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紀律

卷八 作剛強的人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我還有末了的話,你們要靠着主,倚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

弗六10

我們已探討過“操練”在基督徒生活裡的重要性。接下去,很顯然的是將我們的能力付諸實行;我們的目的是將基督徒生命的豐盛完全活出來。所以現在我們要來思考我們實際上當作些什麼,如何將這些原則運用出來,好使我們一天天長進。俗話說,“百煉成鋼”,說得一點不錯。我們越多使用自己的才幹,它就越加發展。換句話說,操練最好的方式,或者說保持我們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作我們的工。一個人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作工,和一個富人為了保持身體健康而作運動,這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那個作工的人不必去運動,因為他一邊作工,一邊就運動了。可是富人的工作用不着體力,所以他為了保持健康,就不得不花時間去運動。兩者都有其價值。運動固然有益,但最好的運動是從事某種活躍的工作。一旦我們懶散下來,就會面對許多危險。聖經裡這一類的例子不少。大衛就是在他閒懶的時候,犯下他一生中最可怕的罪。當時他的軍隊出外征戰,他卻待在耶路撒冷一事不作。由於他游手好閒,試探就來了,把他絆倒了。華滋在他寫給年輕人的一首詩裡提醒我們:

不論用勞力或花精神,
我一定要慇勤工作;
因撒但有許多惡事,
端賴閒懶的手去作。

說得很對!當你的手閒着,什麼事都不作時,撒但就會趁機來引誘你,這是很危險的。所以聖經多次勉勵基督徒勤作主工。當然這是指作善工。我不是在提倡一種膚淺的實際主義,只是瞎忙卻不知自己究竟在作什麼。我指的是活出正常的基督徒生活。現在的人往往忘記這中間的區別。人們以為“實際”就是忙着作一些外表的事,而聖經勉勵我們,基督徒最主要的行動乃是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對所有非從事教會工作的基督徒而言,這是最高形式的行動。

要探討這一類行動,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莫過于研究彼得後書第一章第五節開始的部分。使徒彼得在這裡鼓勵信徒去作的,正是保羅在以弗所書結尾所提到的同一件事。彼得說,“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的慇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在我們作更詳細的探討之前,我要再強調一次我們行動的要素。我們必須把握這個原則。如果我們弄不清楚,就很難再進步。彼得不是說,“一切交託給主;你什麼也不必作。信靠他,交給他,他會為你作成一切。”不!彼得乃是說,“要分外的慇勤”;那是對我們的勉勵。我們必須不斷地在這些事上留意,實際去行,並且在一個美德之上又加上另一個美德(5、6、7節)。它們不是自動加上的,我們必須去行。就像一個人不能只是坐在那裡閲讀有關運動的書,就變得強壯起來;基督徒若不去作彼得吩咐的這些事,也永遠不會強壯。他必須去作,這是他分內的事,他作了之後,就會在主裡日益剛強,一天比一天有能力。

但是彼得為什麼要我們作這些事呢?他的答案是,“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你們若作了這些事,換句話說,你們若在信心之外添加上所提的這些事――“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于閒懶不結果子。”我們最大的需要是“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因為我們越多認識他,就越多知道有關他的事,就越多認識他的大能大力。接着彼得又從消極面來說:“人若沒有這幾樣,就是眼瞎,只看見近處的。”不但如此,“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他不明白髮生在他身上的事,他沒有活出基督徒的樣式。然後彼得又從積極面着手,“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慇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不是你揀選了自己,但是你所作的能夠影響你蒙揀選的確據;你所作的可以使你所蒙的揀選堅定不移。彼得又加上一句,把我們的職責說得一清二楚:“你們若行這樣,就永不失腳。”你若不作,就會失敗;魔鬼會網住你,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空中屬靈氣的惡魔會陷害你,使你在未察覺之前就跌倒了。面對這一段話,我們怎能再將那些被動的教訓教導人呢?

