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復活的生命復活的生命
約翰福音要義 | 黃共明壹 復活
一 豫言
經上早已豫言基督的復活,說:「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詩十六10)。又說:「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賽五十三10,11);不但如此,又記載說:「你已經升上高天,擄掠仇敵」(詩六十八18)。
不但先知們豫言,連主自己也曾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約十18);祂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太十六21,十七22;可八31,九31;路十八31~33),並且事先和門徒們約定,在祂復活之後,要在加利利的山上和他們見面(太二十八10,16;可十六7)。
二 門徒們對豫言的反應
1、抹大拉的馬利亞
耶穌受死,被埋葬是星期五,是安息日的豫備日,是七日的第六日。安息日是第七日。七日的第一日是安息日的次日,是主受死後的第三日。主曾告訴門徒說,第三日祂必復活。當其餘的門徒,把這事忘記的時候,有一個姊妹抹大拉的瑪利亞,她沒有忘記。她愛主,迫不急待的想要見主。所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她就來到墳墓那裏,等候主的復活。當她看見石頭從墳墓裏挪開了,她不知如何是好,就跑去見彼得和約翰。後來他們兩位來確認主已經不在墳墓裏,又走了之後,瑪利亞以為有人把主從墳墓裏挪了去,所以站在墳墓外面哭,一面哭一面低頭往墳墓裏看。她那樣愛主,真情的流露,不但感動了主,也感動了伺候主的天使。先是天使向她顯現,對她說話,而後主不忍心讓她痛哭下去,不得不先向她顯現。正如主所說的:「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是的,主應該把復活的新鮮先獻給父享受,祂本來打算這樣作,卻被馬利亞的真情感動,而改變了心意,先向她顯現,安慰她。正如主曾經所說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十四21)。
2、彼得和約翰
彼得和約翰兩個聽到馬利亞的話後,雖然都跑到墳墓去,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當他們看見耶穌的裹頭巾,沒有和細麻布放在一處,是另在一處捲著,他們看見就信了。究竟他們信的是甚麼?是否相信馬利亞所說的:「有人把主從墳墓裏挪了去」(約二十2)呢?或是相信他們的主已經「從死裏復活」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他們缺少馬利亞那一種,若沒有找到主就不肯罷休的迫切心情。他們或許在道理上,理智上相信耶穌已從死裏復活的事實,卻在沒有得著答案之前就「回自己的住處去了」(約二十10)。
雖是如此,主仍然愛他們。祂囑咐馬利亞說:「你往我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約二十17)。
主耶穌這話很清楚的告訴祂的門徒,在祂的復活裏,門徒要重生,得著永生,成為父神的眾子。在祂的復活裏,主生為神的長子,門徒們生為神的眾子。經上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來一6;詩二7),就是指著這個奧祕的生,在生命的繁殖裏,從獨生子生為神的長子說的。
3、多馬以外的其餘十個門徒
當天晚上門徒們聚在一處的時候,耶穌向他們顯現,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這時主肯讓他們摸,可見祂已經升天見了父神,又回到地上來了。他們因親眼看見祂,親手摸祂,都相信主已從死裏復活的事實,都從不安,憂愁中轉變為喜樂。
4、多馬的信
當耶穌向門徒顯現的那一夜,多馬沒有和他們同在。雖然以後有別的門徒向他作見證,多馬卻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約二十25)。直到過了八日,主耶穌再一次向他們顯現,多馬因看見了纔信。主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二十29)。
我們這些後來的信徒,都是主耶穌升天之後纔信的,所以我們都是有福的,因我們都是沒有看見耶穌就信的人。
三 七日的第一日
主耶穌復活的日子,是七日的第一日,表明復活就是新的開始。祂的復活和第十一章所記載的拉撒路的復活,是完全不同的復活。拉撒路的復活是他的肉體得著短暫的復活;可是他的身體還是原來那個會朽壞的身體;並沒有改變成為不朽壞的榮耀的身體。但是耶穌的復活是得勝的復活,是吞滅死亡的復活,是敗壞掌死權的(就是魔鬼)復活(參照林前十五54;來二14),是變成不朽壞、榮耀、靈性的身體。我信,這個形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神兒子原來的榮耀形狀。難怪抹大拉的馬利亞認不出來;往以馬忤斯的那兩個門徒也不認識祂。直到主使他們的眼睛亮了,這纔認出祂來(路二十四13~31)。祂的復活是包羅萬有的復活,是釋放神聖生命、賜人生命,叫信祂的人重生的復活(彼前一3)。從前主和門徒們的關係,祇限於肉身中,在他們的身外,在門徒們中間,和他們相處。是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祂在加利利的約但河外,就不能同時出現在耶路撒冷。主和門徒們的關係,是主人和僕人的關係,是師生的關係,沒有生命,生機的聯結。
