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通往耶穌腳前的小徑(1)

榮耀的光輝 - 羅炳森師母傳
“羅炳森師母常常讀聖經嗎?”“噢,當然嘍!她總是在讀她的聖經。”這是在羅炳森師母已快抵達生命的終點時,一位在她晚年時常陪伴着她的妮森賀達,回答一

個正在學習服事主的年輕人所問的問題。這問題一樣存在於許許多多人的心裡面;他們不免會想到,像羅炳森師母這樣靈性高、經驗深,尤其又擁有那麼多聖靈的恩賜的人,一定不需要常常看聖經或多多鑽研聖經的。這種看法的確是許多強調聖靈的職事者,所容易犯的錯誤,也有許多人因而招致不幸的後果。

然而羅炳森師母從未陷入這種試探裡,相反地,她一直與這種謬誤的看法爭戰,因為她知道從神來的信息是由充滿了聖經話語的器皿釋放出來的,因此器皿所釋放的信息,斷不能越過神在聖經上所啟示的,也不能與之相牴觸。“你永遠不會讀透聖經的。”在她最後幾次的講道里,有一次她如此斷言。終其一生,她常以這樣的話諄諄勸誨人:“親愛的,你需要你的聖經。”“要學習愛慕聖經。”“當你讀經時,對耶穌說:‘是的!阿們!’當你讀神的話時,神的話就滋養你的靈魂。““要活出聖經來。““認識聖經乃是我的本分;我是大君王的使臣;聖經就是他的口信。““要研讀聖經歷史,如同你研究自己國家的歷史一樣。……身為一個基督徒,竟不懂聖經歷史,實在可恥!你應當明白聖經的歷史。”“要鑽研聖經,從中挖掘你所能得到的一切。要為自己而傾聽天上神聖的呼召。”“當你早上是在神裡面醒過來,而不是在惡劣的情緒中醒過來時,你會更快樂、更健康。這樣的事你需要三番四次地被提醒,乃是因為你不去讀經並親自去得着這樣的亮光。”“我把以塞亞書讀了二十五遍,”羅炳森師母在一次講道中這樣說道:“然後這本書才開始向我打開。以賽亞書很豐富;要在聖靈裡讀它,存一顆柔軟的心,在他腳前讀它,就着它與神有交通。以賽亞書的應許都是我們的。”她還作這樣的見證:“如果我不把聖經當作前後貫穿的一個整體來認識”,則當她開始研讀預言時,必定“茫然不解”。“要從聖經裡學習如何彼此相愛。”“不要單單倚靠某些信息;要運用聖經並遵他而行,當耶穌給你一個信息時,就接受下來,並立刻到神面前禱告、默想,而且要實行出來,但是不可把聖經擺在一邊。”“你們當中有多少人知道要愛慕聖經呢?”在羅炳森師母最後幾次的講道里,有一次她這樣問道。“主說你們中間几乎所有的人,靈性都不夠隨着對聖經的認識而有充足的長進。”即使一個隨意瀏覽羅炳森的新約聖經和新舊約聖經的人,也會從其中發現她實在照着自己所

說的去實行——“她總是在讀她聖經。”其中一本所記的研經心得,已被詳細地研究、討論過。而另一本顯然是在晚年所用的新約聖經,其上劃了許多綫,但沒有寫下評語或留下任何蛛絲馬跡,證明她曾仔細地研讀過。此外有兩本她的聖經尚待檢視,一本是“美國標準本”,另一本是“欽定本”亦即“雅各王版本”。若要檢視這兩本聖經上面的讀經心得,最好先明白羅炳森師母對聖經來源的信念,以及她對欽定本和修訂本(美國標準本也算在內)之價值所作的比較。當然羅炳森師母一定相信聖經上的話,都是因着聖靈的感動而寫成的。關於這一點,在她的一本書裡面,她曾寫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註解。該書的作者論到各種有關聖經來源的理論時,說道:“最早的理論認為聖經是逐字口授的——聖經作者不過是聖靈的代言人而已,他們只是把所聽見的每一個字寫了下來。”該書作者論到這個理論時,他說:“這個理論所犯的嚴重錯誤是很明顯的,因為它根本抹煞了各個作者的個性。一位公正的批評家很容易看出作者個人的性格,而且這也可以用來解釋聖經題材的處理所表現出來的多樣性,否則實在令人費解。”羅炳森師母用她自己的獨特記號,把最後兩句話圈了出來,並且在旁邊寫着:“從聖靈恩賜的表現,也很容易說明這一點。智慧的言語和先知講道,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種都可以表達得很完美。所以聖經的作者因着恩賜不同,表達的方式也就是不一樣,當然會呈現出多樣性來。”這段評語無疑是重述使徒保羅所說的真理:“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林前二十:4、6)對一個熟悉羅炳森師母和信心家庭其他器皿(同工)之服事的人而言,這種表達方式的差異性是很容易明白的。就拿信心家庭這個有限的傳道人圈子來說,有一些人有智慧的言語和先知講道的恩賜。當各個不同的器皿被主使用時,其個性的表現非常顯著,

而且各個器皿講話的“格調”截然不同。事實上這正是這一群傳道人顯著的特點之一;他們彼此之間沒有模仿,儘管多年來生活、服事都在一起,彼此那麼親密,卻仍然保留其獨特的個性。對一個公正的批評家而言——不管他是否接受有關他們的職事的解釋——很明顯可以看出來,這些人就像貴格會的藍查理所說的“受感說

話”,而非憑己意說話。至于欽定本聖經和修訂本聖經,哪一本比較有價值呢?羅炳森師母堅信:雖然修訂本在某些地方無疑比欽定本更精確,但欽定本的譯文比較屬靈,因譯者不僅是有學問的人,而且是禱告的人,他們特特懇切地禱告,求神使他們能夠照着作者(即聖靈自己)的原意翻譯出來。事實上,羅炳森師母在她早期的基督徒生活裡,几乎只看修訂本,無疑是受陶威博士的影響。陶威博士之所以大力推薦這部修訂本聖經,是因其精確度較大。雖然溫瑪莎羅炳森非常注重聖經在日常生活裡的實用價值和屬靈價值,但她也很留意聖經譯文上一些小地方的精確性。對她而言,不僅“靈意”要緊,連字句也要緊。從這一點又可以證明她是一個一絲不苟的學生。有時,她在修訂本裡一些譯文邊緣的空白處,寫下希臘原文,就是為了精確的緣故。而且有

的時候,她所寫下的希臘原文那麼完整、那麼精確,證明她熟諳希臘文。她告訴一些年輕、有前途的講員說:“為了每一天過屬靈的生活而讀經,比為了講道而讀經更重要。”同時她也告訴他們:“我們需要留意聖經譯文上一些小地方的精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