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他恩典的豐富

卷一 神終極的心意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在他裡面,我們藉他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恩典的豐富。」(弗一7另譯)

我們現在要着手討論本節經文的最後一個片語――「照他恩典的豐富」。查考聖經、研讀聖經,有許多的方法;讀者此刻必定清楚看出:我是一種特殊方法的依循者和其典型的人物。我認為聖經與其中這些偉大的陳述,可以比擬為一座大的藝術陳列館,牆上掛滿了名畫。某些人在造訪這種地方的時候,從門旁邊的嚮導手中買過一份目錄,然後把它拿在手上,繞室而行。他們發現編在第一號的――姑且這麼說――是范戴克(Van Dyck)的油畫,就說:「喔!這是范戴克的一幅畫」,然後就迅速走向第二號,那或許是林布蘭(Rembrandt)所畫的肖像畫,他們就說:「喔!那是林布蘭的一幅畫,而且是一幅名畫。」然後他們就以同樣的方式瀏覽了更多的畫作。我承認那是參觀藝術陳列館中之珍藏的一個可能方式;然而,我卻有一個感覺:這樣的人經過陳列館的每一展覽室,然後就說:「好了!我們已經『參觀完』國立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了,現在該去參觀國立大英藝術館(The Tate Gallery; National Gallery of British Art的俗稱)了。」其實他們從未真正看過這些藝術館或其中的珍藏。在聖經方面,也是如此。有些人就是用我所描寫的這種方式,讀過以弗所書開頭這一章,就覺得自己已經把它「讀完」了。但更好的方式肯定是:若有必要的話,用幾個鐘頭的時間,停駐在神自己藉着他的靈所賜給我們的這章聖經前面,凝視它,並努力發掘它的豐富――包括宏觀的與微觀的。聖經的功用,是要喂養我們的靈魂,豐富我們的思想,並感動我們的內心;如果我們想要得着這類的經歷,我們就必須讓我們的靈魂、思想、和內心停駐在經文中,我們必須啜飲其中的豐富,使它充滿我們。

那麼,就讓我們停下腳步,來查考這獨特的陳述:「乃是照他恩典的豐富。」每位真基督徒必然會羡慕在此停駐。當使徒在聖靈感動底下寫這段話的時候,肯定也希望他的收信人能默想這個片語,化作禱告,思想它,直到他們的內心為它所奪,就如他自己寫這段話的時候一樣。在開始的時候,讓我們先留意使徒用來引出這獨特陳述的方式。他首先提醒我們:我們蒙拯救之後,所體認、所經歷的頭一件事就是「過犯得以赦免」。但他停在那裡。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的是什麼呢?是什麼藉着贖價把這救恩賜給我們、把我們正享受的這個赦罪賜給我們呢?答案是:「他恩典的豐富」!這是必然的答案。

就着某個角度而言,使徒在這一點上已經說了許多。他在開頭第一節就已將它提示出來,他從頭至尾都暗示這一點。他自己是「藉着神的旨意」(和合本作「奉神旨意」)為使徒,那只是「藉着神的恩典」另一種說法罷了!因為神如果不是一位恩典的神,他就絶對不可能為這樣的人定下這樣的旨意。但是,當他再次提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立刻注意到有一個改變。舉例來說,使徒在第六節已經用了「恩典」一詞――「使他恩典的榮耀得着稱讚」;但他在此卻是說到「他恩典的豐富」。他在第六節想到「恩典」這個詞的時候,它仍是神的榮耀的一個彰顯,是那閃現在我們身上之永恆光明的一面。在神裡面的一切都是榮耀的。他的榮耀以無限多樣性的方式彰顯出來,恩典即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值得注意的。所以我們在第六節讀到「他恩典的榮耀」,在此則變成「他恩典的豐富」。為什麼會有這種改變呢?乃是為了下面這個理由:第六節既是第三至六節之整個陳述的部分,使徒在那裡是從神的角度或觀點來看救恩,而在那裡最令他震驚的自然是神恩典的榮耀。但他在這裡已經開始思想到我們和我們的罪得赦免,是從人這一面來看救恩。無論什麼時候,當我們從人的角度來看「恩典」時,它始終向我們傳達這種豐富的觀念。所以,使徒在此將「豐富」引介出來。

