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六章
使徒行传壹、内容纲要
【教会的执事】
一、设立执事的原因(1~2,4节)
二、担任执事的条件(3节)
三、选立执事的手续(5~6节)
四、设立执事的后果(7节)
五、执事的榜样――司提反:
1.满得恩惠能力(8节)
2.以智慧和圣灵说话(9~10节)
3.被仇敌所忌恨(11~14节)
4.显出属天的容貌(15节)
贰、逐节详解
【徒六1】「那时,门徒增多,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
〔原文字义〕「供给」职任,分配,事奉,管理,岗位(名词)。
〔文意注解〕「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即希腊化的犹太人;他们出生在巴勒斯坦以外的地方,讲希腊话,使用希腊文圣经――《七十士译本》,多随从希腊的风俗习惯。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在五旬节时也相信了主,可能有泰半信徒因向往教会生活,而留在耶路撒冷,并未回到外邦的原居地。
「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希伯来人』指生长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他们说亚兰语,使用希伯来文圣经,并且保存犹太文化与习俗。初期教会信徒间的隔膜和埋怨,可能起因於语言和生活习惯的相异。
「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没有亲属照顾的寡妇,她们的需要便成为教会的责任(提前五16)。
〔话中之光〕(一)「那时,门徒增多,」每当教会迅速增长,信徒人数大量增加的时候,也是仇敌在教会中制造分化的时机。
(二)「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教会内部的难处,常起源于信徒之间天然的差异,例如:种族、国籍、语言、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的不同。
(三)不要以为「发怨言」是一件小事,如果不立予堵住破口,必致破坏教会的合一,引起分裂。
(四)「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最叫教会的合一受到伤害的,就是在信徒之间发生了差別待遇。
【徒六2】「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
〔原文字义〕「管理」服事,伺候,分给(动词);「合宜」美德,德行,适当,令人喜悅。
〔文意注解〕「管理饭食,」指关怀信徒物质上的需要。
「原是不合宜的,」按原文意指『这不是我们的美德』;主选召十二使徒,原是要他们尽神话语上的职事,如今为着照顾信徒生活上的需要,把原来的职事丟在一边,这不算是使徒们的爱心、谦卑、能干等美德,反而是他们的愚拙。注意,这并不是说管理饭食比祷告传道低一级,乃是说他们放下祷告传道,去负起管理饭食的责任,有违主选召他们的本意。
本节给我们看见两类的执事:(1)神话语的执事;(2)管理饭食的执事。或者说:(1)属灵供应的执事;(2)处理事务的执事。但并不是说,两者互不相干,因为稍后便记载管理饭食的司提反,也有分於话语上的供应(参10节);乃是说,信徒宜按恩赐,各人发挥所长。
〔话中之光〕(一)魔鬼的诡计,是想利用我们日常生活(「饭食」)上的问题,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叫我们撇下灵命上的需要(「神的道」)。
(二)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人固然需要食物的供给,但是人更需要神话语的供给。
(三)在服事的工作上,有些是十分重要,如照顾寡妇等的事。但是这些工作,仍可能会耽误更重要的工作。我们在这世上都有许多的用处,但我们只能拣选一项是最适合我们的,而专心地好好的作,才能帮助这世代的人。
(四)教会最好不可要求传道人兼任事务的总管,因为这不但伤害了传道人的恩赐和主给他们的讬付,教会本身也不会得到好处。
(五)每当教会发生事故时,正是考验教会领袖的一个机会,因为他们有可能:(1)不敢著手处理;(2)推卸责任;(3)以『处分』来代替『处理』;(4)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
【徒六3】「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
〔文意注解〕「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好名声』原文是有见证;见证才是真实的,好名声可能是虚假的。
「被圣灵充满,」『充满』按原文是形容里面被充满的状态(参5节;徒七55;十一24;路四1),而不是指外面的充溢(徒二4;四8,31;九17;十三9;路一15,41,67)。