彼得說,這是“站立得住”的方式,“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這都是行動的問題;我們的能力藉此而增加。最後彼得作歸納說,“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你不是勉強夠資格進入,乃是豐豐富富的進入,那是一次榮耀的入城,號角響起,歡呼之聲如雷響動。

這些基本的要求是很重要的,提醒我們必須行動,必須“分外的慇勤”。我們領受了能力,這能力是屬於我們內在生命的;所以這些勉勵是針對我們的。我們要操練這些事,好叫我們越來越被能力充滿,在主裡日益強壯。

那麼我們必須作什麼呢?使徒彼得說,“有了信心,又要加上……”這是很有趣的詞,意思是“補足”,或者說“使其完全”。“加上”這個詞最初是從一個與希臘戲劇有關的詞來的。希臘戲除了戲曲本身的表演,還會在結尾時用一段合唱或其它的項目來替整齣戲作一個解釋,或補充說明。使徒彼得用的“又要加上”就是同一個詞。你已經有了主要的情節或故事,但你不能馬上把它搬上舞台,你必須有完整的結局,把整個故事充分的發展開來,使其完整。這就是“加上”一詞的含義。

我們可以把實際當作的事以下述的方式加以分類。這些事都是由一件衍生出另一件的。你作了一件,就很自然導出另一件來,所以難免這中間會有一些重複。第一個勉勵與個人的訓練有關。彼得告訴我們一連串的事。“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德行”一詞的意義現今已經有了改變,我們又添上了一些別的含義,是這個詞原先沒有的。這詞最主要的意義是“活力”,或“道德的力量”。這個詞描述的是“靈魂的力量”。

我們最好先從消極面來看這詞,以把握它根本的含義。彼得說,“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德行”也有“能力”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冷漠”,“不要昏昏欲睡。”你若在漠不關心、半睡半醒的狀態下作任何事,不但作不好,而且很快會筋疲力盡。一個人首先當作的是振作精神,這是從事任何一種活動不可或缺的條件。換句話說,你不能拖着腳步,漫不經心地作工。這個主題很容易解說得清楚。有時候我會想,我們國家的整個前途或多或少都由這個原則左右。現在許多人似乎不再喜愛工作。他們勉為其難地去工作,作起事來有氣無力,他們缺乏活力和“德行”,精力。

彼得說,你有了信心之後,首先當作的是提起精神,除去那種冷漠、疏忽、懈怠的態度。“振作起來!”這是我們都當作的。打起精神來,對自己說,“我有這工作待作,我必須全力以赴。”這是“德行”一詞的原意。你絶對不能坐在安樂椅上逍遙自在地旁觀,等着收勝利的果實。你必須儘力而為。也許你早晨醒來時感到頭痛,全身懶洋洋的,精神萎靡不振。如果你在這種狀況下去工作,不但作不好,而且到頭來很容易精疲力竭。這是很明顯的事實。反過來說,如果你打起精神,努力去作,不但效果顯著,而且也不容易疲乏。

這也是人生理結構的一個原則。我們的肌肉本來就應該拉緊。你有沒有看過一隻無精打采、懶洋洋趴在地上的狗?一旦有動靜,它就會立刻豎直耳朵,全身肌肉都緊張起來。基督徒生活的原則也是如此。有太多基督徒是閒懶的,我們中間許多人患了蘭伯(Charles Lamb)所謂的“靈魂的耳下炎”。我們太頽廢、萎靡了。我們整天游手好閒,一事無成。我們必須振作起來。

你一定能作某些事。或許你會說,“我身體不舒服。”可是往往我們的情況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那樣糟。今天許多所謂的“信心醫病”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解釋。它往往是從心理方面帶給人益處。我們很容易誇大自己的病痛,所以也能夠輕易“擺脫”這病痛。當然,這樣作時絶不可走極端。你如果真的病了,就需要臥床休養,並且看醫生,用藥。但我前面講的是精神上的消沉、懶散。在這種情形下,你惟一當作的是打起精神,振作起來。不要漫不經心,要對自己說,“我得作好這工作。”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好多了,可以勝任你的工作了。“有了信心,又要加上活力。”

你是否發現,甚至在你思想這事的同時,就已經可以感覺到一股從主來的力量?就好像總指揮官下達命令時,就帶給你某種力量。從生理方面看,他並未對你作任何事;可是他把一種新的精神放在你裡面,使你不自覺地抖擻起來,感到精力百倍。“有了信心,又要加上活力。”

使徒彼得繼續說到知識,這一點我們前面已解釋過了,所以不再多說。“有了活力,又要加上知識。”指“悟性”、“洞見”。我們對基督的真理認識越多,瞭解得越明白,我們就會越剛強。

