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基督徒如何及為何要穿上新人

卷五 光明與黑暗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所以你們要棄絶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

(弗四25)

我們現在來到以弗所書新的一段,從某方面看這是一段輔助性的經文。你應該還記得,整卷以弗所書可以約略分成兩大部分:解釋教義,和此處開始的運用教義。但使徒沒有走太遠,他很快又回過頭來,討論這個有關教會本質的偉大而基本的教義。他原先討論到第四章第十六節,然後從第十七節開始了他實用的部分:“所以我說,且在主裡確實的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在那裡我們看見,他必須仔細描述外邦人所過的生活,這樣他才能對他們說:你們若學了基督,明白了他的真理,就不可能繼續過那種生活。他說:既然如此,我要勉勵你們,“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說了這一番話之後,他就用“所以”作下一段的開頭。他開始介紹整個教訓真正實踐的部分。這裡有一個概括的原則,就是我們要脫下舊人,穿上新人。但使徒不能泛泛地提出這一點,他覺得有必要將其細節運用出來,並且提出相關的問題,特別是言行舉止方面的問題。這正是他在第二十五節中所作的;我們會發現他一直繼續這樣作,直到全書末了。但正如我前面提過的,他仍然不斷穿插進教義的部分,現在我要討論他這樣作的原因。

他的論述是這樣的:你們不再是從前的人,你們已經脫胎換骨了,所以要脫下一切代表從前的東西,穿上一切符合你在基督耶穌裡新身分的東西。現在他要他們明白這是如何達成的。我們討論這一段相當長的經文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把這個教訓當作整體來看,因為它裡面有某些原則控制着每一個實用的部分,所以我鼓勵你來思考這些一般性的原則和普遍的功課,在我看來這些原則一直明顯地貫穿在這整段經文中。

第一個原則是,真理必須實踐出來。使徒說:“所以……。”真理不僅是用來作客觀的思考,或理智上的欣賞而已;真理是要運用出來的。我記得有一次聽一位口才甚佳的傳道人講道,他講完之後,會眾都忍不住鼓起掌來。這位神的僕人制止他們說:“真理不是用來讓我們鼓掌的,真理是用來實踐的。”多麼真實阿!我們若不知道真理是要實踐的,我們就誤解了真理。所有教義和知識的目的,都是要領我們活出那與我們所相信的真理相符合的生命來。對此我不打算多說,主耶穌已經用一句話說得很透徹了,“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只停留在知識上是危險的。知識是絶對必要的,因此使徒花了整個前三章和第四章的大部分討論教義。沒有知識,我們就一事無成;可是停留在知識——理論,學術——上,就與無知一樣可悲。

第二,對真理的真正認識總是會領我們到實用的地步。所以一個人若不運用真理,他真正的問題就在他根本未明白真理。因為一個人若把握住真理,明白它的真義,他必然會去運用。這也是為什麼使徒要用“所以”一詞來概括地介紹這一段經文。

第三,基督徒的信仰和教訓可以運用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上。保羅告訴我們:不可說謊,要說誠實話,不可偷竊,不可說污穢的言語;他甚至詳細地論到父母與兒女,丈夫與妻子的關係;生活中每一個層面、每一件可能想到的事,他都觸及到了。基督徒的真理和信仰可以運用在生活的每一部分中。屬靈生命是無法劃分成幾部分的,沒有什麼比將我們的生活劃分成幾個小部門更危險的事了。現今基督徒最大的一個特色是,他們只在禮拜天虔誠,至于周間其它的日子他們就把自己的信仰忘得一乾二淨。這種說法是有幾分確實性,我們中間可能有些人就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在教會外面徘徊的原因之一。我們必須強調,基督徒的信仰是涵蓋整個人生的;我們不能只在禮拜天作虔誠人,而應該每天都如此。不論在任何地方——教會、市場,或其它場所——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應當是一致的。換句話說,我們的信仰不僅是在公開的地方,也必須在我們日常的行動上彰顯出來,付諸實行。有一種人在公開的舉動上總是中規中矩,但私底下卻是另一副面孔。有一種人在工作上從不說謊、不造假,可是他們在家裡的私生活所秉持的卻是另一套標準。保羅告訴我們:這種區分是不對的。基督徒的教訓和原則管理着我們生活的整個層面,包括每一個細節。從某方面看,基督徒生活最崇高的榮耀就是它能提供這種全面性,救我們脫離二分法和分門別類,這兩者是罪的特色。這種區分不但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於人自己裡面。

