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前進的命令

卷八 作剛強的人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

弗六14

在與魔鬼及其勢力對抗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明白:對今世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抱著正確的觀念,也是穿上公義護心鏡的方法之一。這種觀念貫穿在舊約和新約中。我們現今的基督徒是否仍記得這一點?當然,目前最大的危險乃是“世界”已經滲透入教會,我們不再注重基督徒對今世生活應有的態度。整本聖經都教導說,我們是神的子民,因此是分別為聖的。在舊約裡,以色列百姓藉着一大堆規章,律例,誡命而與其他百姓分別出來。這樣作的目的是區分他們,以顯示他們是神的子民。這不僅是十誡的本意,也是規定他們不可吃某些動物的那些律例之用意。神也不斷地用律例典章提醒他們。他透過阿摩司說,“在地上萬族中,我只認識你們”(摩三2)。他們是“分別”開來的百姓,因為他們是神的子民。他最高的命令是,“你們要聖潔!”為什麼?“因為我是聖潔的。”

神將以色列民分別出來有一個目的:藉着他們將他自己啟示出來,並且帶出救恩。他們就是舊約裡的教會。同樣的原則在新約裡也一樣清楚。基督徒的定義就是一群對現今世界有迥然不同觀點的人,原因之一是他對自己有了新的觀點。我們活在今世,和其他人一塊兒分享這世上的生活和事物;然而我們在它裡面,卻下屬於它。我們最大的難題是如何抵擋那個藉着世界來與我們爭戰的魔鬼。我們必須明白,若要勝過魔鬼,我們必須看清“世界”的真相。正如使徒約翰說的,“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約壹五4)。

    聖經裡的“世界”,當然不是指物質的宇宙,也不是指世上的人。它是指由魔鬼組織起來以敵對神的世人。它指的是被魔鬼轄制的世界。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第四章裡提到魔鬼是“這世界的神”。以弗所書第二章第二節裡,他稱魔鬼為“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他控制着這個不敬虔世界的心靈和觀點。我們對此不可不知。

    追根究柢說來,我們的立場是根據主耶穌在上十字架受死之前,為他子民最後一次代禱中所教導的那番話。約翰福音第十七章記載,“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他划出了基本的分界線。他不為世人祈求,只為神從世界所召出來的那些人祈求,他們是屬他的,是他的僕人,他的代表,他離開後要透過他們作偉大的工。可是他繼續說,“我已將你的道賜給他們,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他即將離開他的門徒,就是一直跟隨他的那些人。他知道他們的無知,他們一點不明白將要發生什麼;他們不像他那樣對魔鬼和世界認識得那樣透徹。雖然他來到世上,但他並不屬於這世界。他只是一個客旅,在他行經世路時,他深知這世界的權勢;所以他向父禱告,求父保守他們。他說,我在這裡的時候,已經保守了他們,現在我要回到你那兒去,求你保守他們,“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門徒必然會捲入這場對抗“世界”的激烈戰爭中。

    所有使徒書信裡都可以看到同樣的教訓。例如以弗所書第五章第八節,保羅說,“從前你們是暗味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使徒說,你們再也不是從前的樣子了,你如今不再是暗昧的,乃是光明的,你不再活在世界裡,乃是在教會裡。情形已經有了重大的改變。請觀察他寫給腓立比人的信上如何說:“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雖然我們活在這世界中,感覺上好像是世界的居民,而實際上我們的國籍是在天上,那兒才是我們所屬於的地方。有人譯成“我們是天上的僑民”。換句話說,我們不屬於這世界,天上才是我們的家鄉,我們的故土,我們只是僑居在世上。我們的國籍設在天上;我們首先當忠誠的對象乃是天家。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說到神的選民:“這些人……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3節)。那是指歷代以來的信心偉人。諸如亞伯,挪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大衛等,都具有此特質。那是他們對屬世生活的觀點。他們活在世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可是從未屬於過這世界;他們是一批分別出來的人。他們知道自己是客旅,是寄居的,僅僅是過路客,是旅人。他們不會在世上安頓下來,也不會為這世界而活;他們的一切行動都不是以世界為主。他們盡自己的本分,扮演當扮的角色;他們並不自我隔離,也不企圖離開世界:可是他們不為世界而活,他們的地平綫不受世界所侷限。他們的眼光超越世界,看到了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你也會發現使徒彼得對基督徒發出了同樣的呼籲:“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譭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彼前二1l~12)。

