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憂慮和焦急

卷七 揭穿魔鬼的詭計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魔鬼常常用來使人灰心的方法之一,就是引起憂慮和焦急。在這方面,個性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們已說過,魔鬼對我們的認識,比我們對自己的認識還多。他針對我們的個性安排特有的試探。有些基督徒天生就很容易憂慮,魔鬼知道這一點,所以特別沿著這條路線發動攻擊。他知道他們很好強,敏感,對自己要求特高,很難滿足於自己的成就。他知道他們是完美主義者,對於次好的東西絶不滿足,所以魔鬼就不時暗示他們未臻最高的理想境地,最後使他們落到一種光景,每一件事都變成了他們的問題和重擔。

聖經對這事說了很多。它不斷警告我們要防範「世上的思慮」。顯然它常常攪擾屬神的人,特別是上述那一類人。最典型的例子即是馬大。主耶穌轉向她,對她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煩擾」一詞的意思是「分心」「忙得昏頭轉向」,以致于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作什麼。這說明了我們正在討論的現象,一個人的心完全被世上的俗務佔據、充滿了。這些是非常正常的事,不但正當,而且一般說來,甚至是生活所必須的。這往往也是一些家庭主婦的問題,作母親的在家裡身負照顧丈夫、孩子的重任,魔鬼常常用各樣思慮,擔憂充滿他們的心思,以致于這些不但變成了極沉重的負擔,甚至窒礙了他們靈命的發展。雖然這個人是基督徒,但他的整個生活觀,生命的主要內容,都不再屬靈了,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這些問題和思慮上。

如果魔鬼能使我們的心思遠離神,遠離主耶穌基督,如果他能使我們不再去思想有關靈魂,有關我們的成長、發展這方面的事,他就再高興不過了。這是他對這一類人所施的伎倆。因此主耶穌自己不只一次注意到這事。例如祂所說撒種的比喻。我們面臨的危險不單單是魔鬼可能前來,一下子奪走我們所聽的道;有一種人,魔鬼專門會針對他們而帶來許多世上的瑣事和煩惱,因而將他們所得的道「擠住」了。

此外還有更嚴肅的警告。主耶穌在說完末世的預言之後,這樣作結論:「你們要謹慎!」你們要小心,必須留意魔鬼的詭計;「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累住你們的心。」或許你會說,「我們是基督徒,我們不必擔心會被貪食和醉酒所累住。」但主耶穌在「貪食,醉酒」之外,又添上了「今生的思慮」,又說,「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你們。因為那日子要這樣臨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二十一34—36)。保羅在我們正研討的這段以弗所書經文裡說的,其實就是重複主耶穌離世前,在十字架的陰影之下,對祂的門徒殷殷勸誡的那番話。我們應該格外留意,免得「今生的思慮」纏累我們,以致於我們在那日子臨到時措手不及。

我們如何對付魔鬼的詭計?我再說一次,首先我們必須察覺出魔鬼的蹤跡。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很容易注視問題,環境,情況,而未看出這一切後面的那隻手。得勝的整個秘訣即在於明白問題是在魔鬼身上,而不是在環境裡。我們必須知道,是魔鬼正在企圖把我們拖到屬靈的癱瘓光景裡。

下一個步驟是規律、告誡我們自己;這樣作有幾個原因。其中之一是,一個基督徒絶對不可激動。他不能陷入所謂「忘形」的境地。他絶不可失去控制。這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差別所在。基督徒的生活應該總是有節制的。如果一個基督徒動不動就失去自製,那麼我可以說,他即使是基督徒,也是一個非常軟弱的基督徒。所以我們必須節制自己說,「我為什麼如此忘形?難道我的信仰對我毫無影響嗎?」我必須激勵自己說,「我無權這樣!」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對自己說,「你又讓魔鬼絆倒你!你一直在看環境。你看不出來魔鬼正利用環境來佔據你的心思,好叫你陷入這種冷漠、麻木的光景中。」所以你要為你的失敗和愚昧責備自己。