本句按原文更好翻作『要满有圣灵』。被圣灵充满,是一时的;满有圣灵,是常时的,是一直维持并保守住被圣灵充满的境地。
「智慧充足的人,」前面的『被圣灵充满』着重於属灵的生命和能力;这里的『智慧充足』着重於作事的知识和才干。
「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管理』是动词,有服事之意;『执事』(腓一1;提前三8~13)一词即由此字而来。
〔话中之光〕(一)本节指明选立执事的要件:(1)「从你们中间」――必须是在教会中有学习的『门徒』(参2节);(2)「有好名声」――在人面前有良好的见证;(3)「被圣灵充满」――在神面前有属灵的追求;(4)「智慧充足」――对于事务有治理的才干。
(二)执事的选出,绝不是像今天基督教中许多人的『民主观念』,少数服从多数;乃是接受主的权柄和圣灵的管理,不是人的意见的协商。
(三)执事不仅是「选出」来的,更是『长出』来的;如果仅靠「选出」,而没有『长出』,便会给教会带来更多的难处。
(四)凡想要在教会中被拣选作执事的人,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属灵份量和属灵品格;在属灵的事奉上,属灵的品格比工作技能要重要得多。
(五)我们不仅要达到一时「被圣灵充满」的地步,也要常时守住『满有圣灵』的光景。
(六)我们惟有常时维持『满有圣灵』的状态,里面的生命才会丰盛,也才能「智慧充足」,去处理教会中繁重的事务。
(七)教会是整体的事奉;在教会中作领袖的人,切不可企图一手包办所有事务,而应当选定合适的人一同分担教会的担子。
【徒六4】「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原文字义〕「专心」恒切。
〔文意注解〕「但我们要专心,」『专心』原文的意思是把心放在一件事上,并且是坚定的、恒切的放在一件事上。
「以祈祷、传道为事,」『祈祷』是为人向神说话;『传道』是为神向人说话。注意,这里是把祈祷放在传道之前,因为惟有祈祷,才能促进传道的功效;先在神面前得着神的话语,明白神的旨意,蒙神加力,然后才能在人面前充分供应从神来的祝福。
〔话中之光〕(一)在我们忙碌的工作中,我们可能忽略,是我们最能贡献给神国的事。注意我们该专心。祈祷的灵常找最纯洁、最热切的心灵,使祂可将自己交讬给他们。你要将自己这样献上!
(二)先「祈祷」后「传道」,才是正常;少「祈祷」多「传道」,乃是堕落;不「祈祷」单「传道」,必定败亡。
(三)传福音,必须有祷告;一个传福音的人,必须是一个祷告的人。我们必须有够多的祷告,来引领、陪同并随着我们的传道。
(四)祈祷和传道是一个属灵的循环――祷告引进话语的职事,话语的职事又引进祷告;没有祷告,话语的职事就缺少生命的供应和能力,没有话语的职事,在祷告中所接受的负担就没有出口。
【徒六5】「大众都喜悅这话,就拣选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
〔原文字义〕「司提反」冠冕;「腓利」爱马;「伯罗哥罗」歌舞领导人;「尼加挪」得胜者;「提门」尊贵;「巴米拿」坚定;「尼哥拉」人民得胜者。
〔文意注解〕「司提反…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尼哥拉」这些都是希腊名字,无疑地这七个人都是说希腊话的信徒。
「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尼哥拉』大概是一个外邦人转奉犹太教的;特別有意义的是,路加指出这人的原籍地是『安提阿』,那里是未来向外邦人传扬福音的『大本营』。
颇多解经家认为此『尼哥拉』即《启示录》中的尼哥拉(启二7,15),但无确据可凭。
〔话中之光〕(一)从说希腊话的人中间选出人来,以解决说希腊话的人群中的问题,这给我们看见:执事的拣选是因事置人,不是因人置事。
(二)教会若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找那些对问题熟悉的人来处理。
【徒六6】「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
〔文意注解〕「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注意,他们是『站』著的,不像现在一般人所作的,给人按手的站着,接受按手的『跪下』。
「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按手』在圣经里有几方面的意义:(1)传递祝福(创四十八13~20);(2)分给尊荣(民廿七18~19);(3)分给恩赐(提后一6);(4)医治(徒廿八8);(5)联合――旧约时借着按手在牲畜的头上,表明献祭的人与祭物联合,祭物的流血、被杀,视同献祭的人流血、被杀,他的罪因此就得以赦免(利一4);而新约则表明按手者和被按手者的合一(提前五22)。
使徒在这里的按手,乃是代表身体与被按手的人有『交通、联合、阿们、印证』,一面阿们圣灵在教会中所拣选的,一面表示有分於他们的事奉,在灵里和他们一同担负那职事的责任。
【徒六7】「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