我要強調的是,穿上公義的護心鏡的一個主要部分在於有這樣的認識。如果你說,“生活不是很美妙嗎?世界不是很美好嗎?”你若被這世界所吸引,所控制,就注定要滅亡。使徒約翰說,“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所以我們必須先有這個認識,就是這整個世界和世上的生活是與我們基督徒對立的。報紙就足以表達世界的心態。看看他們說些什麼,教些什麼,暗示些什麼。看看他們所代表的生活,所鼓吹的生活型態。其它的媒體也一樣――電視,收音機等――這一切都是屬世界的。控制它們的力量乃是聖經所稱的“世界”。它們並不鼓勵我們去思想靈魂的問題,以及我們與神,與永恆之間的關係。它們一切都向着世界,都在短暫、物質、身體的範圍之內。世界也仇視聖經,與神為敵。你不一定要到無神論的國家去尋找證據,你打開報紙就發現這些證據比比皆是――公然的批評、反駁聖經的教訓。世界不斷這樣作。今日世上大多數的人都作這件事。這就是“世界”!

    我們若不明白這些事,就已經被打敗了。基督徒必須明白,這世界是與他敵對的,魔鬼利用可見的、明顯的事物去攻擊神的子民,迷惑、糾纏、陷害他們,以致于攔阻了神為他們所預備的福氣。可是我們對此卻很遲鈍。主耶穌說,“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所以下要訝異世界恨你們。他說,“僕人不能大於主人。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神的子民總是被人仇恨的。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的重點即在指出世界如何恨他們。他們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世界迫害他們,嘲笑他們,恨他們。不要忘了,“世界”也會滲透到教會裡面,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些基督徒會受到另一些基督徒的逼迫。世界的心態是,“宗教還不錯,但不要信得太迷,不然會走火入魔。”世界總是對真基督徒懷着敵意。

    顯然的,穿上公義的護心鏡一個重要的意義是,明白你必須步步為營,不可對任何事掉以輕心;你跨出的每一步都當謹慎,因為這世代是邪惡的。我們四周有強敵環伺,對我們虎視眈眈。我想到的不只是公開的罪。“屬世界”的意思並不限于犯了滔天的大罪。許多德高望重的人實際上非常屬世。“屬世界”的意思是把神擋在門外,拒基督于千里之外,拒絶過聖潔的生活。一個人可能備受敬重,卻不是基督徒;那就是“屬世界”的本義。

    我們必須明白,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並不真正是我們的。作為基督徒,我們既然活在世上,就必須盡本分。但是我們不可太熱衷于世上的事,或把整個野心放在改造世界上。我們首當看重的,應該是“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我們若真是基督徒,就知道這世界根本不可能改革,因為它是在魔鬼的權勢和轄制之下。它也在“神的震怒”之下,在審判之下,早晚要毀滅。所以一個人若把全副心力放在改造世界,使世界成為適合居住的地方上,並且以為這種努力可以使他成為基督徒的話,他就是否定了聖經的教訓。“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這世界是在“世界的神”掌握之下,它面對的是最終的災難和審判。“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明白你在世界中的地位,不要貪圖你個人的享樂,安逸,舒適。前人有言,“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把你的眼目投注在天家,那兒才是你的歸宿――“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

    再進一步說,我們對於所要去的地方必須有更實際的認識。我們是旅行者,是“客旅,是寄居的”。正如詩人Dryden所說,世界只是一個客棧。你在那兒過夜,早晨起來結清了賬,就動身上路。我們只是世界的過客。可是我們必須清楚知道要去何處,並且對目的地之特質有所認識。稍後我們討論“救恩的頭盔”時還會再提到這一點。此刻我提出來,是因為這也是公義護心鏡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必須明白“預備”的必要性。