但是在復活裏的基督,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但能顯現在他們中間,也能住在門徒的裏面作生命,作供應,作引導。神藉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重生了門徒,使基督從原來的,神的獨生子,成為神的長子;使信徒們生為神的眾子。因那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於成聖的,都是出於一;所以稱他們為弟兄,也不以為恥(來二11)。在復活裏的基督和門徒們的關係,是嶄新的,是生命的,是兄弟的,是互住的關係。
貳 門徒們的重生
「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約二十22)。
因著主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門徒們的良心已經蒙潔淨了(來九14);他們的污穢也因主講給他們的話已經乾淨了(約十五3);現在主又向他們吹一口氣,就是把聖靈吹進他們的靈裏。藉著這樣一洗,一進,門徒們的靈(人的靈)就活過來了(弗二1,5),恢復原來受造時的正常功用。不但如此,吹進去的聖靈,就是生命的種子(彼前一23),是神那永遠的生命(約三15,16,36),是從聖靈生的(約三5,6),也就是從神生的(約一13;約壹三9,四7,五1,4),叫他們成為神的眾子(約一12;約壹三1;來二13),也就是主的弟兄了(來二11~12)。吹進聖靈,就是保惠師來了(約十四16,26,十六7,13);保惠師就是真理的聖靈(約十四17,26,十六13);祂要引導信徒進入一切的真理。而保惠師的來,也是父與子的來;是三一神與信徒們互住的開始(約十四20)。信徒們和主的關係,如同葡萄樹和枝子的關係,從外面的關係,成為生機體,生命聯結的關係(約十五1~8)。
在本章裏我們看到的是吹進聖靈,是聖靈的內住。可是聖經讓我們看到在信徒裏面有神的靈(約壹四13;結三十六27;三十七14;羅八9;林前三16)、基督的靈(羅八9)、神兒子的靈(加四6)、賜生命的靈(羅八2;林前十五45)、那靈(林後三17)、叫耶穌從死裏復活者的靈(羅八11)。又說,基督成形在你們裏面(加四19),基督在你們裏面是榮耀的盼望(西一27),基督是我們的生命(西三4),有基督在你們裏面(林後十三5),神住在他裏面(約壹四15)等等的記載。這些無非是要叫我們認識三一神自己在我們裏面,不是有許多不同的靈,而是指這靈有許多的功用,許多的表徵。聖靈的內住是叫信徒們得著更豐盛的生命(約十10),既豐富,又便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全備的供應(腓一19)。關於聖靈的內住詳情,請參照拙作《默想救恩》第五篇──聖靈。
參 得永生之路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二十31)。
神的兒子為要完成神救贖的工作,需要道成肉身,需要成為罪身的形狀,需要藉著血肉之體,為我們捨命流血,來滿足神公義的要求。但若不是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的獻給神,就不能保證祂所流的血有永遠的功效(來九14)。祂若不是長遠活著,就不能拯救信祂的人到底(來七25)。祂若不是神的兒子,是永生神,就不能成為賜生命的靈,叫信祂名之人得永生。祂若不是基督,不是神的兒子,就不能把人帶進神性裏面。
世人可能認為「人子」有完美的人性,是最大的先知,是偉大的宗教家,是猶太人的民族英雄;但這樣的認識,不能叫人得永生。
約翰福音的中心思想和負擔乃是要藉這些記載,使人認識隱藏在「人子」外殼裏的神性。人必須認識在時間裏的道成肉身,成為「人子」的拿撒勒人耶穌,原是太初的神。也必須認識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惟有這樣的認識,我們的心纔會受祂吸引,被感動,被柔軟,願意向神打開心房,接受祂,因祂的名得生命。
門徒和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主身位的認識上面。那些因喫餅得飽來跟從耶穌的群眾,無法接受生命的話,他們聽見了,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約六60)?他們不像彼得說:「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六68)?滅亡與永生的差別就在此。
因此使徒們傳福音的時候,特別注重傳耶穌是基督(徒五42),證明耶穌是基督(徒十八5),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徒十八28),信耶穌是基督(約壹五1)。所以要相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約翰福音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