這是使徒最具特色的陳述之一。事實上,這乃是他最喜愛的陳述。他在第二章第四節那裡說:「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然後在該章第七節又說:「要將他極豐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施的恩慈,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他在第三章第八節又說:「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這個主題顯然充滿了這位偉大使徒的頭腦和內心,令他心蕩神移。正如杜理其所向我們證實的:對他來說恩典乃是「美妙聲音,悅耳又慰人心」,令他心蕩神移,感動他的整個存在。當他提及恩典的時候,從來沒有一次不是進入某種神魂超拔的光景中。這個字始終將他推至頂峰,支配他、令他驚奇、感動,甚至到一個地步,以致他几乎不能控制自己。

從往大馬色的路上發生在保羅身上的奇妙事件看來,這種歡欣雀躍的光景絲毫不足為奇。他從未停止過這種驚訝的感受:他曾經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辱罵基督的名;他曾經自以為應該盡一已之所能來反對拿撒勒人耶穌的名;他曾經是個自滿自足、驕傲自恃的法利賽人,每當他想到自己極其自義的光景時便驕矜自滿――在所有的人當中,他竟然得蒙赦免,甚且蒙召成為使徒,成為這福音的傳道者,以主的特使之身分奉差遣往外邦人那裡去――在所有的人當中,他竟會降服于神的恩典之下,這可真是一件令人震驚的事實;而每當他反覆自省時,總是覺得震驚。

這位使徒似乎捫心自問:「可能嗎?我是否仍然是大數的掃羅?」答案只有一個――「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他恩典的豐富!」他生平中最大的意願,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知道這一點,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經歷神恩典的「豐富」。在這卷書的第三章第八節,他描寫自己的蒙召:「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那使他成為傳道人的「恩典」,驅策他橫越歐亞兩洲大陸,渡過洋海,使他晝夜流淚傳道呼籲,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力量。那「激勵」他,使他說「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的,就是這恩典。他被神恩典的這些豐富、以及人們對它們的無知驅策。這正是他寫這卷以弗所書的主要理由。

保羅告訴以弗所人說:他寫信給他們,是因為他心中不斷記掛他們,他一直在為他們禱告――求神「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有何等豐盛的榮耀……」,類似的陳述也見于第三章,他在那裡說:「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求他按着他豐盛的榮耀,藉着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徒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以「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換句話說,他希望他們認識「他恩典的豐富」

我在這裡要問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個別地認識神恩典的豐富呢?我們對這些豐富是否有任何經歷呢?我們注意到它們了嗎?我不是問說我們全都讀過以弗所書沒有,我是問:我們是不是個別地認識了神恩典的豐富呢?讓我們接受下列的試驗。認識神恩典的豐富,一定會引致相同的結果(即使程度上有別),像它在保羅身上所作的一樣。它使我們歌唱,使我們讚美神,使我們因着那「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而歡欣。因為使徒認識這些豐富。所以他寫信時論到它們,為它們禱告,因它們而神魂超拔,達于其極致。他似乎問道:「我能說什麼呢?我怎麼能把它所代表的一切表明出來呢?」

請留意保羅所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他說神使恩典向我們顯為「豐富」;他談論到他恩典的豐富;他談論到「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語彙似乎不足以表達,這事本身似乎是如此令人迷醉。而這經歷也不是隻侷限在使徒身上。同樣的豐溢光景亦見諸于基督徒所吟唱的詩歌中。約翰衛斯理翻譯了親岑多夫(Count Zinzendorf)的一首詩歌,我們可以在其中見到「無限量的憐憫」一語。他的弟弟查理衛斯理也寫了類似的詩句:無限憐憫,闊長深厚,基督我神親來尋我。

而以撒華滋寫「當我思量奇妙十架」的時候也同意這一點。他不只是說他注視十架,他乃是站立並「思量」(survey)它。這就是歷世歷代所有聖徒特有的回應,儘管在這些人裡面有一些天然的差別。

