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聖經》的力量

遊子吟 | 里程

《聖經》是世界上出版、發行總數最多的一本書,是最早被譯成其他文字、譯本最多的 一本書,也是第一部被帶到太空和月球的書。更奇特的是,幾千年來,《聖經》從不改版, 隻字不改。這是任何其他書無法相比的。現在很多書兩、三年就要再版,以便刪去過時的部 分,補充新數據,提出新論點。因為是人著的書,所闡述的真理是相對的,需要不斷被修正 。《聖經》是神默示的,所揭示的真理是絕對的,永遠不變的。三千年來,滄海桑田,改朝 換代,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聖經》的內容絲毫不變。近二、三百年來,人類的 生產力發展突飛猛進,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事物層出不窮;《聖經》一版再版,仍隻字不 改。時間的推移,科學的發展,使《聖經》更為光彩奪目。有人以為,兩千年前,人們較為 愚昧、無知,故還較能接受《聖經》中關於「童女生子」、「死人復活」一類的說法;今天 科學昌盛了,這些說法就再難以矇蔽人了。但是,《聖經》不改初衷,現在仍說「童女生子 」、「死人復活」。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事實。說來難以置信,科學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發 達,人類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如此多的科學家、文學家、法學家、醫學家、諾貝 爾獎獲得者心悅誠服地相信「童女生子」和「死人復活」。「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 去」(可十三31)。《聖經》是神的話,永不更改。

許多世紀來,《聖經》飽受誹謗、責備、質疑和反對。然而,歷史是無情的嘲笑者和公 正的裁判者。羅馬大帝戴克理仙(Diocletian)執政期間大肆摧殘基督教,他於公元303年 下旨焚燒所有的教堂和《聖經》,並監禁基督徒。為慶賀他的成功,他鑄了一枚鐵幣,上面 刻著:「基督教已被消滅,諸神的崇拜再次恢復。」沒想到,戴克理仙的繼位者君士坦丁 (Constantine)卻反其道而行之。麥葛福(Alister McGrath)在《我思故我信》中寫道: 「大約在西元三一一年,君士坦丁正預備和入侵法蘭斯的蠻族決一死戰。當時,他看見了一 個異象:正午的烈日上浮現出一具十字架,其上鐫刻著'憑此征服'的字樣。在次年春天前 ,君士坦丁表明皈依基督教。公元三一二年十月,君士坦丁凱旋迴到羅馬預備登基時,他在 廣場上為自己樹立了一尊雕像,手中握著一具十字架」 1。君士坦丁令希臘史學家優西比烏 (Eusebius)用國庫的錢制備了五十本《聖經》,基督教一躍成為羅馬國教。

著名的法國人文主義者伏爾泰(Voltaire)曾誇口說:「自現在起百十年後,這世界將 再也聽不到《聖經》的話了。」然而,在他口吐狂言不久,英國博物館就以五十萬美元的重 金從俄國政府手中收購了一份希臘字新約手抄本,而伏爾泰的首版作品,只賣八分錢一本。 伏爾泰卒於一七七八年。他死後五十年,瑞士日內瓦《聖經》公會開始在伏氏生前的住處, 用他的機器印刷《聖經》2。是何等辛辣的諷刺。

蘭姆 (Bernard Ramm) 指出:「《聖經》的喪鐘響過千萬次,送葬的行列聚集了,墓碑上 的文字也雕刻好了,葬禮詞也宣讀過了,可是,屍體從未長眠於此。」「沒有任何一本書, 象《聖經》這樣被宰割、被刃殺、被考察、被查緝、被誹謗。有什麼哲學、宗教、心理學、 古典或現代的詩詞書籍曾經經歷這麼多的集體攻擊?如此刻毒地批判過?如此徹底地摧毀過 ?人對其中的每一章、每一節、每一行、每一個字都不肯輕易放過?然而,如今《聖經》仍 為數以百萬計的人所愛、所讀、所研究、所傳揚,而樂此不疲」 3。多少人和事已在歷史的 長河中被淘汰、被遺忘,而《聖經》卻巍然不動。「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 存的」(彼前一24~25)。只有神的話,才能永遠站立。

《聖經》的力量更表現在《聖經》話語的巨大能力。有人稱《聖經》是「活神的活道」 ,十分貼切。主耶穌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聖經》 看起來和別的書沒有什麼不一樣,但當人領受之後,就會產生屬靈的生命。使徒雅各把《聖 經》比作有生命的種子:「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雅1: 21)。為什麼《聖經》的話會有生命呢?因為《聖經》的話是神說的話。神的話本身就帶有 能力和權柄。神就是用的話造天、造地、造萬物,用的話治病、趕鬼、叫死人復活。 的話一出,事情就成了。《聖經》的作者們深知神的話語的威力。「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 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基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 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