    這個主題也普遍見于經文中。任何一個旅客,或者過路的,寄居的人,總是會把他們的目的地放在心中首要的位置。他可以中途繞道在一些地方停留,但是你若計劃旅遊,一定會把目標放在目的地上。你不會只對旅行的過程有興趣。行程本身只是把你帶到要去地點的一個過程。這充分說明了基督徒在世生活的情景。他只是一個旅客,所以他不會在世界安頓下來,鬆一口氣;他也不會因為必須離開一個歇腳站而心生不捨。他應急着想抵達目的地,所以他不斷提醒自己往終點前進。如果他不想去到那兒,他就永遠不起身前行。

    這是穿上公義護心鏡的一部分。我每天提醒自己身在何處,以及將往何處。保羅在羅馬書第十三章裡這樣說:“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11節)。他的意思是,你們比開始時更接近目標了;你們已經走了幾里路,“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然後保羅又加上:“黑夜已深,白晝將近。”這世界是一個黑暗、夜幕低垂的地方,我們向着黎明、白晝、神永遠的日子前進。接着使徒又勉勵說,“我們就當脫去暗味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換句話說,你要告訴自己:“我不屬於這兒,我只是路過這個國家;這裡是黑夜,一片漆暗。我正走向天家,走向光明、榮耀,向着神而去。時光正在流逝,我必須為將要來的偉大時刻作好準備。”你這樣說的時候,就是穿上了“公義的護心鏡”。

    此外,啟示錄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七節給了我們更具體的指示:“凡不潔淨的,並那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總不得進那城;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得進去。”聖經最後一章第十四、十五節又說,“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裡,也能從門進城。”這裡,“聖城”已在望,只是有些人無權進去。只有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人”可以進到生命樹那裡,也能從門進城。至于留在城外的,則是犬類,無業游民,是一群四尋嗅聞、尋找享樂的人――“行邪術的、淫亂的、殺人的、拜偶像的,並一切喜好說謊言、編造虛謊的。”他們不能進城。我們或許可以愚弄人,卻騙不了神。你在進入那城之前必須通過檢查。

    基督徒知道自己正邁向聖城。一個基督徒最主要的目標即是通過城門,永遠享受生命樹。如果他真相信我前面引用的那些經文,那麼他會把這件事放在他生命的首要地位,並且為此預備。“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日益接近那時辰。再也沒有時間可以讓我們荒廢了。

    可惜有許多基督徒把精力花費在世界上。教會裡的大小會議不斷,我們往往花多半時間用來討論“世界”的事,尋思解決的方法。可是我們的首要職責應該是為另一個世界作準備。現今這個世界將要滅亡。它被神定了罪,它永遠不會變好。回想一下過去幾個世紀,人們如何試着要改革世界,許多宗教領袖獻身於政冶。可是看看教會和世界的光景!真正對世界有貢獻的人,並不是這些政治家,乃是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所描述的那些明白自己是客旅的人,他們把眼目望向“所要得的賞賜”。例如摩西,他不肯被稱為法老王女兒之子,情願與神的百姓一同受苦,也不要“暫時享受罪中之樂”。“屬世界”常常破壞了教會的見證;我們必須回到聖經的觀點上,那就是“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當然,我們必須把精力放在這件實際的事上。我們要把所相信的真理運用出來,這就是穿上護心鏡。

    我們也要在其它方面穿戴護心鏡。約翰在約翰一書第一章第五節裡清楚說到,“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所以他又接著說,“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裡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使徒約翰的意思是,我們若宣稱自己是基督徒,與世人有別,我們若聲稱是教會的肢體,是與神相交的,卻仍然在黑暗裡行,那麼就是說謊,真理不在我們裡面了。第二章裡,約翰又回到這主題上:“人若說我認識他,卻不遵守他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裡了。”穿上公義的護心鏡就是明白這些話的力量,如何證明你明白了?就是不要再行走在黑暗裡。

    讓我從剛纔提到的教訓裡歸納一些實用的結論。我們要像使徒們那樣,用“所以”一詞作開頭。保羅在以弗所書已經這樣作了。他頭三章用來陳述教義,第四章開頭他說,“所以,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中文聖經和合本未將“所以”譯出)。前面他用教訓提醒他們,如今他說“所以”,把前頭的教義付諸實行。他在羅馬書第十二章裡也是如此作:“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指他在第十一章所告訴他們的慈悲。如果有人要我用一個詞來描述穿上公義護心鏡的意義,我會回答說,穿上公義的護心鏡就是明白新約使徒書信裡“所以”一詞的含義。