下一步我已暗示過了,就是要明白自我規律的重要性,意思是我們應該總是存着一種先後次序的意識。這不是自動產生的,必須刻意去培養。我們若作不到這一點,就留給魔鬼可乘之機。基督徒應該總是衡量他在生活、世界上的整個地位,然後找出最優先的事,對每件事的次序都有分寸。我不確定這能不能算是界定基督徒生活最佳的定義之一。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差別在非基督徒的生活是由這個世界來決定、支配的,而基督徒卻是一個握有主動權、控制權的人。

這從保羅對自己的描述中可清楚看到,記載在提摩太后書第一章第十二節。他被下到監裡,似乎每一件事都在與他作對。他從提摩太和其他人那裡聽到一些令他失望的消息。如果有人有資格被擊倒,失去平衡和自製,那必然是使徒保羅了。但是他說,「然而我不以為恥。」他的意思是,「我沒有倒地不起,」「我沒有激動忘形,」「我沒有亂成一團,」「我沒有天旋地轉,」「我沒有失去我的平衡。」為什麼?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保羅是一個生命受到管理的人。他有節制,他對自己說話,他使每一件事之間保持着比例和次序。

讓我們再回到馬大的例子。主說,「馬大,你為許多事操勞,憂慮,分心。你在廚房和我之間來回穿梭,你剛聽我講一小段,又匆匆跑開,你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你簡直忙昏了頭,以致于失去了控制。可是馬利亞卻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馬大,這是在乎個人的選擇。」

像馬大那樣花心血去準備飯食並沒有什麼不妥。她想好好招待主,她覺得應該擺上最好的食物,所以她需要她的妹妹幫助她。可是馬利亞卻坐在那裡,傾聽主的話。她為什麼不幫忙?馬大不禁心懷不平。主耶穌告訴馬大,這涉及了優先次序的問題,在乎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把那件事放在最前面、最中心的地位,確定它有優先權。如果你把它放對了地方,其它的事自然也會井然有序。

我所舉的這些例子說明了我所謂的「比例」是什麼意思。但要作到這一點,你必須刻意朝着目標行,去取得那「上好的」部分。馬利亞作到了,馬大卻錯失了。主耶穌告訴馬大要規律、鍛鍊自己,這樣她也能選擇、獲得那「上好的」部分。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中心的位置。家庭,房子,小孩,丈夫,工作,生意,專業——這一切都是好的,也都很重要,但是卻不該佔據生活的最中心地位。我們最主要的角色不是作父親,母親,或其它;我們在神眼中乃是一個有靈魂的「人」。我看過一個教會墓園裡有一個墓誌銘這麼說:「這兒躺着的是某某;他出生為人,死時是一個雜貨商。」一個人絶不能以雜貨商的身份去世,他去世時仍是一個「人」。在神眼中,我們都是有靈的活人。

把這些事放在優先地位,這樣魔鬼就無機可乘了。套句使徒保羅的話:「應當一無掛慮」(腓四6—7)。不要憂慮任何事,不要因任何事而亂了手腳——這些其實無關緊要。保羅所謂的「一無」是包羅甚廣的。不管你的問題是什麼;不管情況多麼絶望,「一無掛慮。」卸下一切的憂慮,不要心煩氣燥,手足無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入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另一件與自我規律相關的事,就是對未來的恐懼;此處不僅指人天性的憂慮傾向,並且也包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豐富固然是好的,但它也可能變成一種重擔和問題。從某方面說,缺乏想象力的人是幸運的,雖然他可能在其它方面損失不小。但魔鬼有時會激動我們活潑的想象力去窺探未來。我們個人在這世上的前途是未知的,所以魔鬼就綜合了各種可能性來暗示我們。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會受那些苦呢?接着就是這一類的問題:「我是否能忍受得住?我的信心會站立得穩嗎?我夠堅強嗎?」提摩太是這類心態的典型代表。他天生容易害怕、憂慮,特別是對未來,他總是懷着恐懼。使徒保羅被下在監裡時,謡言四起,說他即將被處死;教會裡的人深感困惑、耽心。當時提摩太只是一個年輕人。接下去會發生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教會的前途如何?似乎每一件事都不對勁。因此提摩太膽望前途時,心中充滿畏懼和惶恐。他送達保羅一封信,問到為什麼神不立刻解救保羅,仍然讓他身繫囹圄?為什麼神容許這事發生?這些疑問齊湧上他的心頭,因為他望向前途時,就不自禁地任由他的想象力馳騁了。