〔原文字义〕「道」话(logos);「兴旺」扩展,增长。
〔文意注解〕「神的道兴旺起来,」『兴旺』暗指生命的长大;神的话乃是生命,有如种子撒在人的心里,会日渐长大(可四14)。
本节是表明教会选立执事之后所显出的后果。神的道所以兴旺,是因为:(1)问题除去了(1节);(2)使徒专心了(4节);(3)教会和睦了;(4)肢体各按恩赐服事了。
「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祭司』原本承继旧约献祭的职分,并且终身参与遵行旧约条例的事奉;今既接受了『这道』,这道宣讲另一种祭――基督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来九28)――因此旧的献祭制度就变为不必要了(来十1~4,11~14)。
『信从』表示信而顺服,信神就要顺服神;信心本身就是顺服,但信心也能带来顺服(弗二8~10;雅二14~26)。
〔话中之光〕(一)教会中的问题若能妥善处理,就必带进属灵的复兴。
(二)一个正常的教会,可以从三方面表现出来:(1)见证加强――「神的道兴旺起来」;(2)人数增多――「门徒数目增加甚多」;(3)征服敌挡者――「也有许多祭司信了这道」。
【徒六8】「司提反满得恩惠能力,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蹟。」
〔文意注解〕「司提反满得恩惠能力,」『恩惠』即恩典,就是神赐给人,叫人白白享受的好处;人所能得着最大的恩典,乃是神自己给人得着并享受。『能力』即圣灵显在人身上的能力(徒一安8)。
「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蹟,」这就是他满得恩惠,有神与他同在,并且满有圣灵的能力的具体表现。
〔话中之光〕(一)司提反不是使徒,祂是管理饭食的执事;但是他的事蹟却记载於《使徒行传》。反而许多使徒,但他们的事工却未见於本书。可见重要的还不是一个人在教会中的职分,而是他的工作成效如何。
(二)教会中正常的执事,绝非仅会跑腿、办事;他们的属灵生命也需刚强丰盛,正如司提反,满有「恩惠能力」,能行「大奇事和神蹟」。
(三)必须先「满得恩惠能力」,然后才能行神蹟奇事;有了神作我们的恩惠,圣灵作我们的能力,自然就行出神蹟奇事来。
【徒六9】「当时有称利百地拿会堂的几个人,并有古利奈、亚力山太、基利家、亚西亚,各处会堂的几个人,都起来,和司提反辩论。」
〔原文字义〕「利百地拿」释放,自由;「辩论」对问,争论,一起寻找答案。
〔文意注解〕「当时有称利百地拿会堂的几个人,」『利百地拿』字义是『得自由的人』,指原为奴隸,后被释放得自由的人。他们很可能是主前63年,被罗马执政者庞贝掳去罗马为奴,后来获得自由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后代。
「古利奈,」吕底亚(即今利比亚)与北非的首要城市,位于亚力山太与迦太基两地之间。
「亚力山太,」埃及首都,在罗马帝国中地位仅次于罗马城,城内五个行政区中有两个是犹太人区。
「基利家,」罗马帝国省分之一,位于小亚西亚的东南角,紧邻叙利亚。使徒保罗所生长的大数,乃基利家的主要城市之一。
「亚西亚,」罗马帝国省分之一,位于小亚西亚的西部。
「各处会堂的几个人,」『各处会堂』指明当时耶路撒冷有许多会堂,是由归回的犹太人,照着他们在散居之地的语言分別成立的(参徒二9~11)。
「和司提反辩论,」有的解经家认为司提反与人『辩论』福音乃是一个失策,因为由下面的记载看来,他虽然辩赢了对手(10节),却不但没有使对方心悅诚服,反而引起对方更大的敌意,设法陷害他(11~14节)。一方面我们承认,以理论知识来辩倒对方,并不是基督徒得人的好方法,若是可能的话,在传福音时应当尽量避免跟人发生辩论,并且要注意下面数项原则:(1)不可伤害对方的自尊;(2)不可刺激对方的情绪;(3)在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时,要心平气和地陈述;(4)当发现对方显出激动的情绪时,应立即停止谈话。
另一方面,我们也觉得司提反的『辩论』,在当时的情况乃是不可避免的,理由如下:(1)由本节可知,这是对方在司提反传福音的时候「起来」争辩(即发起的辩论),司提反不过是被迫反驳;(2)司提反的反驳,得到圣灵的帮助和印证(10节);(3)司提反虽然最后因此而殉道,但是他看见天开了,且人子站在神的右边表示嘉许(徒七55~56);(4)司提反殉道的光景,相信曾给那少年人扫罗的心中刻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徒七58~60),对使徒保罗的得救和事工均产生很大的影响――主使用司提反换来一个更大的器皿。
【徒六10】「司提反是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众人敌挡不住;」
〔话中之光〕(一)信徒为主作见证的秘诀乃是「以智慧和圣灵说话」;每当我们为主开口时,不可一味凭自己思索,乃应一直照着圣灵在里面的感动和提示而发言(路十二12)。
