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生理、心理、靈性

卷七 揭穿魔鬼的詭計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我們越探討魔鬼的詭計,就越看清楚魔鬼是神最大的仇敵,他有一個基本的法子敵對神。神自己總是根據基本的計划行事,這在祂的創造大工中可以明顯看到。當然在實際運用上,可能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但所依據的藍圖是同樣的。魔鬼的詭計也是如此。他實踐計劃的方式可能千變萬化,以致于有時候你根本察覺不出來,可是你若用心觀察,總是可以找出蛛絲馬跡。因此我們最好把焦點集中在這個基本的計划上。

現在我們來思考魔鬼如何用詭計在人生理、心理、和屬靈的領域裡製造混亂。有人說,「這與我有何相干?」答案是,這可能是我們所能探討的最實際的題目之一了。魔鬼最喜歡在這個範疇裡行動、破壞。人是很奇怪的受造物,是由身體,靈,與魂組合而成的;三者之間緊密相連,彼此互相影響。我們生活中許多問題的產生,都是因為我們未能明白這三個領域的功用和界限。當然,魔鬼更不會放過這個大好良機,他頻頻攻佔這一條戰線。不要忘了,我們的討論是針對基督徒的。「穿上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乃是針對他們而說的。

我們很難嚴格劃定這三個領域的界限。或者換種方式說,我們很難界定它們彼此之間的分野。由於這個題目廣為人所忽略,所以有關的好書相當少,只能從羅馬天主教和清教徒的作品中尋得。羅馬天主教針對這個主題發展了一套有系統的教訓,他們稱之為「敬虔生活守則」。至于清教徒,大約三百多年前他們在這件事上可算得上是專家。你若讀他們那些卓越的作品,會發現他們非常關心解決基督徒生活上的問題和難處。他們不僅能與羅馬天主教的作者並駕齊驅,甚至還勝一籌,因為他們比較台乎聖經。我指的不僅是諸如歐文(JohnOwen)一類的大神學家,並且也包括本仁約翰,他的「豐盛恩典」(Grace Abounding),「天路歷程」「聖戰」,都在探討這件事。本仁從他自己的經歷,和他所知別人的經歷中體會到,魔鬼的詭計一直不斷在信徒身上顯露,所以他雖然曾在貝德福(Bedford)身繫牢獄十二年,他卻善用獄中的時間寫下那些偉大的作品,以寓言的方式幫助基督徒去實踐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裡勉勵他們的那些事。本仁的作品精闢地分析了魔鬼的詭計。

有趣的是,大約從十九世紀末葉起,這件事就逐漸被人忽略了。理由是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大部分,清教徒的作品在基督徒中間廣為流通。它們一再重印,廣泛被人閲讀,所以沒有必要產生新作品。但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這一類作品被視為「文學」,不再廣為人閲讀了。有關傳福音,成聖,和整個基督徒生活的一些較輕鬆、膚淺的觀念開始盛行。這種觀念甚至看不見問題本身,結果我們基督徒經歷中最重要、最中心的一面就悄悄地被基督教作品摒除了。這是值得重視的事實。換句話說,今日教會(包括福音派教會)的光景如此,大半是因為人們忽視了「魔鬼的詭計」。一種有關成聖的「公開療法」式的教訓開始得勢,那其實是不合乎聖經的,因為它根本未認識到基督徒生活的本質,以及仇敵的勢力和狡猾。魔鬼的詭計使得傳道人和牧師的工作變得絶對不可或缺,可惜很少人記得這一點。以致于許多個人受到魔鬼傷害。

常常有基督徒來找我,傾訴他們所遭遇的難處。他們因為中了魔鬼的詭計而陷于困難中,於是他們就去找一些基督徒領袖。可是不但情形沒好轉,反而變得更糟。因為那些領袖只是告訴他們要振作起來,不要輕易灰心放棄。換句話說,那些領袖對於魔鬼的詭計一無所知。事實上,許多基督徒對於身、心、靈交界的那個領域毫無概念。他們不但無法幫助別人,而且常常還幫倒忙。我發現這些領袖往往用純粹屬靈的方式來對付那些顯然是生理或心理上的問題。如果你這樣作,不但於事無補,而且使問題更惡化。因此,我們需要正視這件詭譎,複雜,而且包含甚廣的事。