我們觀察使徒教導倫理和道德的方法,就會發現他有幾個特色。這是他慣用的模式:首先提出一個消極點,告訴我們不可作的事,然後提出一個積極點,講到我們應該作的事,最後再提出他這樣要求的原因。以第二十五節為例,“所以你們要棄絶(消極的)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 (積極的);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行動的理由) 。”我相信你們一定和我一樣對此歎為觀止。你可以分析使徒書信,就像你分析貝多芬(Beethoven)的奏鳴曲或交響樂一樣;這裡面有一定的次序。使徒的教訓不是輕忽隨便地提出的,他有一定的結構——消極,積極,原因。

使徒此處所用的方法涉及了一個重要的原則。那些人是在異教徒的社會中成長的,這正是他們所過的典型生活——說謊、偷竊、欺騙、言語污穢。他們後來成了基督徒,但這並不表示他們立刻洗心革面,惡習盡除。不!他們如今陷于信心的爭戰裡,受舊有的習性所困擾。使徒告訴他們該怎麼辦呢?你會很快發現,他的勉勵和建議並不只是要他們去向神禱告,求神把這些東西從他們的生活中挪去。關於說謊的問題,他沒有說:“求神使你們脫離說謊的慾望。”他實際上說:“不要再說謊了!要隨時說實話。”我相信你一定同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有一種教訓總是告訴我們說:“不論你碰到任何難處或問題,你只需作一件事,就是藉着禱告把它帶到主面前,求他救你脫離困難;你只需站在那裡,觀望神的得勝。”不!使徒說:“所以你們要棄絶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這是你我所必須作的事。“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閙、譭謗,並一切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不要再偷。”不是求神救你脫離偷竊的慾望,而是“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你我蒙召是為了這些事——將我們所相信的教訓運用出來,並且總是知道我們為什麼相信,能隨時為自己的行為提供理由。

每一次我們都必須知道為什麼我們不再作某件事,為什麼我們開始作某件事,我們可以告訴別人其中的原因。當他們說:“你為什麼不再像從前那樣跟我們混在一起?你怎麼如今判若兩人了?”我們不能只是站在那裡說:“我也不知道阿!現在我加入的團體沒有人再那樣作了,他們的作法確實不一樣。”我們必須預備好,不僅是隨時能給人“心中盼望的緣由”,並且能為我們的行為舉止提出解釋。

使徒用“所以”一詞暗示了這一切,換句話說,他前面給他們的教訓裡已經提出基督徒言行舉止的原因。但他並未停留在“所以”上頭。每一次他都為我們提供特定的理由。他說:“所以你們要棄絶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為什麼?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這是我們停止撒謊的原因,這是我們開始說實話的原因。這是一個獨特的理由。

為什麼這個理由的獨特性對我們如此重要?因為世上還有其它的道德形式、倫理教訓,和行為規範。基督教並不是壟斷所有倫理道德的教訓。異教徒也有他們的道德。有所謂的人文道德、倫理和文化體系,它們在現今的世代觸目可及。作為信徒,我們必須在基督徒的倫理、道德、文化,與其它道德、倫理、文化的形式之間,畫出一條清晰的界限,否則我們很難清楚地陳述基督徒的真理。讓我提出一些歷史的背景來說明。

十九世紀時,有一種教訓興起,主要是由拉格比(Rugby)的著名校長安諾德提出來的。他與其他人開始教導並鼓吹一種新的教訓,他們仍然稱其為基督教,但實際上不過是一些道德和倫理教訓。它對超自然和神蹟的事几乎絶口不提,對屬靈的事也甚少提及;當然就更談不上救贖和重生的事了。安諾德的整個觀念是,基督教是一種生活方式,你聽到或讀到主的某一個教訓,然後照着去行,你就成了基督徒。這是他的教訓。它几乎成了一件純粹有關言行舉止和倫理道德的事。然而這種理論在當時卻盛行一時,有人稱之為“公立學校的宗教” 。到了今天還有人相信那是基督教,認為我們可以靠着作某件事,或不去作某件事,或遵循某種道德倫理模式,或採取某種文化,就能成為基督徒。

