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裡新生命 3 聖靈的管理

卷六 婚姻·家庭·工作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弗五18

我們再花一章來討論這節經文,是因為它在基督徒生活中極為重要。我們已經看過這節經文提醒我們基督徒生命的基本特質,那就是能力,熱心,喜樂。我們也看過,要活出這種生命惟一的方法是藉着聖靈的能力。

現在我們要更直接的來觀察這節經文。我們必須明白「被聖靈充滿」的真義,並且試着探討如何才能被聖靈充滿。

熟悉這節經文,以及熟悉一般福音教訓的人都知道,很不幸的,這節經文已成了許多爭論的焦點。原因多半是它被當成了一個口號,用來鼓勵人成聖。經文一旦變成了口號,就非常危險。通常這是指它從上下文中被抽離出來,而由解經的觀點看,這樣作已足使經文受到損害。所以我們必須謹記於心,試着擺脫口號和偏見,同時要摒棄那種過度主觀、不計一切去維護自己意見的態度。讓我們試着摒棄這些,直接從經文本身的背景和上下文來瞭解它。

首先我們從聖經中與此節經文類似用法的經文着手。這總是明智之舉。每一次我們碰到一處難懂的經文,首先當作的就是察考聖經其它地方有沒有類似的話。這樣作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有所發現。

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弄清楚,「被聖靈充滿」「受聖靈浸」是兩回事。很多困擾就是從這裡滋生出來的。被聖靈充滿與受聖靈印記不是同一件事,後者乃是受聖靈浸的同義詞。我這樣說的理由是,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第一章第十三節說到他們已經受了聖靈印記,「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然後他勉勵以弗所信徒,接下去要被聖靈充滿。因此被聖靈充滿與受聖靈印記不可能是同一件事。他在第四章第三十節裡又提醒他們這事,「不要叫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

把這些事分辨清楚是很重要的。受聖靈的浸,受聖靈印記,是一種確定而具體的經驗。它主要是涉及確據的問題,目的在給人得救的把握,那是一種非常明顯的經驗。那不是「憑信心領受」的經驗;一個人可以確定知道他受了聖靈的印記沒有。他不可能受了聖靈的浸而自己卻不知道。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得很明白,同一卷書其它幾章也有同樣的記述。這種聖靈的浸主要目的在賜我們能力和膽量,使我們得以為主作見證。這是受聖靈浸的立即果效,使徒行傳第二章即是一例。一個人有了這確據,和清楚的看見,直接對神有了立即的認識,他就能夠作見證。當然,這也是主耶穌給門徒的應許,「你們就必……作我的見證」(徒一8)。爭論和困惑的起因在於使徒行傳第二章,那裡記載的是使徒和其他人如何受聖靈的浸--那裡所用的詞是他們「被聖靈充滿」。於是有人遽下結論說,「我們讀到的是他們被聖靈充滿,此處第五章第十八節保羅又勉勵以弗所人要被聖靈充滿,說的是同一件事。」這是困惑的起源。

使徒行傳第二章描述的乃是「受聖靈的洗」。顯然受聖靈浸包括了被聖靈充滿,但還包括了其它更多的意義。我認為最主要的差別即在此。你不可能未被聖靈充滿而只受聖靈的浸,但是你卻可能被聖靈充滿卻尚未經歷聖靈的浸。受浸是一種明顯、具體、特殊的經歷;稍後我會提到,這節經文中所謂的被聖靈充滿則是一種持續的狀態,我們應該常常處在這樣的光景中,然後我們要集中在最重要的一點上--受聖靈印記和受聖靈浸是一種確定的經驗,而「被聖靈充滿」則是一種持續的光景。兩件事是不同的,有分別的。盼望稍後我們會逐漸明白其中的差異。

我們談到「充滿」一詞時,要將它與「浸」「印記」分開來,但是這個詞本身也有兩種不同的用法。有一種用法是:你讀到有些人被聖靈充滿,以從事神特別指定給他們的某項工作。例如舊約中的比撒列,他是一個手藝精湛的技工,神要用他來建造會幕。你讀出埃及記第三十一章第三節,神對摩西說,「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作各樣的工。」比撒列被神的靈充滿,好去從事一項特別的事工。這是一次特別的澆灌,目的是使他能夠完成某項任務。還有一些例子證明五旬節之前就有人被聖靈充滿。例如有關施洗約翰的預言,「他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路一15)。然後是施洗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聖經說到她「被聖靈充滿,高聲喊着說……」(路一41、42)。他的父親撒迦利亞也一樣,第六十七節說,「他父親撒迦利亞被聖靈充滿了,就預言……」