首先我們來看錯把生理或心理的問題當成屬靈問題的事實。有些基督徒陷于極大的麻煩是因為他們誤把一種純粹生理的狀況當成屬靈的光景。請記住,我們是靈、魂、體的組合。基督徒可能因為感染某種細菌而患病,但他自己並未察覺。他只是覺得有點不對勁,全身懶洋洋的,讀起聖經也不像往日那樣津津有味,也不想禱告,他陷于完全的沮喪中。他不瞭解自己,這時魔鬼就進前來暗示他說,這是因為他的靈命退步了,甚至對他提出質問:「說不定你從來沒有屬靈過呢!」結果這人開始坐立不安,憂愁懊惱。他不能像以前那樣集中心力,他感覺再也不能像往日那樣活躍。魔鬼建議說,「或許這是因為神不喜悅你,所以用這些方法刑罰你。」最後他發現自己陷于愁雲慘霧中。或許這裡用一個例子可以幫助我們明白。

我記得有一次,大概是二十五年前,曾收到一位女士的信,要求我幫助她,並且傾聽她的故事。她說她經歷過我所描述的這種景況——倦怠無生氣,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整天懶洋洋的一事無成。她靈裡極沮喪,覺得問題很嚴重。她聽說有一位知名的傳道人,自稱是心理與靈命方面的專家,於是她就寫信給那位傳道人;他也回了信,並且持續數月之久藉着信件來幫助她。可是那位女士的情形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每下愈況。我看到她的時候,一眼即認出她患了惡性貧血。這病使她喪失精力和注意力。一個人若患了惡性貧血,絶對不可能感覺精力充沛,樂觀明朗。如果你企圖幫助一個患這病而沒有受到適當醫療照顧的基督徒,你只是告訴她要振作起來,去想一些美麗、積極的事物,那麼你不但沒幫上她,反而害了她,因為你使問題更加惡化。她所需要的乃是針對惡性貧血下藥。只要她的身體康復了,其它方面自然也會恢復正常。這是一個例子,說明人們常常混淆生理和靈命的問題,而把明明是身體上的問題當作屬靈的問題。這種混淆後面潛伏着無知,而魔鬼最喜歡趁此機會發動攻擊。

有時工作過度或過份疲倦也會產生這種混淆。我常常看到這一類的例子。人們在他的事業、生意上工作過度時,往往他自己不會察覺,可是作為基督徒,他會覺得應該積極參與教會事工。因此他下了班後可能還花數小時參加聚會。等他拖着精疲力竭的身體回到家,可能又有一些從辦公室帶回來的公事待辦。可能這種型態的生活持續了數月甚至數年之久以後,他才開始感覺到,他似乎不像以前那樣喜愛讀聖經了,他也不像以前那樣常常禱告:他不能好好的思想,似乎什麼事都無法吸引他;這時候魔鬼開始趁虛而入,在他的屬靈層面上展開攻擊。這個人的第一個反應是,他應該參與更多的教會事工。他下決心要證明自己在靈命上沒有退步,所以他又添重了自己的擔子。常常有這一類人來找我,要我幫助他們解決屬靈的問題,他們一一道出靈裡的枯幹,焦慮,可是我的反應可能很物質化、俗世化,我只是告訴他們去度幾天假,好好休息一下,等回來之後只需運用一般常識,看清楚人的體力是有限的,人的神經系統不可能長期綳得緊緊的,也不能長期忍受壓力。這種情形純粹屬於生理方面,可是魔鬼卻把它弄成屬靈方面的問題,以致于使人靈魂焦慮不安。這裡惟一涉及的屬靈因素是,這個人未明白,他有一個身體,他應該尊重它,不可虐待它。

同樣的原則也可運用在年紀老邁的事實上。很多基督徒在上了年紀,各種功能自然衰退之後開始陷入困境。他們說,「我和以前不一樣了。我似乎失去了什麼,我在退步!」這可能是靈命上的退步,但我認為有的時候可能純粹是生理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免得我們互相譴責,由於無知而互相傷害。作為基督徒,我們必須知道自己仍活在這個身體中,必須一路帶著這身軀,因此靈、魂、體相互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而且重要的。