我可以毫無猶豫地說,安諾德的教導完全否定了使徒在以弗所書裡的教訓。沒有什麼比這種教訓更牴觸基督徒的信息了。因此我認為在進一步討論這些細節,例如說謊、偷竊、生氣、說污穢的言語等等之前,我們心中必須清楚一件事:基督徒的信息與外邦人和人文主義者的道德倫理教訓以及生活規範並不相同。

我們若對此不敢確定,就會錯失了基督徒信息的獨特性。基督徒的信仰是絶對獨特的,沒有別的與它類似;從前沒有,現今沒有,將來也沒有。但我們若採取前述的教訓,就完全抹殺了基督教的獨特性,我們的信仰就成了一堆道德倫理原則的綜合體,與那些主前時代的希臘哲學家作品中所提倡的無異。更嚴重的是,它泯除了主耶穌自己的獨特性,把他視為許許多多生活導師的一員。你讀上述那個學派的作品,就會注意到他們自露馬腳;他們將耶穌與別的偉大倫理道德教師並列——摩西、以賽亞、耶利米、耶穌、保羅、穆罕默德、釋迦牟尼等等。我們的主被放入一個種類裡,他不過是一連串偉大教師裡的一個,他不再卓然獨立。他不過是一個教師,是全世界聞名的宗教領袖之一,他只是屬於某一個系列的人物。他的獨特性和特有的榮耀都被剝奪了。現今最難接受福音、最難受感動的人,就是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異教徒,因為他們覺得不需要基督徒的信息。他們從不說謊,不偷竊,不犯姦淫,也不說污穢的話。對他們而言,基督徒的信仰不過是一套倫理道德系統,告訴我們何者可作,何者不可作。他們說:“我已經在過着那種生活了,那就是我的信念,我已經付諸實行,所以我看不出有什麼必要禮拜天去教會,我自己住在鄉間也能怡然自得,享受大自然的美麗和榮耀。何必去教會呢?你們為什麼故意自別於人呢?為什麼說你們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東西呢?”

因此這件事涉及了基督徒立場的核心;所以接下去我要提出基督徒信仰與其它異教文化或異教美德幾個最根本的差異。

第一個重要的差異,可以從非信徒對自己的生活所提出的理由看出來。他們無可避免地把自己的品性和行為孤立起來。他們單獨挑出一些美德,或把某些抽象的美德列出來,然後說,這些是人必須實踐的——他們所用的方法基本上是理論和抽象性質的;他們只挑自己有興趣的美德,鼓勵我們實踐。他們的呼籲是訴諸我們所屬的國家、家庭、學校。他們所挑選的美德總是抽象的、客觀的。可是基督徒的理由應該大不相同。基督徒為什麼只作某些事,而不作另一些事,只有一個理由,就是主耶穌基督!他的理由是,因為基督來到世上,為他而死,而復活,賜他新的生命,所以……!請留意腓立比書第一章第二十七節那句美好的話,“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不是與你的國籍、你的身分相稱,而是與“基督的福音”相稱。我們的理由總是個人的,總是會提到主、他的身分、他所成就的事,他為什麼這樣作等等。這些理由是截然不同,完全相反的。

其次,這些異教系統(我稱其為異教,雖然他們可能打着基督教的招牌)總是訴諸於人天然的能力;因為他們鼓勵人奮發圖強,遵循一定的模式。他們假設我們有能力這樣作。因此這一類的教訓通常只適用於某一類型的人。古時侯它只適用於受過教育的人,就是有才能、有知識的人。所以主耶穌在世上服事時,施洗約翰差他的兩個門徒去問耶穌,“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這是他的高峰——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他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異教徒的系統、倫理、道德中,是沒有什麼可以對窮人說的。你要運用異教徒的文化和人文道德,你必須先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你若沒有受多少教養,你就與這些無緣。那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還沒有被上述的那個教訓所觸及,到了今天情形依舊。換句話說,非基督徒的教訓對於失敗者是無話可說的。如果一個人無法回應這些教訓,他們就責備他、離棄他;他們不瞭解他,認為他愚不可及,無藥可救,就將他放棄了。另一方面,基督徒的信息只認定一件事,就是我們必須領受新的生命,被神重生。保羅說:因此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或從前的樣子;因為你們已經重生,有新人在你們裡面,你們有從神來的能力。從前一切都是天然的、屬肉體的,而現今卻是屬神的,是神奇的、超自然的;我們如今有聖靈內住。這是何等不同啊!人們怎麼可能分不清呢?

