他們的態度也已經改變了。所以整個律法的問題已被主耶穌解決了。這是使徒實際的論點。

讓我指出它與現今世代的關係,因為現今的情況也大致相仿。我們所生存的世代非常注重同樣的問題。這個世界充滿了分爭和區別。我們都可以意識到;例如國與國之間——阿拉伯各國與以色列之間,西方與東方之間,派別與派別之間,都存在着緊張的氣氛。鐵幕、竹幕……等等。不但國與國如此,在同一個國家、團體、階級、和其他領域亦是如此。從某方面說,這個世界就是充滿了區別。正如我們前面看到的,古代世界有那些區分,現今世界也同樣依這些方式被區分開來。可悲的是基督教會也不例外。宗派,團體,派系等比比皆是。這個問題在現今引起許多注意,有關的講論和著作真是層出不窮。每一個人似乎都希望在這些不同的領域中帶來互相瞭解,合一,解決歧見。可是這許多的講論和著作看來似乎一無成效。它們沒有達成任何結論。問題是,為什麼?答案見于使徒此處的教訓,因為他在這裡和整卷以弗所書裡都聲稱,真正值得一談的合一,恐怕只限于建立在某些條件上的合一。將猶太人和外邦人都一併包括在內的早代教會,就彰顯了真正的合一。他們被聚在一處,在禱告中被同一位聖靈引領到同一位父神面前。他們屬於同一個教會,是同一個家庭中的成員。這是惟一的方法,其他試過的各種方法都證明無效。我覺得現今世代,特別是教會領域裡,主要的悲劇之一是,領導的人花大半時間傳講合一之道,卻忽略了那惟一能帶來合一的福音。他們無止境地開會,企圖發覺彼此的差異。你永遠不可能用此種方法獲致合一。只有福音能產生合一。如果大家在福音上彼此不能同心,那麼再怎麼高談闊論其他的合一之道也是白費力氣。這是此段經文的信息,它不僅適用於教會,也可運用在外面的世界。

那麼它的教訓是什麼呢?讓我歸納如下:使徒要我們明白,在達成合一和解決問題與難處之前,必須先考慮兩件事。什麼事呢?

第一,我們必須明白麻煩的起因。這一點在現今實在需要不斷被提及。現在大多數人對合一所作的空談和謬論,都是因為他們從未面對麻煩的起因。在施治療之前必須先診斷出病因。一個人若還不確定病因,就匆匆下藥,他一定是外行。這樣作也很危險。單單治標不治本,是愚不可及的。由於人們不瞭解此處教導的起因,以致他們一切對合一的努力都功虧一簣。

此處使徒告訴我們這病症的起因。看看他在第十一節舉出猶太人的例子。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原則。古代世界的劃分是根據一件事,就是把差異變成藩籬,彼此的差異成了“中間隔斷的牆”。差異確實存在,淡化或低估差異都是愚昧的。差異是事實。即使你有了真正的合一,差異仍然存在。可悲的是人們誇大了差異,將其變成界限,障礙,變成“幕”,或中間的牆,分野。猶太人就是如此。猶太人與外邦人之分是出於神的旨意。是神設立了猶太這個國家。這中間確實有區分。猶太人是受割禮的,其他人則未受割禮。但這不應該成為分隔的牆。神設立猶太人的國家不是要他們與別的國家毫無相干,祂乃是要透過他們對整個世界說話。可是猶太人誤會了。他們把區別轉成障礙,把自己孤立起來,並且輕看別的人。受割禮的,與未受割禮的。

這種區分如何發揮功用呢?根據使徒的說法,似乎是這樣的:首先它引致驕傲。那是一切分爭、障礙最終的肇因。那是中間隔斷的牆之起因。那是分化人與人的關係最主要的原因。驕傲與自大!驕傲是盲目的,它是一種強有力的靈,會控制我們,壓迫我們,管理我們。一個人在驕傲的影響下,無法正確地思想,他會有偏見。他看事情看得不真實。偏見是生命中最大的咒詛,它通常植根在驕傲裡。那是一種全然盲目的力量。它如何發揮功用?首先它阻止我們看見任何問題都有兩面。對那些被偏見控制的人而言,事情只有一面,沒有第二面。他是絶對盲目的。這正是猶太人的態度: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他們不承認外邦人,他們轉過背不屑一顧。這豈不是一切分爭的起源嗎?