耶穌復活升天後,門徒們被聖靈充滿,放膽傳揚福音。彼得在耶路撒冷講道,「眾人聽 見這話,覺得扎心」,一天中帶領三千人歸主(參見〈使徒行傳〉第二章)。美國著名佈道 家慕迪(D. L. Moody)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有些知識分子蔑視他,去聽他的道原本是為了 挑毛病、尋開心。一個醫生也是如此,但當他聽了慕迪講道後,發現無懈可擊。他坦白地說 :「慕迪把《聖經》中的話一句一句地射向我,直到它們扎進我的心房,像手槍射出的子彈 一樣。慕迪的能力是由於他舌頭上經常流露出《聖經》的話。」

神藉著《聖經》向人說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奧古斯丁(Augustine)年青時 聰慧過人,才華橫溢,但生活放蕩不羈。他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卻無法領其歸主,只好終 日為他流淚禱告。奧古斯丁渴望與過去一刀兩斷,但意志薄弱,力不從心。公元三八六年八 月,他坐在米蘭住宅的無花果樹下,問神:他還要過多久這樣空虛的生活,如何才能痛下決 心,開始新的生活?此時,他突然聽見有童聲唱道:「拿起來讀!拿起來讀!」他認為這是 神的啟示,主動翻開《聖經》,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羅馬書〉第十三章十三、十四節的經 文:「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 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瞬間,疑雲頓消,他決志信主。此後 45年,奧古斯丁義無反顧,奮力為主作工,成為使徒時代之後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神學家之一。

我國著名佈道家宋尚節也有類似的經歷。宋尚節是福建莆田人,父親是傳道人,他從小 就開始幫助父親工作,有「小牧師」之稱。後來他有機會赴美留學,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化 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後來他得到一個到德國深造的機會。與此同時,國內一所著名醫科 學院也來電促他回國任該學院有機化學教授。面臨重大選擇,他舉棋不定。劉翼凌在《宋尚 節傳》中寫道:「這一來,他就感到躊躇徬徨了。去德國,可以滿足他的名譽心和求知慾。 到德國多得知識,多得幾個博士頭銜,再回中國時豈非首屈一指?但愛國心又促他在祖國需 要人才之際回國服務。……在為名為利盤算不定的時候,忽然有一陣清晰、悠揚的聲浪淹入 他心裡:'你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太16:26)!'聞聲之下, 他張目四顧,房中卻寂無一人,他才知道這是上帝警告的聲音」 4

次日清晨,一個牧師去探望他,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並不像一位科學家,倒像一 位傳道人!」這兩件事情使他想起赴美前的決定:赴美深造後回國作傳道人。於是他毅然拋 開留德和回國的計劃,入紐約協和神學院攻讀,成為一個全職事奉的傳道人 5。一句經文, 改變了宋尚節一生的道路。他回國後奮不顧身地工作,在中國和南洋教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成千上萬的人因他而信靠了基督。他英年早逝,年僅四十三歲。他十五年的工作,成就斐然 ,被譽為「中國的衛斯理」。

神藉著《聖經》哺育出一批批信徒,然後藉著信徒再把《聖經》的話傳揚出去,使更多 的人回歸。英國著名佈道家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頗受神重用,富於傳奇色彩。在他 牧會的城裡,有一位準備自殺的婦女,到會堂來聽她一生中的最後一次講道。而當天司布真 的講題恰好是「你看見這女人嗎?」(詳情參見路七 36~50)這個信息抓住了她,改變了她 的內心,立刻決志接受基督為救主。另一件趣事是,一位經常參加聚會的人的妻子始終不肯 與丈夫一道前來。一次她受好奇心驅使,在她丈夫去教會後,她喬裝打扮一番,也去了教堂 ,擠在人群中,以免被人認出來。不想,司布真那天宣讀的經文正是,「耶羅波安的妻,進 來罷!她為何裝著別的婦人呢」(王上十四6)?婦女被點悟,終於放下架子,與丈夫一起參 加聚會了。後來那位先生把這件事告訴了司布真,唯一的抱怨是,司布真不該把他比作耶羅 波安6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深感《聖經》話語的能力。加州牧師海福德(Jack Hayford) 一次主日以〈生活中的懷孕與生養〉為題講道。其內容完全與生育無關,而是講如何在患難 中克服貧乏。他以「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唱歌」(賽五十四 1)為內容,談論神要我們敬 拜讚美。即使在我們的生活看來完全絕望的時候,仍要讚美。他在證道中,突然被聖靈 感動,中斷了講道。他對會眾說:「我必須打斷一會兒。聖靈感動我,今天我們中間有一對 夫婦,非常渴望能有一個孩子,但醫生說他們不能生育。神對你們說:'使家中充滿歌聲, 歌中賜予生命的力量,會製造出新的氣氛,使你們的希望能夠實現。'」他說完後,又繼續 講道,幾乎忘掉了這件事,直到一年後一對夫婦抱著孩子來見他。原來,這對夫婦婚後十一 年沒有孩子,醫生說他們不能生育,他們一直在禱告,求主賜一個孩子。那天證道時,這對 夫婦正在會眾中。會後他們按海福德牧師傳遞的信息去做,攜手走進家裡的每間房間,用歌 聲敬拜讚美主。果然,神應許了他們,一年後妻子生下一個女兒 7