在這方面’對付魔鬼詭計的方法差不多和前面提的一樣,只是我要特別提到一點;一味地揣測未來,只是徒然浪費時間而已,因為事實上你所耽心的事可能根本不會發生。有一句俗話說,「你抵達河邊以前,不要先過橋。」可是我們這些基督徒卻常常忘記這句勸告。為未來擔憂,只是徒然浪費你的精力和時間。更進一步說,你在耽心未來的同時,就已經未能盡職地發揮你現今的功用了。所以你要立刻責備自己,認識到這是出於魔鬼的試探。每一次試探臨到你,都當這樣作——激勵自己,對自己說話,提醒自己,責備自己;你若容許魔鬼用可能根本不會發生的事癱瘓你現今的功用,那是多愚不可及的啊!

此外也要告訴自己,你這樣擔憂是違反了主的命令:「不要為明天憂慮。」祂不是說,你不必預備,不必從事生活中必要的活動。祂指的是憂慮和耽心——你穿什麼?吃什麼?會有什麼事臨到你?祂說我們不可以為明天憂愁,不要像外邦人那樣。請留意祂在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所劃分的界限。世上的國度,外邦人,不信主的人,他們總是想到明天。他們只為今生今世活。他們只關心穿什麼,吃什麼,明天作什麼,會有什麼事臨到他們?主耶穌說,世界的國和外邦人是這樣,但祂的門徒卻不是如此。他們是天父的兒女,所以他們應該有完全不同的表現。讓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提醒自己,作為基督徒,我們有聖靈。你若沒有神的靈在你裡面,你就不可能作一個基督徒。「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八9)。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他似乎忘記了這真理,他太倚賴保羅,太耽心未來了。可是使徒說,「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7)。「謹守的心」是指操練,節制,規律。使徒說,提摩太不承認有聖靈在他裡面,他的舉動好像是尚未領受聖靈似的。基督徒不應該這樣。保羅在那卷書信稍後的部分又說,「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我們也應該對自己說同樣的話。

更進一步說,這種對未來的憂慮不單是因缺乏信心,更糟的是,那是出於不信。我們要正視這種憂慮,把它的來龍去脈標示出來。打敗魔鬼詭計的整個秘訣即在認清楚,是誰躲在這一切後面;然後對自己說,「我怎麼這樣愚昧!又聽魔鬼的話,中了他的計!」要譴責自己的不信。怎麼作呢?問你自己,你的天父呢?你似乎忘記祂了,忘了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說的話;「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參見太六25—34)。你為什麼憂慮?你若相信祂,若信祂是你的父,為什麼不相信祂知道你的需要?為何不提醒自己,「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麻雀……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憂慮未來根本上是出於不信,是應該受譴責的。你難道不信「萬事都互相効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嗎?你若相信這應許,為什麼還懼怕呢?你應該相信聖經的應許;你若不信,就犯了不信的罪,和外邦人沒什麼兩樣了。你沒有信靠天父:你不相信祂以永遠的愛愛你;你不知道祂對你的顧念遠遠超過你的想象,祂愛你到一個地步,甚至差祂的獨生子為你死。

要看清楚這種懼怕、耽心是不合理的,讓聖經的神聖邏輯保守你,轉過身對魔鬼說,「我不再為未來憂慮。神既然已藉着祂兒子為我成就了這一切,祂就不會、也不能撇棄我。」「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麼?」用這個邏輯來響應魔鬼,對他說,「我不憂慮未來;神在過去救了我,現今祂與我們同在,祂必將永遠與我同

現在讓我們來到另一件事上,這是從我們已經看過的兩點衍生出來的,就是有關「引領」的整個問題。同樣的,這也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事實上。這些問題都是很尋常的,魔鬼只是把它們用不同的方式陳現出來。在「引領」的問題上,我們也可以包括禱告蒙應允、靠信心得醫治。它們都屬於同一個類別。現今的人對於醫治、引領、禱告蒙應允的興趣非常高,這並不足為奇,因為現今世代的生活特別艱難,任何正直的基督徒都會急切地想作當作的事。有一種很流行的教訓說,「向神禱告,這就是你所當作的;神會詳細地告訴你怎麼作,你會接受到確切的指引。」如果你生病了,這教訓會說,「到主那兒求醫治!」