再來看第三個差異。道德和倫理若離開了基督徒的信仰,就會流于自我滿足、驕傲。我前面已經列出原因來了。一個自以為了不起的人並不是一個騙子,他不過是個井底之蛙:“我說話算話,言出必行!我有很高的規範和原則!”他沾沾自喜,以自己為榮。保羅未成為基督徒之前也是頗自傲的。一個人若持守的是任何一種與基督徒信仰無關的倫理道德,他就很容易為自己和自己的成就洋洋得意。“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我的熱心和努力,遠遠凌駕在別人之上。當然我表現甚佳,我已經過着這種有文化、有倫理道德的生活。”自滿自足,目中無人!基督徒的信仰總是能使我們謙卑,使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卑微、軟弱和失敗。我們注視神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好像是一隻蟲。我們讀到“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時,就感覺自己在塵土中。這兩個系統很明顯是互相對立的。

於是我們得到第四個原則:在非基督徒的系統中,舊人和老我事實上是原封不動的。他們不過粉飾表面,以遮掩裡面的虛假。你只要輕輕抓一下表面,就會發現它仍然在那裡。你若冒犯或惹火一個看來似乎頗具道德倫理修養的人,就會發現他的道德相當膚淺,不堪一擊。舊人紋風不動地仍然在那裡,只是表面加了一點裝飾,看起來較吸引人,其實裡面毫無改變。另一方面。基督徒的信仰創造了一個新人、新的性情、新的族類、新的心、新的觀點。或者套用我們一直強調的原則,這是外表和內在徹頭徹尾的改變。世俗的系統只是拚命把化學藥品倒入受污染的河流裡,基督徒的信仰則是正本清源,一直觸到人的深處,潔淨源頭,產生一個新造的人、新的族類。

第五點,我認為世界的道德系統只能設下欄柵,暫時阻擋罪惡的氾濫,但並未對付罪本身?一個遵照這些系統去行的人從來不會作出傷天害理或違反倫常的事。他循規蹈矩,對粗魯、褻瀆,或醜惡的事不但不敢公然行之,甚至連想也不敢想。可是罪的原則和本質仍然在他的生命裡面。另一方面,基督徒的信仰對付的是整個問題。登山寶訓對此有極為精闢的解說。例如法利賽人教導說:“只要你沒有實際上犯姦淫就沒關係,你在那條誡命上還是完全的。”但是基督說:“不!如果你在心裡,在思想和想像中動了淫念,你就等於犯了姦淫罪。”他的話直搗向人的根部,到人的內心深處。他關切的不只是外表的粗俗,而且是各式各樣的表現。我再重複說:非基督徒的系統只注意公開的行為,而對人私底下的舉止卻漠不關心。讓我舉一個現代的例子。看看一些政客,他們打着道德的旗幟,大聲疾呼反對氫彈和這一類的武器。他們說:“為了人類的尊嚴,這些必須禁止。”他們的道德良知和公義意識極度高漲,但看看他們的私生活,在對妻子的忠誠度上他們是否也如此熱切呢?公開的道德若不能運用在生活中最柔軟、最高貴的關係裡,那就是假道德。那些公開提倡道德,自己卻無法在生活的一切領域和細節上保持同樣標準的人,他的言論是不值一聽的。那只是表面,不是真的。

第六,非基督徒系統真正強調的是制止。他們對錶達一無所知。他們是消極的,缺乏自由。但基督徒的信仰能兼顧二者。你不僅是不再說謊,而且要說誠實話。世界的系統總是負面的,純粹用壓抑的方法,完全欠缺神兒女特有的自由。事實上,異教和類似的文化總是一成不變的,缺乏生氣,沒有自動自發性。他們是大批製造的,結果總是製造出同樣的心思和觀點;他們看起來大同小異,作起事情來也如出一轍。他們侵犯了人的個性,因為他們把所有人性都擠入同一個框框裡。但基督徒的信仰卻不是這樣。我們總是在多樣性中取得合一。我們作同樣的事,但我們彼此並不是一模一樣的。感謝神,我們中間具有多樣性,在合一中見差異。我們不是全部都被塑造成一個模樣。如果你看見一群基督徒總是用同樣的方法作同樣的事,你最好心中存疑。他們的教導可能有誤。沒有兩個傳道人是用同樣的方法講道的;可能一個較安靜,一個較激烈。讓他們繼續保持個人的風格,這是神所造的。世界的系統卻企圖打壓你的個性,他們製造出一個標準樣板,就像一排豌豆或一整張郵票一樣。這顯示非基督徒系統的錯誤;他們違反了基督徒的真理。