你注意觀察,每一個例子中,這些人都是為了能夠說出某一些事而被聖靈充滿。這種充滿有一定的目的。

新約中「被聖靈充滿」一詞的另一種說法見諸于使徒行傳第二章第四節,「他們就被聖靈充滿,按着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這句話非常特殊,因為有兩件事同時進行。那就是聖靈的浸加上聖靈充滿,於是這些人能夠用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這裡有一點非常有趣。使徒彼得和其他使徒以及他們的跟隨者在五旬節那天受了聖靈的浸。但是在使徒行傳第四章第八節裡我們又讀到,「彼得被聖靈充滿,對他們說……」這是另一次的充滿。這個在五旬節那天已經受聖靈浸,並被聖靈充滿的人,為了一個特殊的目的再次被聖靈充滿。使徒行傳第四章裡的特殊目的是,彼得和約翰因為在聖殿美門前醫治了一個癱子,而必須在官長面前受審,那時他們需要特別的能力為自己申辯。於是聖靈臨到彼得,充滿他,好使他帶著權柄和能力在審問他的官長面前說話。同一位彼得又一次被聖靈充滿。我講這些是為了指出,聖靈的浸與聖靈充滿是不同的。然而我們現在談到聖靈的充滿,主要還是在指聖靈賜人能力和才幹去完全一項特別指派的工作。

舉另一個例子來說,彼得和約翰受審之後,回到同伴中,他們一起回到教會,報告所發生的事,並且開始禱告。然後第四章第三十一節告訴我們,「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這也是同樣的情形。這些人已經受了浸,他們受浸的時候已被聖靈充滿,如今他們再度受到聖靈充滿。這是可以一再重複的。保羅一生中也有類似的例子。使徒行傳第九章記載他悔改和受聖靈浸的經過。但在第十三章裡,我們發現保羅在說話,第九節說,「保羅被聖靈充滿,定睛看他。」路加記載當時保羅是在對付一個行法術的人,那人企圖矇騙羅馬的官長。使徒保羅決心譴責他。聖經告訴我們,保羅被聖靈充滿,定睛望着那人。他被「充滿」的目的是為了對那人說話,並且嚴厲地責備他。

從這個角度看,顯然我們現在所討論的是一種清楚界定的經歷。這些人都意識到聖靈臨及他們的事實,他們領受了新的能力和權柄,他們清楚知道所發生的事。這種經歷描述了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我們可以意識到為了特定的目的,有能力從裡面出來。因此這種經歷是非常確定的、明顯的。

感謝神,這事並不只限定在新約裡。你如果閲讀歷代以來教會中那些傑出傳道人,特別是大復興時代的偉人之傳記,會發現這一類事反覆出現。一個人可能正在講道時,忽然意識到神的靈臨到他,佔有了他。他被帶領離開自己,得到光照和悟性,講道大有能力,許多奇妙的事相繼發生。這個人自己意識得到,他的聽眾也可以意識到。整個教會史上,這一類的例子比比皆是。

感謝神,這一類經歷也不只侷限在過去的時代。藉着神的恩典,這事今日仍然繼續發生。現今活着的人也知道這事,他們以此為極大的喜樂;這些人以誠實和敬虔事奉神,他們時時意識到這種經歷。這是「充滿」一詞的用法之一;這些不同的人被聖靈充滿,他們得到了非比尋常的能力。

現在問題來了--這是以弗所書第五章第十八節的意義嗎?我認為不是,我們不可因其表達方式的類似而被搞混了。那麼此處的「充滿」是什麼意思呢?我認為那是指一種狀態或光景。或許要明白這一點,最好的方法是回想一下路加福音第四章第一節有關主自己的描述。我們讀到,「耶穌被聖靈充滿……聖靈將他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這是有關主自己的陳述,他「被聖靈充滿」。同樣的,約翰福音第三章也說到,「神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在他一切的豐富中,總是有聖靈同在。