我要強調這個問題:我們究竟真地認識這些恩典的「豐富」與榮耀嗎?我愈過愈深信:我們在這一點上面的失敗,可以說明我們許多煩擾、問題、與失敗的緣由。身為基督徒,我們的生活常常「陷于淺灘與困境」。我們與新約聖經所記載的那些人是多麼不同啊!得勝、喜樂、讚美、感恩的音調何在?我們的內心是否受到感動而神魂超拔呢?我所關切的並不是感覺、或諸如狂喜等類的經歷,但我堅決主張沒有一個人可以感知神恩典的豐富而不以驚嘆來回應的。我們基督徒的信仰告白,最精妙而敏鋭的試驗之一,就是我們因神恩典的豐富而驚奇的程度――「愛是如此驚人、神聖。」我們是否已經認識這些豐富了呢?由於我們當中有那麼多人尚未認識,所以我們才會一直喃喃抱怨、埋怨說我們不能明白這或理解那。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悲愁或看來一副悲愁樣、所以從未吸引一個靈魂歸向基督的原因。

當我們來探測這些豐富的時候,我只能說明某些方面或項目,但我相信我們若明白它們,將會引領我們來思想、默念、並深思,而且愈想愈深入,直到我們自己「在驚嘆、愛、與讚美中融化」

我們怎麼能夠意圖估量並計算這龐大的財富呢?就着某個角度而言,我們是在嘗試一件不可能的事。因為使徒自己曾經說過:「……明白基督的愛……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我們永遠不能測量它,不能充分領會它;但是,儘管這是事實,卻不代表我們根本不該查考它。讓我們竭盡我們現今之所能往前,然後逐日從所到之處再向前推進,直到時日終了。我相信我們的永世將會是以這種方式來度過的。對我來說,那就是天堂。永世的榮耀,將會是我們不斷去發現這些豐富之新層面,以及更深進入鑒賞神恩典的豐富奇妙中。

我認為頭一個試驗是:我們藉着知道所付的代價來發現任何事物的價值。這是試驗一幅油畫、一幀畫像、或任何藝術品的極佳方式。它的市價如何?在擁有它之前必須付出什麼代價?我們已經思考過這件事,但神斷不許我們獃板地認為:由於我們已經思考過一次了,就永不需再提及它了。絶不該有任何一次基督徒的聚會,是沒有提及基督之寶血的:「在他裡面,我們藉他的血得蒙救贖。」我實在不能明白,有些基督徒會在主日留在家裡,他們說:「哦!我們不需要參加『禮拜』了,一切福音的信息我們全都明白了」。你是否「全然明白」基督的血呢?你是否覺得自己真的對它認識如此之多,以致不能再有新的認識了呢?從最低的層面來說:一個在福音聚會中沒有領受的基督徒,是在一種最不健康的光景中。當你每一次聽見「基督的血」時,你的心臟如果沒有跳得更快,你就不像使徒保羅。神恩典的豐富,既見諸于為使我們得蒙救贖而付出的代價――「在他裡面,我們藉他的血得蒙救贖。」不是金銀,不是白金,也不是世上任何最珍貴的金屬,而是神兒子的血,就是他傾倒的生命――「萬有都是靠他造的……萬有也靠他而立」。那是估量「神恩典的豐富」之一條途徑。

明白這些豐富的第二條途徑,是注意神用來將這些豐富賜給我們的各種方式。那本身就表明了這些豐富之偉大。我們已經「藉他的血得蒙救贖,……乃是照他恩典的豐富」。我們所得着的一切,並不是我們向神哀求的結果,而是神白白賜給我們的。如果你到一個富有的人那裡去,求他給你一個禮物,而他考慮之後告訴你說:「沒有問題,我願意給你,」那你會非常感激,而且這種反應是正確的。這證明他是一個慷慨的人。但是,當我們來思想這大救恩的時候,這一切都相形見絀。神赦免我們,並不是因為我們求他赦免;神差遣他的兒子到世上來,並不是因為人類一直懇求他這麼作。神在救恩裡面賜給我們的一切,無一是神因着回應我們的懇求才賜下的;不管是什麼,沒有一個是這樣的!它全部是、全然是、絶對是從神而來的。我們沒有祈求,他就已經賜下;我們沒有任何懇求,神就已將它傾倒出來。事實上,他不顧我們的光景如果――儘管我們是仇敵、是疏離的、是悖逆的,儘管我們轉背向他。不管我們的一切所是,也不管我們的一切所作,神已經把「他恩典的豐富」賜給我們了。他主動地賜下一切豐富。