再來看一下個勉勵――“節制”。“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這個詞到了現今其意義已經有所削減和更改了。很多人以為它只用在節制煙、酒的事上,其實它有更廣泛的含義。它原來的意思是自我控制。我如何在主裡作剛強的人?我只枯坐在那裡等待嗎?不!你若會控制自己,就能成為更剛強的人。

從某方面說,這也是保持活力的原則。我們很多人軟弱不堪是因為我們浪費不少力氣。我們若知道如何省力氣,就會變得更強壯。我們常常不必要地浪費力量,其中最普遍的一種方式就是放縱自己,不知節制。我們若無法控制自己,一旦面臨仇敵,又有何指望?看看那些職業運動員――例如足球員或籃球員――觀察他們如何練習,如何鍛鍊自己。在重要比賽臨頭時,他們一律戒絶煙、酒。為了應付比賽,他們整個生活都受到嚴格管制。他們必須停止作一些平常喜歡作的事。他們被要求訓練、管束自己,這樣才能在重要的比賽裡有良好的表現。

在屬靈的領域裡也是一樣。沒有節制就意味着喪失力量。這些事是可以衡量得出的。我說的“自我控制”也包括了控制一個人的脾氣,和他自己的靈。你有沒有看過一個人因極端憤怒而顫抖?那一刻他浪費了多少精力!他盛怒之下用了許多精力,因為他不能控制他的脾氣和他的靈。當然,他在魔鬼的手中就好像一個傀儡。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時候,又怎能應付仇敵呢?在軍隊中,紀律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所有事情中最緊要的。一支缺乏紀律的軍隊已經注定打敗仗了,它是不堪一擊的。

聖經有許多這一類的教訓。箴言也是以此為主題。智慧者在論及此事時說,“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箴十六32)。他的意思是,一個不輕易發怒,能控制自己的人,遠比一個強壯卻無法控制脾氣的人要堅強。後者的強壯只是天然的,可是他若耗損、浪費精力在發脾氣上,他就輸了這場仗。至于那個不輕易發怒的人,雖然他可能沒有別人那麼多的才幹或力氣,可是他往往能打敗看起來各方面比他猶勝一籌的人,這是因為他比較可靠、穩定,他有較多的力量。這種情形也常見于一般的比賽。一個極有天分的網球球員,如果脾氣暴躁,動輒發怒,他也可能輸球。另一位技術不及他的球員可能因為性格穩定,能夠自我控制,而輕易打敗了他。天賦本身並不能保證成功,你必須加上紀律和鍛鍊。這是有關人身體力量最重要的一個原則。箴言中的智慧人很會觀察人生,他得到一個結論: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我們因為缺乏自製,真不知浪費了多少屬靈上的精力!

除了脾氣,還有許多其它的事可以輕易控制我們,例如我們裡面的慾望,本能,以及一切的衝動。它們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可是你若不控制它們,就會很快失去你自己的力量。你若飲食無度,很快就會變得行動遲滯,雖然你吃進了這麼多熱量,卻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有力量。那是因為你沒有使用吃下的食物,結果都轉變成脂肪,你也變得臃腫不堪,行動不便。你若不控制胃口,最後難免會變成一個廢人。其它方面也是一樣。一個人不管他腦筋如何聰明,他若是恣意酗酒,每天沉溺醉鄉,早晚他的腦子會壞掉。無數的悲劇即是這樣產生的。神給我們的每一個其它的本能也是如此。

信心、活力、知識,這些都有益於我們得能力。可是一個人若不控制自己,就是徒然浪費了他的力量。我可以從前人的傳記裡舉出許多著名的例子。自製是絶對必要的。這在我們生活的每一部分裡都很明顯。如果你在公司裡作一個主管,下面有幾個部屬,你若想使他們發揮所長,就必須控制你的脾氣。你若不能控制脾氣,也就不能控制你的手下。他們也許對你有所畏懼,可是他們只會作分內的事,而且只是在你看著他們的時候。你若想贏得他們的信靠,使他們甘心為你效力,就必須先學習控制自己――控制別人之秘訣,在於先控制自己。“節制!”讓我們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操練節制,不論屬靈或其它方面都一樣。