但請注意其它地方的記載。舉例來說,我們讀到使徒行傳裡的司提反。第六章說,他是被揀選出來管理教會事務的人之一,好叫使徒們能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我們讀到關於他的描述:「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他有聖靈充滿。這句話並不是說,他被聖靈充滿去作某一件事。不!他乃是因為已經被聖靈充滿,而被選出來去作工。再看另一處的記載,在使徒行傳第七章第五十五節,那裡說,「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

這節經文使我心中起了疑問,我不知道應該將它歸到我們目前正討論的這一類別中呢,或者把它歸到前面談到的那一項目中。事實上,它兩者都適宜。司提反不斷有聖靈充滿,但為了特殊的環境,為了他所面臨的危機,雖然他以前已有聖靈充滿,但他再一次「被聖靈充滿」。意思是,雖然他被聖靈充滿,聖靈還有進一步的顯現,要進一步賜能力,使他有特殊的力量,去面對逼迫和患難,並且憑信心大膽傳講神的話語。因此這節經文饒富興味。再來看看關於保羅的同伴巴拿巴的描述。我們在使徒行傳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節讀到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他和司提反一樣,都是被聖靈充滿的人。最後我要提到聖經對所有門徒的敘述:「門徒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徒十三52)。

你看見這區別嗎?在這些例子中(除了使徒行傳第七章第五十五節的特例),我們看到這些人並不是領受一種「能力」去從事特殊工作。聖經描述的是他們正常狀態和光景。這裡是描述他們道德和屬靈的狀態,強調的不是一個人的能力,乃是他如何生活。司提反被揀選,為什麼?因為他是一個「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這是人們對他的評語,所以當他們準備挑選執事時,他們說,這個人大有信心,有聖靈充滿。巴拿巴也為了同樣的理由被選出來。我們知道那一批門徒也是「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的人。

這兩種類別初看之下似乎相似,但又有明顯的區別。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將其區分開來呢?因為這樣我們就不會總是以為聖靈充滿一定是為了某項特殊的事工,好像隨時來,隨時去似的。我們仍是需要一直「被聖靈充滿」。因此我們也已提出另一點: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可以為了特殊的目的,突然又一次被充滿。我已經在司提反受審的例子中加以說明了。另外我也用了五旬節那天發生在門徒身上的事作例證。

從這幾處經文看,顯然我們這裡討論的以弗所書第五章第十八節是屬於第二類。這裡指的是一種狀態或光景。我想這是毫無疑問的。「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一個句子中動詞的時態是最重要的,此處的時態是現在式,是現在的、持續的。這節經文正確的翻譯應是,「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繼續被聖靈充滿」--不斷的被聖靈充滿。讓這種狀態繼續下去,成為一種持續的光景。這是現在繼續式。我這麼說,是因為這樣就表明了它不屬於第一類別的聖靈充滿,就是來了又去,可以一再發生,好像彼得、司提反,保羅那樣,他們在各種試煉和危險的環境中受到聖靈充滿。此處所說的聖靈充滿乃是指一種持續的光景,不會因時間而改變。換句話說,這節經文是要我們像司提反,巴拿巴,保羅和其他使徒,總是被聖靈充滿。

建立這種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只會引起混亂。許多人對此感到困惑,他們因對這方面的教導存錯誤的觀念,以致于決心坐在那裡等候聖靈。我們已經從新約的典型用法中明白其意義。但是從實際的運用上看,被聖靈充滿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有一個方法,就是提醒自己,聖靈是有位格的,是那「一位」。聖靈不僅僅是一種影響力。很多人談到聖靈充滿,似乎把他當作一種液體。他們談到「倒空器皿」,讓聖靈注入。這種觀點錯誤之處在於,它忘記了聖靈是一個「人」。他不是物質,不是液體,也不是像電那樣的能源。我們都很容易陷入這種錯誤裡。我們甚至會不知不覺用「它」來稱呼聖靈,忘了聖靈是三一真神中的第三位。由於我們忘記他是一個「人」,我們對「聖靈充滿」的認識就全盤錯誤了。但是,他既是有位格的,為什麼聖經還用「澆灌」一詞來形容他呢?這只是比喻的用法。聖經急切地要表達一種觀念--聖靈在我們身上的影響力是一種極大的力量。我們談到某人的影響力,但那不是一種物質,乃是這個人本身在產生影響力。聖經用不同的詞彙和表達方法,生動地把這個真理陳現在我們面前,好叫我們明白聖靈能力的多樣性。當這種影響力變得很強大時,它就「澆灌」「湧流」出來。我們不可以把這些例證照字面解釋,而用物質的角度來思想其意義。這種影響力是從一個「人」來的,就是聖靈自己。