偏見發揮功用的另一個方法是,它使我們對自己存錯誤的觀點。偏見以及引起偏見的驕傲不僅使人看不見另一面,而且使他對自己存着完全錯誤的觀點。偏見總是誇大他的本相。在神的心意中,猶太人應該受割禮,可是猶太人加以誇大說,世界上只有一個真正的國家,就是猶太人的國家。其他人都是狗。他誇張自己的本貌。他以為單單因着他是猶太人的這個事實,他就必然與神有良好的關係,他再也沒有別的需要了。這也是猶太人將神兒子釘十字架的原因,因祂指出他們的錯誤。

它引起的另一件事是,使我們無法看見或明白:我們能成為怎樣的人、能擁有什麼,完全不是在乎我們,而是在乎神。猶太人已經忘了割禮乃是神的恩賜。有一次猶太人對基督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約八33)。這些盲目的愚昧人何等可憐啊!好像他們得為自己負全責似的。我們都有這種傾向。瞧瞧那些自吹自擂的人!他有什麼權利自誇他的才幹?難道那是他自己製造、產生的嗎?不!那是與生俱有的,是神賜給他的。這一切才幹都是神賜給人的。有人以美貌自誇。難道這是他的功勞嗎?是他自己造的嗎?你看,這些都是驕傲導致的。它誇大我們所擁有的,聲稱那是我們自己產生的。它未明白一切都是神賜的,是出於祂施恩的手。這是生出分裂、戰爭、流血的種子。

進一步說,它也使我們對別人存錯誤的觀點。正如它使我們誇大所擁有的,它也使我們貶損別人所有的。你豈不是也能從自己的生活中看出來嗎?我們總是替自己加幾分,替別人減幾分。對於別人的長處,我們不甘心承認。因為不甘心,就不會去作。我們甚至多方貶抑,直到說得別人一無所值。猶太人就認為外邦人毫無價值可言;他們甚至算不得是人類,只是犬類。同樣的,學識淵博的希臘人也把別人都看成是化外人,是不學無術之輩。偏見不僅貶損別人所擁有的,而且還對別人心存輕視。我們四周就有許多帶著種族歧視意味的言談或詞彙。你可以從其中感覺到它所透露出的問題和分爭。那是因為上一世紀有許多人在心態上存着先入為主的觀念,以致現今世界問題叢生。不但國家如此,個人亦然。我們中間所有被驕傲、被“己”轄管的人都一樣。這是它所發揮功用的方式——抬高自己,貶損別人。“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難怪保羅的語氣帶著諷刺。他企圖指出這件事的荒謬,所以他語帶譏誚,好叫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何等可怕、愚昧的事。

引起分爭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錯誤的價值觀。前面我已經提出過這原則,現在讓我解釋細節部分。當時猶太人的整個悲劇是,他們錯失了重點,缺乏真正的價值觀。保羅和其他人必須教導他們:在靈裡受割禮才是重要的。一個人可能肉身受割禮,同時卻失喪了。一個與神有正確關係的人乃是在靈裡受割禮的人。猶太人如此,外邦人也如此。可是猶太人只停留在肉身的階段,他的價值觀偏了,誤解了割禮的意義。割禮只是一個人屬靈、內在情況的外在記號,那才是割禮的用意,但猶太人在這方面卻是盲目的。

請留意保羅強調的兩件事:“憑人手”,“在肉身上”。“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他說“在肉身上”,是為了強調那是外在的,屬身體的。例如一個人的國籍,那純粹是屬肉身的。一個人出生在一個國家而不是另一個國家,這完全是湊巧。當然國籍的區分是事實,可是我們也像猶太人一樣,把這些事變成障礙。只是因我剛巧出生在某一個國家,她就是獨一無二的。其他人對自己的國家也抱同樣的看法。這是把肉身上的事實誇大了,到一個地步,它就變成了障礙。國籍!有人為它而戰,甚至不惜捨命,他們可以為它而殺人。國籍!出身!家世!血統!我們多麼容易誇大這些事啊!我們多麼容易輕視別人啊!這些成了生命中的障礙;有人竟為了這些原因遭放逐,被排斥。一個人皮膚的顏色!這純粹是肉身的事,可惜它竟然能引致這一句可怕的話:“沒有法律的次等胚子”(編按:英國作家、詩人吉普林[Kipling;1865~1936]語)。一點不考慮到靈魂,心思,靈;只看重肉身的事:能力,金錢,學問,訓練,地位——這些都是肉身的事,在現今世代引起了許多的分爭,分裂,不幸,和痛苦。

不幸的是,你在宗教領域裡也可以發現同樣的情形。沒有什麼能比人們對於宗教的外表事物所持的觀念,更容易引起分爭了。逼迫主耶穌最厲害、最後必須為祂的死負責的人,就是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為什麼?因為他們只對外表的形式、禮儀、規條有興趣,卻完全忽略了其中的精神。現今的情形也一樣。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敬拜的形式、儀文、節日、衣着上,結果導致分爭。這等於是猶太人的情形以現代版重現,將屬於肉身的事加以誇張,直到它變成了一種障礙。