然後我們必須體認使徒在此所強調的是:神把這一切賜給我們,不是以一種吝惜的態度,而是以一種難以言述之大方的、慷慨的態度。雅各在他所寫之書信的第一章,向我們傳達了這種觀念,他告訴我們說:如果我們當中有任何人缺少智慧,就應該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且容我以敬畏的心這麼說:神不能以其它任何態度來賜給。他不能給得吝惜,他只能以一種態度來行事――他的賜給是豐盛的,是白白的,是超凡豐富的,是「沒有阻礙或攔阻」或限制的。就如我們已經看過的,使徒保羅在這卷書第三章那裡說:神賜給的方式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他在那裡談到度量,談到長度、闊度、高度、深度。當我們活在時間範疇中,我們直覺地會從度量的角度來思想它的寬廣,我們借助于望遠鏡、經緯儀、和其它工具來測量它。使徒其實也是照樣邀請我們,要我們把所有的工具,所有的媒介都帶來,試試看用它們來測量神對我們的慈愛和良善。但他向我們保證,那是全然徒勞無功的。盡你所能的往前,而你將發現自己仍未開始呢!它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神的慈愛和恩典是「永不衰退的洋海」。你可以想像自己橫渡它,你乘船出發,只是為了要到達水平面那裡,卻發現在那個水平面之後還有另一個水平面,另一個水平面之後又有一個水平面,它是永無止境的,它是極大的淵海,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恩典的豐富」就像神自己一樣是巨大的、偉大的、深遠的;因為當神預備我們的救恩時,他在他兒子裡把他自己給了我們。所以「神恩典的豐富」實際上就是神自己。他已經將他一切智慧和恩典的寶藏珍藏在他兒子裡面,一切都是在基督裡。神恩典的豐富之度量,就是神的位格之度量。所以,我們可以用我們貧瘠的,不足的語彙說:神恩典的豐富是無法測度的。正如寇佩爾(William Cowper)在他一首詩歌中提醒我們的:深不可測,他的蘊藏,巧妙永不失敗;隱藏他的智慧設計,行他獨立旨意。

每當我們探查神的話語、道路、和作為時,就發現自己正置身于「豐富之地」,正如詩篇作者所提醒的(詩六十六12)。神恩典的豐富是無法透徹研究的,雖然歷世歷代的聖徒都飲于這個泉源,它仍像起初一樣豐盈。而將來還會有千千萬萬人飲于此泉,它仍將盈溢。不論你會有什麼需要或難題,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困擾人的內心或人的生活,因為一切供應都已齊備了。耶穌「所作的事都好」(可七34)。基督說:任何人若到他這裡來,就永不再渴(約四14)。永遠、永遠不再渴!他是全足、全豐的那一位,凡到他這裡來的,必得着完全的滿足。

我們接下來要查考神恩典的豐富中的一些細節。首先是使徒已經提及的――白白的赦免;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的赦免。他沒有任何要求。他的邀請是:「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賽五十五1)。有些人在屬靈生活上並不快樂,因為他們沒有領會這首要的真理。他們仍然想帶某種銀錢、某種價值來。他們說:「我還不夠好,我正試着成為好人。」對於這樣的人,只有一句話可說――救恩是「不用銀錢,不用價值」的――不用一分一毫!神沒有要求我們付出任何價值,他也不接受任何價值。一切都是藉着「他恩典的豐富」。當一個人出於慷慨之心而給你一份禮物,而你卻將手放在口袋裏,並對他說:「我要為那禮物付你一點什麼?」,還有什麼比這種作法更侮辱他呢?我們若想要給神一點什麼,就是侮辱了這位全能的神。要明白救恩是「他恩典的豐富」之結果:照我本相,一無依憑,惟你流血,替我捨命,並且召我,就你得生,神的羔羊!我來!我來!空空兩手無代價,單單投靠你十架!赤身,就你求衣衫,無助,靠你施恩典,污穢,飛奔你泉旁,主啊!洗我!否則亡。