那麼「充滿」又是什麼意思呢?我要引用泰義耳(Thayer)的希臘字典中對這字所下的定義。它這麼說:「完全佔有了人的心思,就是充滿。」這是普遍被採用的說法。任何事物若佔據我的心思,就可以說是充滿了我的心。所以我們常常談到被每件事物充滿。譬如某人突然有了新的嗜好,你會說,「哦,他滿腦子都充滿了這事,他一點也不談其它的事。」這就是了--他被這嗜好充滿了。我們也將此運用到人的方面。你發現某人總是談到另一個人,你說,「他真是被那人充滿了。」你指的是甲對乙的影響力,你說「乙完全被甲充滿了,滿腦子都是甲。」他總是言談之間提到甲,沒法子不談到甲。換句話說,這是我們論及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時所用的說法。

讓我們看看使徒保羅自己的類推法--「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一個人醉酒以後會怎麼樣?他就完全受酒精的影響。所以使徒實際上是說,「不要讓酒精影響你,乃要讓聖靈影響你。」這是他的本意。「被充滿」的意思是「受其影響」。一個灌滿酒的人是放蕩的,他「浸泡」在酒裡,是在酒精的影響之下。保羅說,不要被酒精影響,乃要受聖靈影響。

「受影響」的意思是,我們整個人--包括我們的心靈和意志--都受其它力量的控制。一個受酒精影響的人,他的心思,意志都受其控制。不要管藥劑學上的分析,這裡只是一個比喻。我們已看過,一個醉酒的人,並不是說他受了多大酒精的影響,最主要的是,酒精能將他裡面一些較高層次,比較好的影響力驅除。在實際運用上也一樣。這裡使徒用的類推法--正如一個人的心思意念會受酒精影響,同樣的,我們應該在心思意念上受聖靈的影響。一個受酒精影響的人不再能控制自己。保羅說,很好,讓聖靈來控制你。那就是被聖靈充滿的意思。這不是說,我必須試着倒空器皿,然後讓聖靈像液體一樣注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它忘記聖靈是一個「人」,是有位格的。保羅勉勵我們,要讓聖靈來管理、控制。正如你心裡被某一項事物或某一個人完全佔有,同樣的,你當讓聖靈充滿你,完全佔有你。

於是第二個問題來了;這怎麼可能呢?一個人如何被聖靈充滿呢?這是一件極重要的事。首先我們要注意,這是一個命令。「要被聖靈充滿。」顯然這不是一次經驗,因為這是一個命令,是現在持續式,而不是為應付某個危機而特有的經歷,所以我們不能將它當成一種「福分」去尋求。很多人到處參加聚會,尋求聖靈充滿,希望得到被聖靈充滿的「祝福」。有時聚會結束後他們被邀請到台前去「領受」聖靈充滿。當然,這樣作完全違反了保羅的這句勸勉,也與聖經的教導相牴觸。被聖靈充滿不是一次特殊的經歷,乃是一種我們應該恆久活出的光景。使徒保羅說,你應該總是這樣,他命令我們如此。所以我可以下結論說,這不是碰巧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次事件,卻是我們可以控制、決定的事。一個人可以決定或控制他是否要被聖靈充滿。所以使徒給我們這個命令、勉勵。我們不可再將其當作「一次經驗」而已。