在這些事上,魔鬼用盡他的詭計想說服我們採取獃板的觀點,相信「這簡單得很」,根本沒問題。你只要到神那裡,就會蒙引領;你向神禱告,就會得到想要的回答。他們說,「信心的禱告」能保證你得到結果。至于醫治的事,他們的論點是,「神的旨意從來不願意祂的兒女生病。」「一個慈愛的父怎能讓祂的任何一個兒女生病呢?」「神的旨意總是要我們健康、安好。」所以你若生病,顯然只需求神醫治你,你就會得醫治。

這種教訓產生的結果是,當這些事未能照預期的發生時,就帶來了失望。你似乎無法得到引領,或者你以為已經領受了指示,卻發現一切都不對勁,於是你陷入困境,灰心失望。儘管你熱心虔誠地祈禱,卻未獲得所預期的醫治。這一切加上耽心自己是否作了錯誤的決定,足以使一個信徒沮喪不已。他開始轉向自己說,「我真的是基督徒嗎?我若是真基督徒,神一定會回答我的禱告。我到底是不是基督徒?我若是,就必然是缺少信心的基督徒。我一定有什麼毛病。我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裡,可是我一定在某一點上缺少信心。」於是魔鬼慫恿你相信他的謊言;他可能利用你的朋友使情況更惡化。

顯然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實際上,這是基督徒生活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我只提出幾個建議。首先,很明顯的,這整件事不像我們朋友要我們相信的那樣簡單。異端的主要特色之一即是把每一件事都弄得「十分簡單」「你只要這樣作,就會有某種結果發生。你只要到神面前,就能得指示;你向神禱告,就會得醫治;你求問神的旨意,祂就會讓你知道。就是這麼簡單!」可是很顯然的,事情並非那樣簡單!若是那麼簡單,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我們也不需要新約的教訓了。

其次,如果真那麼簡單,基督徒生活就會變得像機器一樣,非常獃板、自動,好像按一個鈕,就會看見某個標誌掉下來一樣。基督徒生活並非如此。除此之外,如果真的這樣簡單,基督徒生命就不會有任何長進。機器是沒有成長、發展的,可是有生命的地方,就必然有生長,發展。跟隨異端的人是不會有長進的。你二十年之後再看他們,會發現他們仍和剛開始時一模一樣——如果他們仍留在那裡面的話!絶對沒有任何成長,因為根本沒有成長的空間。所有的都在開始時發生了,就是這麼簡單!但在基督徒的信仰中,我們有「基督裡的嬰孩」「年輕人」「年長者」——這中間有生長、發展、進步。

第三,聖經對這件事有特別的教訓。使徒保羅並不是自動地就領受了指引。有一陣子,他對神的指示感到困惑。例如使徒行傳第十六章第六節,在那裡我們讀到:「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此外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有一段驚人的記載,論到使徒和他「肉體中的那根刺」。他三次切切求神挪去那剌,可是神並未挪去;他終於明白那根刺不挪去的原因。它存在於那兒,原是於他有益的——「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他從主得到了確據:「我的恩典夠你用的。」所以保羅實際上這麼說:「不論我肉體上的剌是什麼,都沒有關係,我仍然可以滿足地繼續走下去。讓每一件事物都用來榮耀你,稱頌你!」特羅非摩也曾疾病纏身許久。提摩太有胃病,保羅曾提醒他用一點酒。這些都是聖經記載的事實,神的眾聖徒也不斷告訴我們同樣的事。從聖經的教訓和教會歷史看,人的領受指示和引導向來都不是自動得來的。

有人說,「可是主耶穌有關信心的禱告這一類教訓又如何解釋呢?你不是自相矛盾嗎?」讓我們檢視這個問題。雅各第五章說,「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有人說,「這不是很簡單嗎?」我的回答是,如果真的像表面上這麼簡單,為什麼這種結果卻不常見呢?這是問題所在。有些人相信雅各所說的,也照着他書信上的話作了,可是生病的人並未得醫治。這使我們立刻看見我們對此段經文的解釋必然有了差錯。