那就是基督徒的語彙。

再者,神的赦免始終是完全的赦免。那是更為令人驚奇的。當神赦免我們的罪時,他就不再留下什麼。沒有任何保留,也沒有什麼條件。他並不是說:「現在我準備要赦免你,條件是……」――不!神乃是說:「我赦免你,因為我的兒子承擔了你的罪罰。」他白白地、完全地稱我們為義;我們過去的罪蒙了赦免,我們現今的罪蒙了赦免,我們將來的罪也已經在那裡解決了。哦!「他恩典的豐富」!我們如果屬於神的兒子,神的律法書就被撇在一旁不用,神的帳簿永遠不會再拿出來了。我們已經一次而永遠地被稱為義了。這是完全的赦免。

還不止如此。它乃是完全與神和好。你如果相信主耶穌基督,你如果相信他為你的罪而死,承擔了你的刑罰,如果你單單依靠他,我要以神所賜的權柄向你宣告:你已經完全與神和好了。如今在你和神之間再沒有任何事物阻隔,因為基督已經為你而死。你已經完全恢復了與神之間的交通,有資格可以享受亞當在墮落之前所享受的,而且享受得比他更多,因為你是「在基督裡」!你是否正在享受與神之間這種完全的交通呢?當你在禱告中就近神時,是否存着膽怯、猶豫不決、懷疑的靈呢?或者你知道通往神的道路已經藉着基督的血而大大敞開了呢?這就是聖經的教訓,而且是「他恩典的豐富」之一面。

我怕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就像那個浪子一樣,我們在絶望中回家去,而且相信會遭遇某些事。但這浪子對於他父親的愛之觀念是多麼不當啊!他恐懼戰兢地到他面前來,說:「父親!……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僱工吧!」作父親的話實際上說:「你到底在說什麼?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把戒指拿出來,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那就是神的態度。這是完全的和好,彷彿浪子根本未曾作過任何錯事似的,彷彿他在離家之前根本不曾侮辱過父親似的。每一件事都被遺忘、塗抹掉了,這復和是完全的。那就是我們現今在基督耶穌裡與神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信靠基督,我們就完全和好了。

但神恩典的豐富猶甚于此!這一切不只對於我們而言是真實的,我們也可以知道它對於我們是真實的,我們可以知道它,並且有確據,此時此地就可以肯定它。如果神已經在基督裡與我們和好了,卻不告訴我們說他已經這麼作了,那仍然是一件驚奇、美妙的事。即使我們死了以後才意外的發現,不管我們一生的生活如何,不管我們曾經覺得自己是如此的得罪神,他必不會赦免我們,結果將會是悲慘的、不快樂的,然而神甚至在我們剛開始相信他兒子時就已赦免我們了,那仍然是一件奇妙的事。但神並不是以那種方式對待我們。在神恩典的豐富中,他不只赦免我們,還告訴我們說他已經這麼作了。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就能有「充足的信心」「滿足的指望」。我們歡喜快樂,因為「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那不知道自己的罪已蒙赦免的基督徒,是一個可憐的基督徒。我們沒有權利欠缺得救的確據,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神已經把它賜給我們了,它是神為我們所定旨意的一部分,它是神「照着他恩典的豐富」所賜給我們之豐盛的一面。

然後想想我們兒子的身份,和我們已經提及之「兒子的名分」。再次思想它們,別愚昧地說:「我們已經討論完兒子的名分了。」回頭默想那個真理,直到你發現自己正屈膝讚美神。然後再次提醒自己「在基督裡」是什麼意思。而且再想想聖靈的恩賜,以及神的聖靈「印了」我們,直到神所買回的「產業被贖」的時候。要確定你已經知道聖靈的能力正運行在你裡面。使徒為了以弗所人能有這些知識而禱告。他希望他們能夠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一19)。神並不是在拯救我們、赦免我們的罪之後,就任憑我們自己與世界、肉體、和魔鬼爭戰。他已經把聖靈的恩賜賜給我們了。基督藉着聖靈住在我們裡面,他能為我們「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三20)。當你覺得受到魔鬼、世界、和肉體壓迫的時候,回想那使基督從死裡復活、而今正「照着他恩典的豐富」運行在你裡面的大能吧!