下一步是,我們必須加上忍耐。基督徒生活是非常活躍的。我們需要花不少時間和精力去控制自己,操練節制。沒有人能代替你,你必須耐着性子去作。有人說,“可是總有一些經驗可以供我參考,省得我費這麼大的勁啊!”彼得的看法可不是這樣,不然他早就會告訴我們了。他卻說,“又要加上,”“分外慇勤。”你加上了這項,又要再加上那項。

“忍耐”的含義和我們一般的用法相去不遠,但可以再加上一些別的東西。它真正的意思是“耐心地忍受”。意思是“繼續下去”,“在忍耐中持續着。”這是聖經使用這個詞的含意。它指穩定地持續下去。你不能作事虎頭蛇尾,那樣你永遠無法剛強起來。舉例來說,我知道有些人不時立志作運動,以鍛鍊身體。他們持續了一段時間,效果也很卓著。可是過了一陣子,他們就半途而廢,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他們永遠無法強壯,因為他們不能持之以恆。基督徒生活也是如此。你若作事有頭無尾,就不能變得強壯。

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不要等到你感覺想作的時候才去作,要立刻起身去行。一個總是等待“感覺”對了才作事的人,可能永遠作不成事。職責所在就去作,不管你感覺想作或不想作。一旦開始作了,你就會開始覺得想作。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不要在岸邊發抖;跳進水去,很快你就會開始享受戲水之樂。“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因為他總是找不到時機撒種;他一直猶豫不定。基督徒的生活也一樣。沒有什麼比這種持續,堅忍,持之以恆的美德更重要了。當然,你會碰到攔阻、艱難、失望、反對、迫害,可是不要讓這些改變你。忍耐、堅持下去。生活的每一部分都需要如此。不論你是一個學生,或專業人士,或任何身份,要忍耐持守住你的身份;不要等待“情緒”來到,才開始作工。你得先把水倒進抽水機,才能吸出水來。我們自己必須先開始,並且保持下去。“耐心地忍受。”

彼得又在忍耐之外加上“虔敬”。從這裡開始,是另一個類別。前面那些美德屬於純粹個人操練的領域,現在我們要來看我們與神的關係。這是一切的中心和關鍵。“虔敬”的意思就是虔誠,這個詞在現今已不那麼受歡迎了,但它確是一個非常美的詞。它是指在神的光中行走。“以諾與神同行”――那就是虔敬。挪亞也是一樣。換句話說,這些人意識到一個事實――他們活在神的面前。他們在神眼前行走,他們“與神”同行。這也是我們必須作的,我們要不斷提醒自己這一點。聖經重複地告訴我們,我們也需要自我提醒。所以彼得要加上“虔敬”。同樣的,“虔敬”也不是從外面添加給你的,你必須自己加上虔敬的成分。你必須順服神給亞伯拉罕的命令:“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這個命令也是給我們每一個人的。神對我們說,“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換句話說,他命令我們,“要知道你常在我面前,你作任何事時,不僅是為我作的,並且也要明白我在觀看,我喜悅你為我所作的。”

使徒保羅也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同一件事。他在哥林多後書第二章結尾說,“我們不像那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道;乃是由於誠實,由於神,在神面前憑着基督講道。”他在第四章也說到同樣的事。他告訴哥林多人他如何作工:“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絶了,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于各人的良心。”這真是給傳道人的金玉良言!這也是講道惟一的方法。你固然是面對會眾講道,但你不應該只看會眾,你也要看神――“在神面前”講道。神怎麼看你,那才是重要的。你講道時要意識到你在神面前。那就是虔敬。你不需要成為修道士或隱士,也不需要進修道院去操練虔敬,虔敬真正的意思是,你總是意識到你“在神面前”行事。若是這樣,你就會被從主來的能力所充滿。所以“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接着彼得又談到我們與別人的關係:“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這吩咐很容易明白。要善待你的弟兄。我們四周有許多軟弱的基督徒,導致他們軟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不愛他們的弟兄。他們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在算計別人上。仇恨別人總是會使你軟弱;不管這仇恨會不會傷到別人,至少它會對你造成很大的損害。你心中怨恨別人時又怎能在聖靈裡禱告呢?你若心中咒詛某人,又怎能出去幫助其他人呢?這是不可能的。約翰說,“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愛是生命的證據。不肯愛弟兄會因此耗損我們的精力。你若花時間去動一些狠毒、冷酷、邪念的念頭,你自己就會先軟弱下來,早晚變得一無用處。所以我們若要在主裡作剛強的人,就必須愛我們的弟兄。