但是讓我們留意一下馬可福音裡一段類似的經文。「耶穌回答說,你們當信服神。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十一22—24)。有時候這段經文被如此解釋:你若向神禱告,你也真心相信,就不要停留在祈求上;你甚至在還沒有跪下禱告之前,就該先獻上感謝。感謝神聽了你信心的禱告,為將要發生的事感謝。他們說,「這才是信心的禱告。」可是我們發現事實並不如此順遂。世界上有許多不喜樂的基督徒,他們全心全意相信這一類教訓,也照着遵行,可是他們所想要的並未發生,他們不禁感到困惑。原因是他們誤解了聖經。

「信心的禱告」是什麼?是什麼使一個人相信他一定會得到所求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答案似乎也很清楚。你永遠無法靠自己得到這種信心。你說你相信,這並不表示你真的相信。在這件事上你無法強迫自己,或說服自己。我認為「信心的禱告」總是從神來的,是聖靈啟動的。祂一旦賜下,就沒有疑惑,沒有遲疑。你不是勸自己說,「我真的相信!」你也無法說服自己相信。是聖靈使你確信不移。

使徒行傳記載了使徒憑信心醫病的兩個明顯事實。第一,他們並不預先宣告他們將要施行醫治。現代的神醫卻如此,他們宣稱:「星期三下午將有一場醫病聚會。」使徒們從不這樣作。我相信原因是,他們事先從不知道神是否會用他們的方式醫治人。他們並未擁有某種持久的能力,以致於他們只要到一個特定的時刻,按下按鈕就成了。這是你在那些所謂「神醫」身上看見的。彼得和約翰有一次在申初禱告的時刻上聖殿去,他們看見殿門口有一個瘸腿的人。那人指望從使徒們手中得周濟,可是「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彼得憑什麼那樣作?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說,他在那一刻,得到了一個特別的使命。命令來了,聖靈告訴他,「我打算透過你醫治這人。」彼得知道主的心意。

你可以在使徒行傳第十四章看到同樣的原則。當時保羅在路司得講道。有一個瘸腿的人被帶到他面前,保羅「定睛看他,見他有信心,可得痊癒」,就對他說話,醫治了他。使徒們從來不事先宣告將施行醫治,因為他們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其次,當他們決定醫治時,就絶對不會失敗。我指的是五旬節之後的使徒行傳之記錄,而不是指福音書裡的情形。他們從未在嘗試之後又失敗。現代的「神醫」常常失敗,是因為他們持有錯誤的教訓。他們沒有特別的命令、任務;他們以為能力存在於教會裡面,你只需去支取即可。你求取這能力,然後付諸實行。結果他們失敗的多,成功的少。這是因為他們誤解了聖經。

「信心的禱告」是聖靈所賜的禱告。你不能強求。你永遠無法確定是不是一定得着所求的。可是神有時候會藉着聖靈讓你知道。主耶穌才有這種把握,祂總是知道。祂和祂的父中間有完美的和諧;祂不斷作父的工。祂說,「我沒有一件事,是憑着自己作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着父所教訓我的。」我們也一樣。只有當我們到了一個地步,對聖靈非常敏感時,我們才能得着權柄,確據。我們必須先領受使命,這樣才不會失敗。但是如果我們只是想作實驗,企圖靠自己成就什麼,就會不斷失敗,遭致拒絶和不愉快。

總結說來,我們可以說,這些事不過是例外。神通常還是透過「方法」來引領、醫治。我們應該循着聖經,透過由聖靈的啟示和光照的心靈,透過聖靈所默示的良知和悟性,來尋求神的引領。這是神一般用來指引我們的方式。我們為此感謝神;祂透過這些方式給我們把握和確據。你讀聖經,吸收其中的教訓,再運用出來。如果你有困難,可以去請教別人——牧師,教師,或老練的基督徒。你把所有相關的因素聚集起來,或許神會透過環境,將牠的旨意向你啟明。此外,還有一種所謂心靈的壓力,壓在你心上揮之不去。有時你想驅除這壓力,卻無法如願。神有時侯會藉着這種心靈上的負擔給你某種指示,它盤旋在你心頭,趕也趕不走。這些是神指示祂兒女常用的方法。