我們常犯的第二種錯誤是誤把心理方面的問題當作靈裡的問題。所謂「心理」包括了性情和天生的脾氣。人的個性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神造我們時也未存心要我們都是一個樣子。可是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他們誤以為一旦你成了基督徒,就得和別的基督徒一模一樣。這是魔鬼施詭計的沃土。我再重述一次,我們必須明白,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這是神造我們的方式。第二,我們必須知道,我們悔改相信、重生之後,我們的脾氣和性情還是照舊。一個人信主之後,他天然的個性仍維持原狀。你也許會想到保羅的話,「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你若以為他的意思是指每個基督徒都變得和別的基督徒一樣,你就錯了。我們個性和脾氣中一些基本的要素並不會因相信主、重生而改變。「新造的人」是指新的氣質,新的悟性,新的認知能力,但在心理方面,這個人基本上還是原來的樣子。

某些人生下來,他的性情、脾氣就屬於抑鬱的一類;有些人比較活潑開朗,有些人比較冷靜沉着。有些人精力十足,有些人行動遲緩。你碰到各式各樣人的時候,要記住這種差別。這是一個簡單的事實;某些人生下來就具有憂鬱的氣質。最近我在考普(William Cowper)的書信中讀到一段很有趣的敘述,說到他的一位朋友布耶(William Bull)牧師。他們兩人住得很近,而且一見如故,很快就成為好朋友。他們相識後不久,考普寫給另一位友人的信中說,布耶牧師是一個想象力極豐富的人,當他的想象力開始自由馳騁時,他的談話就變得極睿智,鋭利,有趣,充滿興味。可是另一方面,他似乎又有「一種細微的抑鬱氣質,這與前面的特徵似乎並不協調」。考普繼續對此作哲學式的分析,他說,「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有兩面——黑暗與光明。」他接着作出評論:「一個均衡地揉合了抑鬱和活潑兩種品質的心靈,是所有心靈中最美好的。」對我而言,這句話非常重要,且含義深刻。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有黑暗、光明兩面,而照考普所說,最佳的一種型態是一個人能平衡地兼具抑鬱和活潑兩種氣質。不是單單沉鬱,也不是單單活潑,乃是兼有二者。布耶牧師兩者各有一些,你若讀他的傳記,會發現他抑鬱的一面不時冒出來控制全局。可憐的布耶牧師有時真被自己靈魂的光景弄糊塗了。他不知道自己的真相。考普雖然能看清他朋友的景況,但是稍後我還會指出,他對自己的情形卻是當局者迷。因此他們兩人都曾受到魔鬼猛烈的攻擊而陷入困境。布耶不知道他的性情之真相,因此有時他會誤把純粹屬於個性的事歸入靈性的範圍裡。

我可以毫不猶豫地指稱,這也可能是使徒保羅所面臨最大的問題,因為他也符合考普所描述的那種最佳典型——兼具不同的氣質。我們在他裡面也看見熱忱,活潑,辯才無礙,以及他如何受這些特質影響!但是他在哥林多後書第七章和十二章裡清楚指出,他常常受到沮喪的試探。「外有爭戰,內有懼怕。」他是一個敏感的人,一個容易緊張的人,一個會失望沮喪的人。他受到哥林多人的傷害——他多麼渴望得着他們的愛,卻常常事與願違;當他得不到時,就不禁灰心失望。

從前他作為大數的掃羅時是如此,如今他成了基督的使徒,他的性情仍然未變。作為迫害教會的一份子,掃羅比誰都積極、暴戾;他在迦瑪列門下受教時,也是頭角崢嶸的子弟。他告訴我們,為了徹底執行律法,他壓制他所有的同伴;他大發熱心地迫害教會。即使他變為使徒之後,同樣的性格還是會不時冒出來。他不是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傳道人。他仍然帶著強烈的感情講道。他告訴我們,他有時會流淚,有時內心恐懼,甚至被擊倒。一個人的性情如何就是如何;他從前迫害教會時的熱誠和他後來傳福音的熱心齊鼓相當。人的性情不容易改變。可是我們很難記住這事實。有時為了某種原因——或許是身體方面的問題,或許因工作過度——我們性情中活潑的一面減退了,憂鬱的一面企圖控制全局,我們就以為自己陷入了可悲的屬靈光景中。