愛與喜歡是有區別的。聖經沒有告訴我們,要喜歡所有的人,我們也作不到,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你憑着本性會喜歡某一類人多過另一類人。但神命令我們要“愛”所有的人,以弟兄相對待;不論我們在生理或心理上對他們有怎樣的反應,都要以恩慈相待。我們都有過這種經歷。你若發揮弟兄之愛,你會感覺好多了,你覺得比以前強壯,你也可以面對仇敵了。什麼時候你覺得憂愁,不喜樂,心中充滿怨恨的思想,什麼時候魔鬼就打敗你了。我們越多操練對弟兄的愛,越多彼此行善,互相幫助,我們就變得越剛強。這是基督徒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則。“施比受更為有福。”你給的越多,所擁有的也就越多。吝于撒種的,其收成必然匱乏,但那將種子撒得又廣又多的人,日後必有豐實的收穫。他要成為真正剛強的人。

“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這種愛是“泛愛眾”的愛。容我再度提醒你,這不是指“喜歡”。罪人有許多地方是讓我們憎惡的,但我們可以像基督愛我們那樣去愛他們。所以你要在愛弟兄之外再加上這個愛的原則。

以上是我們可以實際操練的美德,我們若照着去行,就能一天比一天剛強。“百煉成鋼!”我們在自己的信心之外,加上越多美德,我們就越能靠着主,倚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這些事是我們要不斷去行的。絶對不可偷懶。在屬靈的領域裡沒有“休假”一事。我們總是在作這些事――吃、喝、運動、操練,把一切原則付諸實行。這應該是我們恆常的、持續的行動。

還有另一件事。我如何在實際的爭戰中“靠着主,倚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呢?即使是魔鬼偃鼓息戰時,我也必須作這一切事;可是面對實際的爭戰,我怎麼辦呢?我如何在激烈熾熱的戰火中靠着主,倚靠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在此我只提一件事,就是用他的名。使用主的名可以帶給人無窮的力量。箴言第十八章第十節說,“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記住,單單靠他的名!“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

還有不少顯著的例子足以說明如何用他的名,以及他的名所具有之權能。你記得基甸的故事嗎?基甸本來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他出身一個微小的支派,又屬於那支派中最貧寒的家族。可是神呼召他起身迎戰人多勢眾的米甸人。神卻不讓基甸率大軍出征,他只要基甸選出三百個精兵,其餘的人都打發走了。基甸如何打仗呢?他只靠自己的力量嗎?不!他們在作戰時呼喊的口號是“耶和華和基甸的刀”。基甸並沒有說,“諸位,站在我後面,奉基甸的名發動攻擊。這是基甸的刀,你們站在我後頭!”他也沒有說,“耶和華的刀。”聖經給了我們一個完美的教訓――“耶和華和基甸的刀。”耶和華的刀是必要的,沒有它我們就完全無助。此外還有“基甸的刀”。於是他們前去爭戰,奮力與仇敵廝殺,最後大獲全勝。“耶和華的刀和基甸的刀。”

最偉大的例子莫過于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了。這些舊約的事蹟,不僅是歷史,也是絶佳的比喻,足以闡明以弗所書第六章所教導的這些真理――“抵擋魔鬼的詭計”、“與執政的,掌權的爭戰。”大衛和歌利亞之戰的畫面提供了極佳的解釋。這兩人的勢力一點也不平均。看看這個巨人。他征服了所有的人,沒人敢敵擋他。另一邊是大衛,他只是個孩子,穿上盔甲後就走不動了,他也拿不動掃羅的刀。他有的只是甩石的機弦,和幾塊小石子。如此而已!可是大衛得勝了,因為他是以虔敬的方法來面對歌利亞(撒上十七45)。歌利亞在交手之前,就已對大衛百般戲弄、嘲笑、威嚇,然而大衛對他說,“你來攻擊我,是靠着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着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裡,我必殺你,斬你的頭。”請留意大衛是“靠着萬軍之耶和華的名”,靠“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爭戰。他道出“那名”的一刻,就充滿了信心和能力;神讓他打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勝仗。