最後,非基督徒系統總是冷冰冰的。那是一種人造的冷漠。其差別就像你花園裡的鮮花與一枝人造玫瑰的差別。他們乍看之下非常近似,但卻是完全不同的。人造的東西!那是冷冰冰的,死氣沉沉的,硬梆梆的,沒有溫暖,你接近它的時候,一點也不會受它吸引。那正是表面的道德和倫理系統之寫照。那些僅僅講究道德的人是難以親近的,他們有一種說不出的冷漠;他們志得意滿,看起來一切都很完美,但你無法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任何同情心。他們沒有溫暖,從來不會鼓勵你,或同情你。但你來到基督徒面前,情形頓時改觀。他又溫暖,又有人性,且富同情心,很容易讓人親近,會鼓勵人,不會自命清高,他也能為公而忘私,他整個人是受愛的原則所管理,愛是他生命的重心,由他裡面發出光芒。他不會總是留意外表;他裡面有這種自動自發的生命原則。他成為這樣的人,是因着神的恩典,由於神的恩典能為他成就這些事,他讓你覺得這恩典同樣也能為你成就這一切。

讓我用一個七十七歲老人家信主的故事來結束;這件事發生在大約二十年前。他本來是一個極端敗壞的人,酗酒、毆妻、賭博,樣樣都來。但是他後來因為一件事而成了基督徒,有一天下午,他正喝着啤酒,忽然聽見有兩個人在談論福音,其中一人說:“你知道嗎?我覺得自己還有希望。”這個人聽了立刻恍然大悟說:“既然他有希望,那麼我也一定有希望啦!” 但是一個單單具有道德的人對別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他們不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希望。你可能對自己說,這一切固然不錯,但我算什麼?我可作不到,我跟他不同。因此他們僅僅責備你,然後把你留在冷冰冰的地方。基督的福音卻不是這樣。那裡面有溫暖、生命、光明,它具有活潑的本質。你看見一個人,就說:“他成了這樣的人是因神的恩典。如果這恩典能改變他,也必定能改變我!”

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大約三十年前,我在一個醫生家裡過夜,當時他年事已高。晚上聚會完之後,他為我敘述他一生的故事。他說:他的一生從起頭就頻出狀況。最先從他家裡開始。他的父親是聖公會的會員,母親則屬於神體一位論派的教會(Unitarian Church)。問題就出在這裡。他說:“我的父親是一個非常仁慈善良的人,只是他每一個周五晚間都會出去買醉,喝得醉醺醺地回來。就我記憶所及,我的母親似乎從未作過任何錯事。她像其他神體一位論派信徒一樣,有崇高的道德標準。但是我心中一直感到不對勁。我的父親儘管有失敗的地方,但他總是能幫助我,這遠比我母親的匡正能吸引我。我作錯事的時候,總是可以到父親那裡去,但我從未想過去找我的母親,因為她的冷漠使我敬而遠之。後來我作醫學生的時候,這個老問題一直纏着我。我每個主日早晨去聽著名的神體一位論派牧師Dr James Martineau 講道,他通常都是講有關倫理的題目;我對他的口才、措詞、分析事物的精確和邏輯性深感佩服。到了禮拜天晚上,我就去救世軍的聚集,他們並沒有正式的聚會,也沒有口若懸河的講員,甚至有些東西似乎會冒犯像我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然而我的心在那裡感到無比溫暖,我覺得有一些東西能夠在我遭遇個人的失敗和問題時助我一臂之力。主日早晨的禮拜,我冷靜地坐在那裡,用我的知識和智能去欣賞講道,但我個人的道德問題並未得到幫助,我的心未感受到任何溫暖。到了晚上,情形就頓然改觀了。”

我們都需要學習這個故事所教給我們的功課。當我們不再說謊,開始說誠實話,不再說污穢的言語,不再偷竊,停止一切惡事的時候,我們所用的方法必須使那些醉酒、無藥可救、失去一切意志力的人,在看見我們、與我們接觸之後,就覺得他們自己也有了盼望。我們必須常常使人注視基督,知道我們成了現今的樣子,純粹是出於神在基督耶穌裡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