讓我作進一步解說。五旬節那天發生在使徒身上的事是一次經驗,不但他們自己知道,其他人也知道。在哥尼流家裡,聖靈臨到眾人身上的事也是一次經驗,不但他們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當彼得和約翰離開耶路撒冷,下到撒馬利亞,按手為他們禱告時,發生在那些人身上的事也是一次經驗,他們和其他人都知道。同樣的,在使徒行傳第十九章一至六節裡記載的那些人,情形亦如此。受聖靈印記,和聖靈的浸都是一次確定的經驗。我們無法控制,那完全是主的行動,是他為我們作的。但此處我們所討論這節經文裡提到的事,卻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所以它才會以命令或勸勉的形式陳現在我們面前,「乃要被聖靈充滿。」換句話說,我們必須除去這裡被動的成分,你不能只是坐在那裡等候事情發生,是你自己的心思要決定是否願意被聖靈充滿。這樣說清楚嗎?我們沒有能力決定是否被更新,也無權決定是否受聖靈的印記,但是我們能夠決定是否被聖靈充滿。若將此與受聖靈浸相混淆,就是曲解了聖經。被聖經充滿不是我們需要等待,或祈求,或渴望得的經歷。事實上,我們若急切想被聖靈充滿,是有一些事情可作的。哪些事呢?

首先我從消極面着手。我若要被聖靈充滿,就必須不叫聖靈「擔憂」。這節經文在以弗所書第四章第三十節,「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這是什麼意思?指你和我若屈服于任何與聖靈相對立的事物,我們就不能在聖靈的管理之下。我若容許情慾轄制我,聖靈就不能控制我了。「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加五17)。我若要被聖靈充滿,受聖靈管理,就必須確定我的情慾,肉體,和邪惡的慾念不再轄制我,魔鬼也不控制我。我必須抵擋魔鬼,抵擋世界。這是很顯然的,我不可叫聖靈擔憂。我若活在罪中,他必然會擔憂;他若擔憂,就不能管理我。他必然會退去。不要忘了,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人」。所以我們必須謹慎,消極的說就是不要用任何方式使他擔憂。他曾被比喻作鴿子--溫柔而敏感。

同樣的,我們也不可「消滅」聖靈的感動。聖靈在我們裡面刺激、建議、產生念頭、提供意見。每一次我拒絶他的建議,每一次我說,「不!請稍等,我要先作這個,以後再……」我就是在消滅聖靈的感動;到了一個地步,我不再被他管理。這是出於自願的,是我可以控制的。如果我故意拒絶他,故意作他叫我不要作的事,那麼我就不是在聖靈的管理之下,也無法享受被聖靈管理的福氣。

再來到積極的一面,這也是最重要的。當然,消極的一面是一看即知的。你不能同時醉酒,而又被聖靈充滿;你也不能同時被罪,又被聖靈充滿,罪與聖靈彼此不能相容。「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麼相和呢」(林後六14-15)。這都是基本的道理。我們必須停止叫聖靈擔憂,停止消滅聖靈的感動,我們必須抵擋魔鬼,治死肉體,與我們裡面的罪和邪惡對抗。這是第一部份,但是屬於消極的領域。

積極的作法是什麼呢?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明白他在我們裡面。聖靈在每一個基督徒裡面,使徒對哥林多人說,「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林前六19)。這是第一件事;因為我們很容易忘記這一點,以致於我們未能被聖靈管理,未能被他充滿。

你可曾注意主耶穌怎麼說?他要離開門徒時,他們驚惶失色。他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不要擔憂,「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要「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見約翰福音第十四章)。我要差一位聖靈來,他將作我過去與你們同在時為你們所作的那些事。你們從前遭遇困難時就轉向我,你們向我提出問題,我總是在那裡回答你們。由於我說我將離開,你們就說,「那我們現在怎麼辦?」不要憂愁,我會差一位保惠師來,我將差另一個中保來,他總是與你們同在,住在你們裡面,隨時指引你們,帶領你們,供應你們的需要。被聖靈充滿的方法就是記住他在那裡。我們裡面住了一位恩慈的客人,他樂意幫助我們。我們必須刻意去記住這事。我們必須一再重複這段經文。一天開始之際,我們應該對自己說,「聖靈住在我裡面;他在我身子裡面;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聖靈住在其中。我必須記住這事實。」