    當然,我們不能停在這裡;使徒們並不是如此,他們繼續解釋這個“所以”。我們不能以這些標題為滿足,還要去實行,這才是穿上公義的護心鏡。基督說,“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幅了。”你可以聆聽神的這些榮耀教訓,但是你若不去實踐,它們對你就一無價值。很多基督徒就是因為在這方面失敗了,以致陷入困境。他們沒有來到“所以”的地步。他們只停留在教義上。他們以為自己懂了,卻沒有去實行出來。

    我們可以將這些標題或規範分成消極方面與積極方面。消極方面見諸于以弗所書第四章第十七節起:“所以我說,且在主裡確實的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絶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基督徒不可再以這種方式行事為人。然後保羅又接著說:“所以你們要棄絶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這些都是消極方面的規範。他在第五章第十一節將之歸納起來:“那暗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這也是今日給予我們的一個命令,正如給這些在以弗所的第一世紀之基督徒一樣。

    我不是說,你應該從世界出來。你仍然需要會見人,交朋友,作生意;可是你不能與他們“相交”,不能成為他們的一分子。保羅在羅馬書第六章第十一節裡說,“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然後又說:“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你若這樣作,就是違背自己,否認自己所相信的。另外他又在第八章第十二節說,“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着;你們若順從肉體活着必要死。”然後在第十二章開始又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可是很多人,即使進入了教會的領域,仍然在效法這世界。你在教會裡面,居然也可以看到世俗的階級劃分,厚此薄彼,以及人的矯飾,和外表的虛榮。這些事都是“屬世界”的,我們不可效法,因為我們不屬於這世界。你如何一眼認出一個人是基督徒?不是因為他屬於某一個社會階層,或者他受了某種教育,而是因為他屬於基督,他是天上的國民。

然後是第十三章的那一段論述,我們前面已經引用過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接下去的話曾對奧古斯丁(Augustine)產生鉅大的影響:“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不可!不可!不可!這些都是消極的勸誡。“我們不是屬黑夜的,也不是屬幽暗的。”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第二十二節又說,“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作。”不論那些惡事是什麼,要遠離它們。猶大書上說,“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23節)。即使是衣服,若被罪污染了,連摸也不要摸,不要與它有任何接觸。這是新約典型的消極性勸誡。使徒約翰寫道:“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這些事與神所喜悅的正好相反。

至于積極的部分,我們發現信徒應該“穿上”“新人”,例如羅馬書第六章第十三節所說的,“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在羅馬書第八章第十三節我們讀到:“你們若順從肉體活着,必要死;若靠着聖靈冶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着。”同樣的勉勵也出現在歌羅西書第三章,“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因這些事,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當你們在這些事中活着的時候,也曾這樣行過。但現在你們要棄絶這一切的事,以及惱恨、忿怒、惡毒、譭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不要彼此說謊,因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5~10節)。

    再回到羅馬書第十二章,我們發現緊跟在消極勸誡後面的是,“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2節)。要以智慧行事,愛惜光陰,不要浪費一分一秒。你是光明之子,是白晝之子。歌羅西書第三章又說,“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把你的感情放妥在上面的事,就像準備出發時,把羅盤調準一樣。你必須刻意去這樣作。世界不會幫助你,只會攔阻你。如果你一早上起來就花時間在看報紙、看電視上,你就是把感情投注在別的地方。“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凡向他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

加冕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鑒察的日子快到了。一個人若蒙英國女皇接見,將在白金漢宮接受獎章或者獲頒勛爵,他一定早早就開始為那個場合作準備。他會預備衣服,身體,預習覲見女皇的禮儀等等,鉅細靡遺。基督徒阿!你受檢閲的日子快到了!那一天你要站在那位“不能朽,不能見,惟一智慧的神”面前,他是最偉大的君王;你要從他那裡領受榮耀的冠冕,並且進入永遠的榮耀和喜樂中。那日子快來了!“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如今一刻也不容浪費。你必須明白這一切事,這樣你才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要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