要解決這問題,首先我們必須認清事實。我們必須對自己有所認識,因為如果你不認識自己,魔鬼很快就會沿著這條路線試探你,把你拖到麻煩中。你必須知道自己的性情,自己是那一類的人。你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就要常常謹慎。你得瞭解這些區別的存在,知道魔鬼總是想在這方面攻擊你。最重要的——至少我個人認為這是首要的原則——你必須明白,雖然你一直有同樣的性格和脾氣,可是作為一個基督徒,你不能受它們的轄制和傷害。

一個天然的人是受其性格轄制的,他也是自己性格的受害者。這也是為什麼其他人常常覺得很難與這種人相處。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他可能大發雷霆之後,下一分鐘就雨過天晴,忘得一乾二淨,卻不知道自己的壞脾氣已經造成的傷害。至于基督徒,他的性格不容易改變,可是他能、也應該控制他的脾氣。他知道自己性格上的特質,就小心提防。他不允許魔鬼偷偷溜進來,暗示他說他的一切問題都是屬靈方面的。所以你不要成為自己性格的受害者,必須小心防範魔鬼在這一點上的攻擊。

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到,有時候問題不僅僅是性格方面的,也可能演變成實際的心理疾病。考普或許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不時受到抑鬱症的侵襲,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的情形。我們從他寫的詩歌中讀到:「我初度遇見主時所蒙的福氣那裡去了?」他以為他的問題是屬靈方面的。他的靈魂憂愁,不時感覺神遺棄了他。其實這完全是他心理上的疾病引起的。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三百多年前美國一位偉大的清教徒Thomas Shepard就毫無疑問地是患了同樣的病。他並不知情,以致於他常常為自己的屬靈光景自責,甚至用鞭子抽打自己,而很明顯的,他是受了抑鬱症的困擾。當時受其苦害的人確實需要從對這事有所瞭解的醫生處得到特別的幫助,因為他們的問題可能只是醫療方面的。我不打算對此多作解釋,我只是要指出,我們需要划出分界線,認出其中的差別;當你的屬靈光景可以用生理或心理的理由解釋清楚時,千萬不要讓魔鬼來給你提建議,使你困擾憂愁。

可是另一方面,正如有些人陷入麻煩是因為他們錯把生理或心理的問題當成屬靈的問題,另外有些人則正好相反,誤把屬靈的問題當作是生理方面的。不幸的是,這種情形在基督徒圈子中正日益普遍。這一類人有一種傾向,就是用心理學或生理學的詞彙,來消除一切屬靈上的問題。過去幾十年中,心理學家和精神科專家在福音派的人當中具有很重的份量。很多基督教刊物刊載這一類文章,也有許多人的思想被導向這一方面。

讓我舉個例子說明。十多年前一個主日的晚上,聚會完以後一位年輕人來見我,他看起來神色很沮喪。他說,「我不知道你是否能幫助我。你可不可以介紹給我一個基督徒的心理專家?」我問他,「你為什麼需要心理專家呢?」於是他就告訴了我他的故事。他在英國西部一個地方作麵包師傅。有一次他們鎮上辦了一個連續十天的佈道大會,這位年輕人因為有一副好嗓子,而被邀請擔任大會的獨唱歌手。佈道會結束之後,那位傳道人轉向他說,「你有沒有想過出來作全時間的傳道人?你知道,你很有恩賜啊!」他回答說,「可是我只會唱歌,不會講道!」那位佈道家說,「你只需要接受一點訓練就夠了。你的聲音這麼好,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佈道家。」他又告訴這年輕人,他可以去一所為了培養佈道家而新近成立的學院受訓。在這位佈道家一再鼓勵下,這年輕人終於去該學院就讀了。他告訴我,「從第一個禮拜開始,我就知道自己辦不到。我聽不懂老師授的課,也從未學過如何記筆記。我小時候很早就輟學了,我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塊讀書料子。」但是,他又感覺自己不該輕易放棄,只好勉為其難地撐下去。到了第二個禮拜,他已經很確定知道自己的選擇錯誤了,他永遠不可能通過考試成為佈道家的。所以他去見校長,告訴他實情,並且要求退學,回到他的老本行去。校長回答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需要去看一位心理學家。」於是這年輕人來找我,想請我為他推薦一位基督徒的心理學家。我對他的回答是,「親愛的朋友,你根本不需要看心理專家。你以前在那所學院讀書時或許有此需要,但是現在你出來了,成為你自己了,就無此必要了。你回去繼續作麵包師傅吧!你仍然可以像從前一樣繼續為主作見證。」那位校長以為,這年輕人不夠平衡,不夠穩定,變幻無常。他未明白從一開始,這個年輕人所得到的建議就不正確。他根本沒有心理問題,那只是純粹屬靈上,其實可以說是常識上的判斷問題。這位年輕人根本不該從他的烘焙工作中被移出來。那是他的工作,他專長的領域。他可以繼續作一個基督徒的麵包師傅。這年輕人接受了我的建議回家了,他一切的煩惱立刻一掃而空。