(二)信徒若觉得自己缺少智慧,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祂就必赐给我们(雅一5)。
(三)人们可以敌挡我们信徒,但不能敌挡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其实他们所敌挡的不是我们『人』,乃是敌挡『圣灵』(徒七51)。
【徒六11】「就买出人来说:『我们听见他说谤讟摩西,和神的话。』」
〔原文字义〕「谤讟」亵渎,毁谤;「话」应时的话(rhema)。
〔文意注解〕「我们听见他说谤讟摩西,」可能司提反传讲摩西律法和献祭条例不过是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来十1),基督才是律法和祭物的实际(西二17);敌对的人就歪曲他的话,入他於罪。
「和神的话,」犹太人视《摩西五经》为神活泼的圣言(徒七38),故谤讟摩西的律法,也就是谤讟神的话。
【徒六12】「他们又耸动了百姓、长老、并文士,就忽然来捉拿他,把他带到公会去,」
〔原文字义〕「耸动」煽动,激起,鼓动。
〔文意注解〕「他们又耸动了百姓,」『耸动』原文意思有如火山爆发时的『震动』,是一种激烈的摇撼。
「就忽然来捉拿他,」『忽然来』原文是一个字,指带着暴烈情绪的冲到;『捉拿』指一种暴力的擒拿。
〔话中之光〕(一)司提反为着作主见证,而受毁谤(11,13~14节),被捉拿,最后甚至为主殉道(徒七60)。他真是有份於基督的患难(西一24),具有十架死的模型。
(二)这些捉拿司提反的人,行动有如暴徒(按原文字意);宗教式的热心,非常残暴可怕(加一13~14)。
【徒六13】「设下假见证说:『这个人说话,不住的蹧践圣所和律法;』
〔原文字义〕「蹧践」轻蔑,拉低,推倒。
〔文意注解〕「不住的蹧践圣所和律法,」司提反可能也引用主耶稣的话,表明:(1)祂才是真圣所和帐幕(约二19;来八2);(2)旧约的律法有不足之处,祂来成全并提高律法的层次(太五17~47)。因此被人误解或蓄意歪曲。
【徒六14】「我们曾听见他说,这拿撒勒人耶稣,要毁坏此地,也要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
〔原文字义〕「规条」规矩,习惯,遗传。
〔文意注解〕「这拿撒勒人耶稣,要毁坏此地,」司提反大概是引用主耶稣的话,警告犹太人圣城和圣殿将要被毁(太廿三38;廿四2)。
「也要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规条』是指文士对律法的解释,犹太人视同从摩西来的,凡攻击这些规条的,等于是攻击摩西的律法。主耶稣定罪他们因著古人的遗传,犯了神的诫命(太十五3~6)。
【徒六15】「在公会里坐着的人,都定睛看他,见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
〔文意注解〕「见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本书的作者路加并未见过司提反,他如此的描述,大概是根据保罗的印象,因为保罗是当时的目击者之一(徒七60)。
〔话中之光〕(一)传福音的使者,自己必须先享受福音的好处,浸沉在属天的恩典中,才能表显出属天的容貌。
(二)我们信徒若常常与主交通,敞著脸观看主的荣美,也就会在脸上返照主的荣光(林后三7,18;出卅四30)。
参、灵训要义
【教会分工配搭的好处】
一、保守教会的合一(1节)
二、避免诸多弊端的发生(1~2节)
三、彼此发挥所长(2~4节)
四、容许传道人花功夫在属灵的事上(4节)
五、使众信徒都有参与感(5节首句)
六、同心尊主为大(6节)
七、带下神的祝福(7节)
【化危机为转机】
一、仇敌在教会中制造危机:
1.因为人数增多(1节上)
2.因为有语言和文化的隔阂(1节中)
3.因为人多事繁,以致疏忽(1节下)
二、面对危机该有的表现:
1.不可置之不理――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2节上)
2.找出危机的原因――使徒承认自己不能包办一切(2节下)
3.适才适任――寻觅合适的人选(3节上)
4.放出权责――派他们管理(3节下)
5.更多仰望神――专心祈祷(4节上)
6.更多供应生命――专心传道(4节下)
三、危机处理得当,自必变成教会的转机:
1.大众都喜悅(5节上)
2.有恩赐者得到认定(5节下)
3.同工之间有交通与联合(6节)
4.带下神的祝福(7节)
【在教会中担任执事的条件】
一、『从你们中间』(3节上)――即『众门徒』(2节上)――曾受过属灵的训练
二、有好名声(3节中)――行事为人有好的见证
三、被圣灵充满(3节中)――属灵生命得的更丰盛
四、智慧充足(3节下)――有治理事务的才干
五、『大众…拣选了』(5节上)――为众人所公认
六、大有信心(5节中)――倚靠神
【司提反的榜样】
一、大有信心(5节中)
二、圣灵充满(5节中)
三、满得恩惠能力(8节上)
四、能行大奇事和神蹟(8节下)
五、以智慧和圣灵说话(10节)
六、在逼迫中仍安详自在,有天使般的面貌(15节)
是苦难越多,喜乐也越加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