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通往耶穌腳前的小徑(2)

榮耀的光輝 - 羅炳森師母傳
如果一個人細看她的“美國標準本”聖經,會發現她十分留意(1)希伯來文裡對神各種不同的稱呼;(2)家譜;(3)挪亞方舟的大小和會幕的大小等,並將其計量單位換算成英制的計量單位;(4)猶大和以色列諸王一覽表,並註明他們在位的年數;(5)眾先知一覽表,並註明與他們同時代的先知——這其中所記下來的許多細節和事實,是常常被那些只重“屬靈”的人,視為無關緊要或毫無益處的。因

此,不但是新約,連舊約也提供給她作精深研究的資料。她對詩篇裡的禱告作過很透徹的研討,並查考詩篇裡常提到的“慈愛”、“心”等題目。至于在新約聖經裡,她作過一些貫穿整本新約聖經的專題查經,比方像“對靈”、“神醫”、“禱告”(就使徒行傳來查考);在約翰的書信裡,充分顯示出她曾慇勤地研讀她一生最關心的兩個相關題目:認識他和遵守他的命令。在這本新約聖經的一處空白頁上,有早期教父一覽表,從最早具有使徒權柄的教父,一直記到耶柔米和奧古斯丁;另外還有一些早期教會歷史的摘記,特別是十二使徒的教訓和使徒信經。羅炳森師母對教會歷史和十架精兵們的傳記,特別感興趣。她常常拿一些傳記給一些年輕的基督徒看。她讀過阿伯特所寫的基督教歷史,並寫下無數的評語和註解,並作了許許多多的更正。雖然這本歷史書不很完備,但實在包含了無數早期教父們和殉道者

的生平軼事,這是在一般有關教會歷史的著作裡,很不容易看到的。羅炳森師母似乎也很寶貴另一套教會歷史書——維得亨利所寫的教會歷史手冊。每一冊早期的一些段落,她特別作了記號,因為它們與新約聖經的關係如此密切,也如此重要,同時也反映出她自己的信念:在標題為“使徒理想中的教會”底下,作者說:“‘教會‘這個字眼在新約聖經中出現過一百四十次,其中有八十五次是指着一個地方的教會。“接着又討論新約聖經其他地方,關於這個字眼的用法與應用:“新約聖經絲毫沒有提到一個教會,可引申為全世界的教會所集合而成的一個有形的身體,而地方教會是它的分支,這是以後的世代才產生的誤解。……地方教會彼此之間以基督的愛相系,而非以一套有系統的教會法來維繫。“(見該書24、25頁)另外有兩句特別圈出來的話,系異教作者路訊、塞舒、和波非之反基督教的“論證、諷刺與詆毀”。然後作者作了以下的結論:“縱觀異教徒的論證,在前三個世紀裡,無論在哲學界、歷史界或批評界中,可以說沒有出現過任何嚴重的反對論調,因為有一大半在基督教開始的三百年裡,都已被徹底辯論過了。近代的異教徒不過拿古代的異教理論,來放放馬後炮而已。“(見該書33頁)羅炳森師母還有一種獨特的作風,就是她常常引用法克、特司諦更和韓伯利福瑞達的詩句,並寫在聖經前面的空白頁上。她在世上的最後二十年裡,常常陪伴着她的是欽定本聖經,這是一九一六年她的查經班學生,送給她的生日禮物。一個人若細讀這本聖書,就會發出她對詩篇和箴言作過何等透徹的研讀。她把“言語”、“舌頭”、“聲音”以及它們的同義詞串起來讀,

並用這種貫穿前後的方法讀專題,例如有關帶領和引導,以及“信靠”等題目。至于詩篇一一九篇所提到的“心”,深深地感動了她。她也用貫穿整本新約聖經的方法,讀“審判”、“地獄”、“定罪”和一般有關末世的題目。希伯來書六章6節,是一句相當引起爭論的經文,而羅炳森師母在它旁邊寫着:“這一點也不是指着普通的基督徒而言,乃是指一個相當進深,在耶穌裡有得勝之經驗的基督徒。”在聖經背面的空白頁上,可以發現摘自福音書的“醫病事件”一覽表,還有“基督復活以後

的醫病事件”,以及她自己對“神醫”這個題目所作的專題查經。這些資料似乎是從她一八九九年首次大大地得醫治時,所作的研經筆記裡撰錄過來的,因為兩者的

內容一模一樣。此外還有許許多多其他專題的研經筆記。她也讀過“主再來”這個題目上,列了一系列有關的經文和相關的字與詞句。把這些串起來,會使人想起她在一次講道里所說的一些話,而且她也常常用其他不同的話,重述同一件事:“主要我們充分認識聖經中……一切有關他再來的事,也要知道在什麼地方有這樣的經文。……要放下你自己對於主第二次再來的看法,去看看聖經到底怎麼說。”就這樣,溫瑪莎羅炳森晝夜思想神的話,這一直是她的樂趣,也使她繼續不斷地得着養,並供應她靈魂和身體上的需要。有兩句簡短的話,也許最能夠表達她對這部書中之書的態度,以及她慇勤研經的原因——她這樣說:“聖經是一張生活的表格,每個人要個別地填滿它。”“聖經中的真理,都是通往耶穌腳前的小徑。”有一次,有一位真的每天花數小時讀經的年輕傳道人去拜訪羅炳森師母,在談話中他提到盼望能花更多的時間在聖經上。“讀經花掉我很多的時間,”他接著說:“我讀了一切,然後我必須閉上眼睛來默想,直到我從這一節裡汲取了生命。”羅炳森師母帶著一種虔敬的態度抬頭仰望——這是她在教導或講道中途,常出現的神情——一面好象是在回應這個年輕人的話,一面又好象是直接對基督說道:“耶穌!即使和你同在一千年以後,我們仍舊要從其中汲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