然後,再提醒你自己使徒在第二章所說的:我們已經得以親近神了,這是「照他恩典的豐富」之結果。「因為我們兩下藉着他(基督)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18節)。「天堂」的意思應是在神面前,享受他,沒有任何阻隔、障礙、或攔阻;而使徒提醒我們:照着神恩典的豐富,他已經賜恩給我們,使我們能夠在今世、在這裡就預嘗那個福分。我們已經藉着基督、被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了。你是否認識神呢?你是否正享受神呢?你是否正在享受與神交通的生活呢?你是否知道神定意要你得着那喜樂呢?你千萬不可以其它任何事物為滿足。你必須相信這些話,你必須相信這信息。不要等候一種特殊的感覺,接受神的話,並遵行它。神自己已經使這些成為可能的,我們必要領受這些豐富。

使徒也論到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事實上,他接下去說到更令人震驚的事:我們要「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三17-19)。在這個時候,除了與查理衛斯理一同說「誰能探究他奇妙計劃?」之外,我們已無話可說;但我們必要多而又多地認識它、經歷它、並享受它。神屢次就近你,而你知道他與你同在!這不是說你以肉眼看見他,而是說你「知道並感覺到」他的同在。這一切全都「照他恩典的豐富」供應我們了。無怪乎山尼會在他的詩歌中勸我們說――屬天君王眾兒女,一路歌唱聲甜美。

以撒華滋也鼓勵我們這麼作,提醒我們說「天國美果」甚至在我們所生活的地上就可以滋長,他是這麼說的:蒙主深恩的人,在地已見榮光,天國美果,信望為根,已在地上滋長。未入榮耀之城,未履精金之街,郇山佳果甜美豐盈,預嘗何等喜悅。在彼見他榮臉,我們永不犯罪;從他恩典江河,暢飲無窮喜悅。故當高聲歌唱,忘記所有憂傷,經過以馬內利境界,直達更高天鄉。

使徒說:就在這世上,我們將要嘗到那大收成的「初熟的果子」,並預嘗神所已經為我們預備、將在天上完全擺設出來的大筵席。

再想想使徒在這封書信最後一章所說的軍裝。使我們能夠在磨難的日子抵擋撒但詭計所需的一切軍裝,都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我們身上的每一部位都完全得到遮蓋了。

這些就是「神恩典的豐富」之一些例子。而這一切當然都引致喜樂、平安、和愛,也引致安全感和穩妥感;而且要記得:這一切只是涉及我們在這世上、在時間範疇中的生活而已。然後舉起你的眼目,看看那些正等着我們的:「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富的榮耀」,那「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就是我們這些在基督裡的人)存留在天上的基業」。這一切全都預備好了,這一切全都是「他恩典的豐富」之一部分。我們必得見他的真體,我們將與他同在,我們將與他一同作王,我們要享受他,我們要像他,並與他一同治理宇宙。當我們悔改歸向神、相信神的時候,我們並不是奴僕,因為我們是神所收納的兒子!我們必要享受父的心意和父的慈愛所已經為我們預備好的一切。那就是照神恩典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我們的。

當我們思想這一切的時候,我們所能說的就只有:照我本相,不必等到自己改變比前更好;因你寶血除罪可靠,神的羔羊!我來!我來!照我本相,貧、瞎、可憐,我真需要你的恩典,凡我所需,全在於你,神的羔羊!我來!我來!

可憐的乞丐啊!起來!就穿著你那襤褸的衣衫、照着你那貧窮的本相就近他,並開始領受他恩典的豐富。當他對你說:這一切,以及多得無限的一切全都是你可以得着的,相信他吧!伸出你的手來領受它,你立刻就會歡喜快樂,並震驚于「他恩典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