所以在我看來,正常的程序是這樣的:不要在神面前聲稱要求什麼;不要向神強求醫治、指示。我們不能在神面前聲稱這些是我們當得的;相反的,我們應該謙卑地等侯神的賜予。現今流行的教訓是,當向神要求所當得的,結果往往替人帶來不少困惑。第二,把你自己和你的事交給神,每一件事都交給神——包括疾病,前途,指示,事無大小全交給祂。「藉着禱告……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告訴祂你渴望知道祂的旨意,並照着行。你若在這一點上無法誠實,就不如不求。先從自己開始,問自己說,「我是否能誠實的告訴神,我只想認識祂的旨意,遵行祂的旨意,不論祂的旨意如何——或是離鄉背井,或是留守家園;或是疾病,或是健康;或是結婚,或是單身?我是否能誠實的對神說,我最高的心願就是知道神的旨意,並且不論祂的旨意是什麼,我都願意照着行?」然後提醒自己,神是你的父。所以把這一切交給祂。一旦你交託給祂,就不要多作顧慮,或者坐立不安,反覆思想。你若這樣作,就不是信心的禱告。把事情交給神。坦白地告訴祂,讓祂處理。現在不要再東想西想,只要繼續作你當作的。作你的工,保持靈敏,眼睛睜大,隨時預備好接受神向你顯明的旨意。要保持警覺;不要憂慮。「應當一無掛慮。」要拒絶憂慮、愁煩。把一切交給神,繼續作你的工。

最後,不要違抗裡面的聲音。換句話說,你可能照着我上面所說的作了之後,發現似乎每一方面都顯示你應該作某件事,可是你裡面又有一種感覺叫你不要作。在這種情形下,不要輕舉妄動。總是要內外一致。如果不能一致,就不要行動。「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讀羅馬書第十四章最後一節。使徒保羅說,「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如果你裡面存有疑惑,即使你不明白,似乎也觸摸不到,但那感覺又很強烈,那麼就不要違抗它,不管你的理智怎麼說,不管其他人怎麼看,都不要忽略它。

我常常用以下這種方式作結論:一個尋求神旨意,並且有心在世上遵行神旨意的人就好像一輛將出站的火車。每一樣都預備好了,乘客已坐在位子上,引擎也已升火待發,可是火車卻未移動。為什麼?因為訊號尚未發出。即使萬事皆備,若出發的訊號未下來,火車也動不了。對我而言,最後的訊號就是裡面最深處的良知。絶對不要與它作對。不要違反你的良知,不要違反你裡面的感覺。可是,如果你的良知與其它信號一致,就可以放手去作。有人說,「可是我有什麼保證,知道自己作得對呢?你這樣說,真會搖動了我的自信心!」我的回答是,只要你作到我前面所說的,不論環境如何,你都不會受虧損,因為你作了神兒女所當作的。神知道,祂曉得你的動機,祂不會懲罰你。為了你的好處,祂可能阻止你得到你所想要的,但是過了一陣子以後,你會為他的決定而感謝祂。可是如果你依照聖經的話,照着良知的指引,並且根據上面提出的原則行動,你就克盡其職了,我可以毫無猶豫地說,神對你也不會再有更多的要求了。你已經順服了祂的旨意,不論這旨意是什麼,任何人若如此行,也必然會蒙神祝福。

我們應當留心防範異端裡普遍存在的這些狡猾的教訓,以及其它可能削減神在祂與祂兒女關係上的主權,或者妨礙我們在恩典中長大、進步,而使我變得像機器一樣。毫無生氣的那些方法。讓我們「作大丈夫」(林前十六13),使用神賜給我們的方法。如果神的旨意要用非常特殊的方式來成就某一件事,那麼祂一定會指示得很清楚、明白,使你有十足的把握。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神要行一件神蹟或非常神奇的事,祂會賜給你所需要的權柄和把握,正如祂當年賜給眾使徒一樣。但願神讓我們明白有關「魔鬼的詭計」的真理,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穿上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之必要,以及「靠着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