這並不是很罕見的例子。常有人來說,「我需要看心理醫生,你能不能推薦一位給我?」然而,一般說來大部分問題都是屬於純粹屬靈見識方面的。

有時候問題出在那個受困擾的人根本不是一個基督徒。他們以為自己已經信主了,因為他們「決志」過,別人告訴他們說,他們已經是基督徒了。可是不久之後他們就身陷困境,你跟他們談不上幾句話,就會發現他們並未真正成為基督徒。他們當初或許是在別人的慫恿下作決志,不然就是誤以為某種感情化的經歷就是相信悔改了。可是四周那些用心良苦、一心想幫助他們的人把他們當成基督徒看待,一再對他們講述成聖的道理,其實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稱義的道理。如果一個人最大的需要是明白稱義之道時,你卻只對他大談成聖之道,那麼你就會使他的困境更惡化,使他全然困惑。在講成聖的道理之前,先要確定你的對象是真正的基督徒。他們一定得先有根基,因為若沒有根基,你就無法在上面建造。

此外,你也會常常發現,即使這些人是基督徒,他們真正的麻煩出在他們對真理一知半解。他們有了一些經驗,可是由於所受的教導有限,他們一直停留在嬰兒階段。由於缺乏知識和指引,他們難免會遇到麻煩。他們需要喂養,所以不要把他們送到心理學家那裡去;教導他們聖經的教訓,你會發現原先你以為的那個重大心理問題,突然之間消失了。將稱義之路,救恩的計劃介紹給他們,他們明白了聖經的教訓之後,就能得到完全的釋放。他們就能從原先主觀、不健全的狀態——總是在研究、分析——下出來;他們所需要的只是對真理的領悟。

有時問題完全出在缺乏自我紀律上。有些基督徒來看我說,「我需要看心理醫生,能不能介紹一個基督徒給我?」我說,「你怎麼啦?」他們說,「就是我的脾氣嘛!我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事實上魔鬼對他們說,「你的問題是心理方面的,你必須去看心理專家,接受治療。」而事實上他們的問題可能純粹是屬靈方面的。(請記住,我現在指的都是基督徒。)每逢有人這樣問我,我的回答總是,「不!我不會推薦任何基督徒心理醫生給你。」他們會說,「既然這樣,那你要我怎麼辦呢?」我說,「控制你的脾氣呀!」他們說,「太難了!」我回答說,「當然很難,我們有誰不需要處理困難的景況?你只是想藉着宣稱「我有心理上的問題,我不只是脾氣壞而已,我一定得去看心理醫生」就解決難題嗎?你若這樣作,魔鬼就會暗中竊笑,因為你誤把一個純粹屬靈上的問題當成了心理問題。親愛的朋友,作為基督徒,你沒有權利發脾氣。新約使徒書信中告訴你不可如此。要控制你自己,『不可含怒到日落。』又要控制你的舌頭。新約多麼合乎實際!你不需要急急找心理醫生或牧師,或最流行的方法;只需好好去讀新約、操練、控制你自己。」

人們也為其它的罪來找我介紹心理醫生。他們說,「我一定是心理方面的問題。我總是在某一種罪上跌倒。這方面的試探真使我畏懼。你想我需要心理學上的幫助嗎?」我回答說,「聖經告訴你,你需要的是憑信心好好打一場屬靈的爭戰。」現今這種企圖用心理學來解釋屬靈問題的趨勢正方興未艾。