泰德'迪摩斯(Ted DeMoss)是一位傑出的商人,曾多年擔任全美基督徒商人協會主席。 他幾年前著文敘述他年輕時一段經歷如何戲劇性地改變了他的生命。當時他從事推銷人壽保 險的業務,去拜訪一位客戶。客戶開門後,他覺得不必談了。因對方是一位「滿臉白鬍子, 如同縮水聖誕老人般的老先生!」其年齡早已不適合買任何保險了。但當時迪摩斯受到神的靈 感動,要與這個完全陌生的人談耶穌基督,雖然他從未做過此事。進屋坐下後,他提議給老 人念《聖經》。可是他連《聖經》也沒有帶。徵得同意後,他在老人房中找到一本滿佈灰塵 的《聖經》(老人的眼已瞎了好幾年了)。他沒有受過任何訓練,只好按朋友曾告訴的,念 〈約翰福音〉第三章。他慢慢地念,但越念越心慌,因為他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辦。他一再放 慢速度,一直唸到第十八節,「信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神獨生子的名。」唸完這一節後,他默默祈求主給他聰明、智慧,使他知道接下來怎麼辦。

禱告後,他抬起頭來,驚異地看到,老先生的鬍子已被淚水浸透!「先生,你願不願意 現在就邀請耶穌基督進入你的生命,就在這裡!」迪摩斯輕輕地問道,老先生慎重地點點頭 :「可以,我要現在就接受,但不在這裡。」「你要在哪裡?」「我要在我母親面前。」迪 摩斯聽後不知所措。因為老人說他已八十一歲了,還能有母親嗎?此時老人把手指向廚房。 迪摩斯猜想,老人可能把母親的照片掛在那裡,以表懷念。但當他們一起走進櫥房後,迪摩 斯再次獃住了!他看到老人的母親坐在一張帆布靠椅中。她已九十八歲了,虛弱不堪。老人 對母親說:「媽媽,神派了一個人來我們家。他念《聖經》給我聽,我現在要接受耶穌基督 。」母親聽後一陣喊叫。當她恢復平靜後,對迪摩斯說:「先生,我不認識你,但我已為我 的孩子禱告了八十年,從未間斷……」首次傳福音,就有人決志,使迪摩斯深受啟示:「聖 靈為我預備好老人的心,並說服他接受耶穌。他只是讓我坐在邊線上,看著他動工。從此我 沒有停頓過」8

也許你會覺得上面所舉的例子過於奇特了。其實,《聖經》話語的巨大威力在我們生活 中時時處處可見。多少人決志信主、讀經後就從裡到外徹底改變,成了一個全新的人。多少 已無藥可救、無計可施的吸毒者、酗酒者、小偷、慣犯,在決志後,一夜間將一切惡習全然 拋掉,從不再染指。很多人想看神跡,看了神跡才信基督。殊不知在我們週遭經常發生的、 《聖經》的話語、神的道改變人心、拯救人的靈魂的事情就是當代最大的神跡。我和很多朋 友都有同樣的感受,在讀經時,有時經文會突然像活物一般從書中跳出來;在禱告時,腦子 中常會浮現出一些自己並不太熟悉的經句;在聽道時,平時早已讀過很多遍、覺得平淡的經 句會變得鏗鏘有力,深深地撥動自己的心弦。往往在這些時刻,神藉著這些經文對我們說話 ,對我們的生活、信仰和事奉發生著重要的影響,使事情發生急劇轉折,使我們更親近神、 愛神、事奉神。

誠然,《聖經》活潑的話語並不是常常能發揮顯著的功效。但這是由於人的失敗,沒有 真心地接納它。《聖經》是神的話語,是人的理性、智慧難以企及的。只有懷著敬畏的心, 祈求聖靈光照,才容易讀懂。如果僅把它視為一本人寫的書,當《聖經》的話語與自己的觀 點相左時,立時開始斷論、批評、懷疑《聖經》。這種態度當然不可能從《聖經》得到啟示 。生命之種只有在適合的條件下才能生長、繁殖。條件不適合並不能代表種子沒有生命。人 不接納《聖經》的話,並不能使《聖經》的話沒有權柄和生命。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都不約 而同地注意到,一個人對《聖經》的渴求、對經文的理解、《聖經》在其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在信主前與信主後大不相同的原因所在。

註釋

1. A. McGrath著,《我思故我信 ─ 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擘》徐中緒譯 (台北:校園書房,1993) ,頁15。

2. Robert L. Saucy著,《聖經可靠嗎?》黃漢森譯 (香港;基道書樓,1990) ,頁32。

3. Josh McDowell著,《鐵證待判》,韓偉等譯 (美國:更新傳道會1993) ,頁29-30,引 自Ramm, Bernard. Protestant Christian Evidences. P. 232-233, Chicago: Moody Press, 1957.

4. 劉翼凌著,《宋尚節傳》, 台北:福音證主協會,1991,頁37-38。

5. 同上,頁38。

6. W. Y. Fullerton著,《司布真傳》,何國強譯 (台北以琳書房,1993) ,參見第十三章。

7. Bill Bright著, 《最大的功課》 (弟兄版) ,姚彥懿譯 (台北:學園傳道會,1992) ,頁95-96。

8. 同上,頁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