讓我使用另一個例證。當家裡住有客人時,年幼孩童的父母怎麼作?孩子們多半是一大清早就醒了。作父母的怎麼對他們說?「安靜,別去打擾客人!」你提醒他們,家裡有客人,「小心阿!不要叫嚷,要安靜,記得誰住在這兒呀!」我們若要被聖靈管理,也當這樣--記住誰在這裡,他住在你裡面。若沒有這種認識,我們就不可能被他管理。我們必須回想這事,提醒自己這個事實,不斷這樣作。

更進一步說,我們必須渴慕他,渴望與他交通,與他聯合。你注意過聖經有多少次提到「聖靈的交通」嗎?「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神的慈愛,聖靈的交通(中文聖經作「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林後十三14)。我們必須記住這種交通,提醒自己,並且渴慕尋求。他若在我裡面,我不僅必須體認這事實,並且必須與他交通,聯合。我必須徵詢他的意見,體會他的同在,求他更多將自己顯明給我。這是一個人被聖靈充滿的方法。

此外,我也必須留意他一切的激勵。「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他如何作?乃是透過聖靈,「在你們心裡運行」。如果你突然感覺渴望讀神的話語,那是聖靈在你裡面工作。他在你心裡激勵你。順服他,照着去行。你若感覺神呼召你去禱告,就立刻去作。停下手中的工,不要延遲順服。是聖靈在召你,所以放下一切,作他要你作的。讓我們對他的感動保持敏感,這是一天一天更多被聖靈充滿的方法。我們越多順服他,他就越顯露他的心意,越多激勵我們。因此我們要謹慎,敏捷,順從他的每一個要求,激勵,和催促。

這一切都不斷在我們裡面發生。他會引導我們,帶領我們。他總是這樣作,他總是急於將主耶穌基督顯明給我們。讓他這樣作。我們是否都曾經消滅過聖靈的感動--包括他感動我們去聚會,讀經,禱告,或其它事?這些都是聖靈的催促,他引領、指導、管理、指示我們。讓他放手作事。這是保羅這句勉勵的意思。

你無法將這當作一種經驗來領受。如果我們能夠這樣作,豈不是便捷得多嗎?但神有他的方法。這是個人關係的問題;作為基督徒,我們必須負責任。我們若保持被動的狀態,他就不能為我們作什麼。被聖靈充滿並不是一個神蹟,突然臨到我們,而不需經過任何掙扎。掙扎是必然的!世界和肉體,以及魔鬼都在那裡,我們必須抵抗。我們必須積極地聆聽聖靈的聲音,花時間去注意他。

這一類的事沒有捷徑可走。你不可能領受一次「一手包辦」的經歷,什麼都包括在裡面了。不!那是異端的方法,不是新約的教訓。那是心理學的方法,是不合乎聖經的。

要聆聽聖靈的催促,聆聽神的話語,聆聽聖經。什麼是道?就是聖靈的道。他是聖經的作者。「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後一21)。聖經的話沒有一句是人憑私意說的,這不是人的話,乃是神的話。我們要讀它,研究它,默想它,明白它,花時間在上面。你是否把握每一個機會去明白神的話語?一星期一次聚會就夠了嗎?我們花多少工夫去聆聽別人講解聖經,以及自己私下研讀聖經,以更多明白神的話語?這是讓聖靈引導的方式。要明白他的話,聆聽,並且順服!順服神話語!當我們任何一個人將聖經的話付諸實行,讓神的話語管理我們的決定、行動、行為時,聖靈就得到些喜樂。

這是一些原則,我只是提綱挈領地提出了幾個被聖靈充滿主要方法。我們必須甘願順服,自動願意讓神的靈管理我們的整個生命,心思,意念,和意志。這會帶來什麼結果?使徒保羅繼續解釋,就是聖靈的果子會彰顯在我們裡面。他在何處管理,何處就有明顯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就是這些!它們是很明顯的。從下節(以弗所書第五章第十九節)開始,保羅講到我們如何在神的家中行事為人,如何彼此相處,丈夫與妻子,父母與兒女,主人與僕人應如何彼此相待。當一個人讓聖靈管理他的心思意念時,就必然帶出這樣的生命來。讓我們都被聖靈管理,請他住在心中,作我們「恩慈的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