另外一種趨勢是,替罪找各種藉口。吳方登(WOIfenden)有關同性戀的報告即是一例。人們告訴我們,道德的墮落只是心理方面的問題,你必須從這角度出發。此外還有現今所謂的「責任疏忽」。每一件事都可以從「一時疏忽」或心理狀況的角度來解釋。可是罪和不順服並不能用這些解釋掉。這是非常可怕、危險的。

最後,請留意另一種危險,就是不把真理運用在你生活的每一種景況中。我記得有一位女士來見我,因為她對於閃電打雷存特別的恐懼。她被此困擾了二十三年之久,而且情形越來越嚴重,到一個地步,她甚至不敢出門去教會,因為怕萬一遇到雷電,她會昏厥在教會裡,以致丟人現眼。她為此去接受了心理治療,聽了各式各樣的建議,她自己也禱告了許多年,求神救她脫離這種恐懼。我個人認為,這位女士只需作一件事,就是明白自己是神的兒女。她何必獨獨擔心自己在雷電中喪命呢?如果她被雷電擊中,難道她就不再是神的兒女了嗎?我告訴她,不要把心思放在閃電打雷上,只要想神是她的父,神既顧念他的兒女,她若再一味耽心憂慮就不榮耀神了。她所當尋求的不是脫離這種特別的恐懼,而是作一個好基督徒,一個高貴的門徒,在每一方面都與神兒女的名分相稱。她必須停止從心理方面思想,而且該從屬靈的角度出發去思想。

有些基督徒畏懼幽閉,有些人恐懼大的空間,有些怕暴風雨,冰雹或其它東西。魔鬼會企圖使你認為,這只是純粹心理方面的問題,你需要的是心理治療。「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並且說,「我是神的兒女,不論發生什麼事,我都安穩在祂手中,神絶不允許任何傷害臨到我。祂說過,『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絶不可向這些恐懼低頭。我也不尋求別的幫助。我信靠永活的神,就是主耶穌基督的父。」你必須運用信心,必須面對這事,看出這些恐懼是從魔鬼來的,並且抵擋他,憑信心堅立,把這真理運用在你每一種需要上。

聖經有兩個突出的例子可以說明我的論點。第一個是以斯拉記。以斯拉和他的同胞正打算從被擄之地巴比倫返回耶路撒冷,那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他們想要向亞達薛西王求取保護,但是以斯拉說,「我求王撥步兵馬兵,幫助我們抵擋路上的仇敵,本以為羞恥,因我曾對王說,我們神施恩的手,必幫助一切尋求祂的」(拉八22)。以斯拉實際上是說,「我們不可回頭求助,我們的景況確實險象環生,可是我們若求王派馬、兵保護我們,就是侮辱了神。我們已告訴了王,神會保護祂的子民;因此我們必須倚靠從神來的幫助。」以斯拉記又說,「所以我們禁食祈求我們的神,祂就應允了我們。」

尼希米的例子也類似。當時情況很緊急,仇敵人多勢眾,而且來勢洶洶。一個假朋友來對尼希米說,「我們不如在神的殿裡會面,將殿門關鎖。」尼希米的回答足以垂之千古,他說,「像我這樣的人,豈要逃跑呢?像我這樣的人,豈能進入殿裡保全生命呢?我不進去」(尼六11)。那是一個完整的回答——「像我這樣的人,豈要逃跑呢?」我是一個屬神的人,是神的兒女!我豈能逃入殿中以保全生命呢?不!我情願戰死沙場,好叫神藉着我得榮耀。像我這樣的人絶對不能逃跑,這是不可思議的。同樣的,當你遭遇仇敵的攻擊,不論是用何種方式發動的攻擊,你都當從相同的路線來思想。不要立刻逃向心理醫生!你是一個基督徒,神就能對付你的問題。不要用心理或生理的詞彙來解釋屬靈的問題。這兩種極端都是不對的。魔鬼會從各種縫隙發動攻擊。明白有關你自己的真理,並且「穿上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一」。這是基督徒的教訓。不論你遭遇什麼,要以基督徒的身份起身應戰,要像大丈夫那樣站穩了,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對你自己說,「像我這樣的人,」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你不需要逃向魔鬼用心計提供你的任何生路。我再說一次,感謝神,我們可以「靠着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感謝神賜下話語,悟性,指示,和知識。要把握這些,運用出來,在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裡實踐出來,這樣魔鬼的詭計對你就一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