以利沙在剛開始出來事奉時,也沿用了同一個原則。當時以利亞剛剛升天,只剩下以利沙獨自站在約但河邊。他目睹了以利亞如何揮舞外衣,分開河水;此刻是他自己面對極大試驗的時候。他是否夠剛強,能繼承以利亞作神的先知呢?請注意他如何面對他的事工。他說,“耶和華,以利亞的神在那裡呢?”這也應該是現今教會的呼喊,因為我們正在與執政的掌權的爭戰。我們不應該軟弱、猶豫、動搖、失望;我們應該說,“以利亞的神在那裡?我們祖先的神在那裡?改教者的神在那裡?清教徒的神在那裡?早代循道派信徒的神在那裡?大復興的神在那裡?”我們可以靠他的名剛強起來。

翻開新約,看看早期教會中的彼得和約翰。他們在聖殿的美門口,遇到一個瘸腿的。他們怎麼辦?這是彼得所說的:“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三6)。他的名!那名所帶著的能力!彼得和約翰實際說的話,採取了行動,但他們能如此作,是因為他們使用了主名的能力。“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

再來看保羅寫給那個緊張,害怕的年輕人提摩太的話。他已經告訴提摩太要和他“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他勉勵提摩太振作起精神。如今他要給提摩太一件東西,好使他被能力充滿,所以保羅說,“你要記念耶穌基督乃是大衛的後裔;他從死裡復活,正合乎我所傳的福音”(提後二8)。保羅說,你為什麼猶豫不定,驚惶失措?“要記念耶穌基督乃是大衛的後裔;他從死裡復活,正合乎我所傳的福音。”基督不僅勝過了人,勝過了魔鬼,他也勝過了最後的仇敵――死亡和墳墓。要記住這一點!一個人若記念這事,他就被主耶穌的大能大力所充滿。那名!要記念復活之主的名,和那名所帶來的能力和影響。

於是我想到啟示錄,“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弟兄因着主基督,不但足以威脅到魔鬼,並且最後勝過了魔鬼。這是惟一的方法。幾世紀以後,一位詩歌作者寫道:

耶穌此名何等芬芳,
在蒙恩人耳中!
撫他憂悶,醫他悲傷,
並且驅他驚恐。

耶穌之名使他強壯,“此名何等芬芳!”“並且驅他驚恐。”你知道如可使用這名嗎?你知道如何呼求這名嗎?你知道這名能帶給你許多能力嗎?基督徒必須爭戰,但他信靠這名,他尋求這名,他因這名而強壯。因此他能“得勝有餘”。

我相信我們都知道如何使用這名。這使我想到小時候聽到的事。我有幸生長在一個小村莊裡,村人彼此都很熟悉。有時候村子裡會有一些比較凶悍的的大孩子,專門欺負幼小的男孩。受欺壓的小孩往往害怕不安,知道自己無力與那些大孩子對抗。他怎麼辦呢?這是我常常聽到的:小男孩知道自己無力抗爭,他只有走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面前說,“我要回家告訴我爸爸,”或者說,“你再打我,我就要告訴我哥哥。”大孩子雖然跋扈,也得對別人父親的名敬畏三分。你我在軟弱中也可以用主耶穌的名威脅魔鬼,恐嚇他!“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要對魔鬼說,“我知道靠我雙手空拳,無法抵擋你;但是你若膽敢碰我,我的父必定會為我報仇。”用基督的名威脅他。主的名是堅固的高台,義人奔入便得穩妥。從純粹身體和物質的角度來看,主的名也許沒有使你的力量增加,但他的名能將信心注入你裡面,使你剛強。這名,這真道,能帶給你活力;你可以威脅那企圖恐嚇你的魔鬼,使他聞之喪膽,落荒而逃。

這個原則見之於生活的每一部分。它也說明了作為“使者”成功的秘訣。一個大使,他本身可能沒沒無聞,但他是代表國家、執政當局說話,他後面有權柄支持着他。說話的是他,可是他用的權柄來自他所代表的國家。另一國的人必須注意聽他的話,是因為知道他代表了隱藏在他後面的那一個看不見,卻大有勢力的政權。

這是抵擋魔鬼的詭計最佳的方法之一。“你們要靠着主,倚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認識他名所帶有的力量!“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對你的仇敵說,“離開我去吧!我不屬於你,我屬於神,我在他的蔭庇底下。”“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但願神幫助我們將這些寶貴的真理運用出來,好叫我們“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