再來看另一件事。保羅說,不但是“在肉身上”,而且是“憑人手”,意思是純粹從人來的。今天在教會中引起分爭的是什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和諧地圍繞在主的桌前?有人說,除非你行過堅振禮,除非曾有人按手在你頭上,否則你不能來到桌前,享用餅和酒。你瞧!對他們而言,一個人是否重生,是否有神的靈住在他裡面,他是否像聖徒一樣活出基督徒的生命,這些似乎都無關緊要。只因為他沒有經過堅振禮,他就不能守主的晚餐。如果基督徒領袖仍被這些捆綁,那麼高談合一又有何價值?舉辦大型聚會並且廣為宣傳又有什麼意思?我敢說那樣作根本不切實際,而且也不誠實。另外也有人說,除非你是用某種特別的方式受浸,否則你不能來到主的桌前。他們看重的是你受浸的方式,他們可能單單因為你受浸時所用到的水量,而將你排除在主的桌子外頭。“憑人手!”還有一些團體可能因為同樣的細節和瑣事而不准你一起守主餐。這是在重複法利賽人、文士、撒都該人和律法師的行徑。這些事僅僅是外表的。我們得承認,關於這些事,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意見,但它們不應該成為中心焦點,也不應該成為障礙,或中間分隔的牆。你絶對不可以因為這些原因而拒絶與其他人一同來到主的桌前。

在教會管理和教會次序的事上,你也可以找到類似的傳統。有些人對他自己所屬的宗派遠比對主耶穌基督還忠心,只不過因為他的父母屬於這宗派,他從小在裡面長大,他可以為它而奮戰,而與人爭論。宗派變得如此重要,以致于基督和祂的真理完全被遺忘了,不再被提及。“憑人手”,人的傳統,對形式的忠誠,傳統主義!這些都是導致分隔和分裂的事。

以上說的是原因。那麼有什麼解決之道呢?使徒此處說得很清楚。只有基督能夠解決,因為這涉及到人心的改變。單單呼籲慈善,仁愛,友善,兄弟之愛,這還不夠。這些是沒有用的,也從未發生過效用。單單呼籲人實行主耶穌的教訓也不夠。現今人們很熱衷于作這一類的呼籲;他們說,讓我們採取基督的教訓,並且運用出來。有人認為如果大家作到了,很可能戰爭就會銷聲匿跡,不再有任何禍患。答案是,不可能。已經有人試過了,學校試過了,監獄試過了,人們不再相信管教的必要。結果呢?你看見不法的事與不敬虔的事與日俱增。更重要的是,這種說法是不合乎聖經的,不是神的教訓,因為神教導說,除非一個人是在恩典之下,否則他必須被放在“律法之下”。人的本性是錯誤的,它總是會流露出來,所以你必須攔阻它,控制它。它好像野獸,在你四周徘徊,隨時要吞噬你,你必須嚴加防範。如果你以為對一個喪心病狂的人好言相勸,他就會有所收斂,聽你的勸告,那未免太天真,太不可思議了。

不,只有一個法子:基督的法子。祂告訴我們有關我們自己的本相。祂使我們面對自己。當我與祂面對面時,我看見了自己全然的無助,可憐,悲哀。我注視基督的臉,就覺得自己一無可誇,我忘記了以前所誇口,所炫耀的一切事。此刻我一無所有,貧如乞丐。祂使我看到自己的本相。除非人認清自己的本相,人與人之間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一。祂也叫我看到別人也是如此,包括我不喜歡的人;我們都是一樣的,都在罪中,都失敗了,都在神的震怒之下,我們所誇的其實都是不值一顧的瑣碎。“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我們在聖潔的神面前,都是該受刑罰的罪犯。祂使我們一起俯伏在塵土中。祂已拆毀了大部分的區別。

然後祂讓我們看見,我們都需要同樣的救恩,同樣的憐憫,同樣的愛。我們一起領受,一起分享。我們敬拜同一位人子,在同一個救恩中喜樂。明白這一切之後,我效忠的對象不再是自己,而是基督;其他人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忘記了彼此的區別,不再嫉妒,分爭;我們一塊兒聚在祂面前,唱詩歌頌祂。

這是基督的法子。這不是人使用基督的靈行事,乃是把基督的靈放在人裡面。一個未更新的人無法運用基督的原則和基督的靈;他也不想這樣作。他也許可以暫時說服自己去作,卻不能說服別人,結果仍然有分隔,區別,戰爭。只有一個希望——重生,藉基督的血與神和好,得蒙神赦免,這樣神就會給他新的性情和一個新心,並且把一個新的靈放在他裡面。他們既同享一靈,就一同敬拜祂,讚美祂,以祂為榮;如此他們就不再以自己或他們的國籍誇口,他們只誇一件事,就是他們對世界已死了,世界對他們也死了。

這是合一惟一的基礎。沒有什麼機構或任何別的東西可作基礎。只有基督裡的新人所具有的謙卑,只有基督掌管、以基督為中心的生命,才能帶來合一。所有中間隔斷的牆都被拆毀了。但願神打開我們的眼睛,在每一種關係中都看清楚這一點。但願世界也能明白,要獲得真正的和平只有一個希望,那就是來到和平之君、公義之王的腳前,向祂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