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我们得基业的凭据」

卷一 神终极的心意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直等到神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弗一14)

这个陈述显然是接续使徒在第十三节所说的,尤其与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有关。它不单是接续那个陈述,更是那陈述、以及使徒从本书信开始的整个陈述之附加语。

我们已经看过:以圣灵为印记是神给他的子民特别的保证,那就是「圣灵与我们的灵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但是使徒想要坚固、安慰、并建造以弗所人,觉得不能就此打住,因为从实证和经历的观点来看,这真理还有另一层面是更为宝贵的。他在第十四节探讨了这一层面。其关连如下:「……你们……信了之后,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直等到神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

我要强调的是:使徒在这里并不是重复说同一件事,也不是以另一个方式将同一件事再说一遍。这不是重复的问题,他其实是在那真理上再加上一点,是更往前一步,他的目标和目的仍然是要帮助我们,对于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地位之荣耀有更多认识。这一切全是为了「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视野,来观看那居住在我们可称颂之主救主身上的荣耀。

请留意使徒几乎毫无例外地总是将这两件事――印记与凭据――连在一起,这是很有意思的。他在哥林多后书也是这么作,他在那里说:「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并且膏我们的,就是神;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原文作质】。」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五章也同样如此――虽然他并未真地用印记这个词――他在那里说:「为此培植我们的就是神,他又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原文作质】」(5节)。只有当我们明白这类的教义时,才能真正得到坚固。教义的整个目的,不只是要叫我们的头脑能够明白或得到满足,而是要建立我们、坚固我们,使我们成为扎实的基督徒,使我们屹立不摇,使我们得到一个不能摇动的根基,而这肯定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需要。身为基督徒,我们需要被建立,学习在想到我们自己的时候,更多从我们的整个地位与神已经为我们计划、定意的伟大事物来想,而较少从特殊经历的角度来想。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查考凭据这个词的意思――「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这一个词经常用在与商业交易有关的事上,虽然它在今天并不像以往一样用得那么频繁。此字一度曾在所有买卖交易上用得非常普遍,一般都同意它在当时有两个意义。其中之一是:它是所提出的一种抵押,一种保证。举例来说,一个人买了一块地,但却没有足够的钱购买整块地;所以,一般的作法是他承诺要在日后全数付清,并且先付给对方某个东西作抵押,保证他终必付出全部的款项。

但这个词语还有一个更丰富的意义――它不单是个抵押,也是分期付款的头期款,其实就是应付之全额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有一个微妙但却真实的差异。你可以拿出某样东西作为抵押品,但它与所要付出的东西并不是同样性质的。举例来说,在买一块地的时候,你可以给钱作为抵押品;它是个抵押品,是个保证,但却不是「质」「凭据」。一个凭据所特有的,是它是一种与真品本身同种类、同性质的抵押品或保证(参吕振中译本的「质定」)。例如:在金钱的移转上,你所给的若是金钱,那么它除了是个抵押品之外,也是一个凭据;但如果你给的是一块布料、或是一个家俱,那么它就是一个抵押品,却不是一个凭据。凭据的特点是,它是一笔头期款,是与所要付出之物同种类的头期款。要真正明白这个教义,非常要紧的是明白凭据是全额的头期款,保证余额后来必定偿还,它是这样一种性质的抵押品。但抵押品与凭据之间还有另一个不同。如果你拿出一样抵押品作为交易的保证,那么当你真的把全部款项付出之后,你的抵押品就会归还给你。「抵押品」「担保」「当头」这几个词,就是同样的意思。你留下质押品,但是当时候来到,你把价款付清时,你的质押品或抵押品就归还给你。但是凭据却不是这样。理由在于:凭据是整体的一部分或一分,所以当余额付清时,凭据也不归还给你。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欠某人一镑,你可以给他一个抵押,例如给一本书作为抵押。后来,当你付清你的的债务时,你的书就归还给你。但是如果你给的抵押不是一本书,而是给个凭据,假设是一先令吧;后来,当你与借钱给你的人清偿债务时,并不是把那一先令拿回,然后给他一镑。你只要付给他九先令就可以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你的凭据其实就是全数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我们要充分从使徒此处的教训得益处,就必须持定那个观念。

近代盛行的一些圣经译本的缺陷之一是,它们完全忽略了这一点。举修订标准本的译法为例,它不单薄弱,而且完全不够充分。它是这么译的:「这是我们得基业的保证,直等到我们得着它。」那当然是真的,它是一个保证,但保罗所用的字却有更丰富的内涵。这一点促使我说:我们在使用这些近代译本的时候,要很小心谨慎。语言上的严谨、正确,并不代表一切。其中可能会有偏见;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到那些在字词知识上学有专精的人,要从两三个可用的字当中挑选一个时,经常都是选一个相当正确的字,但它却缺乏别的字所供应之丰满意义。除了专业技巧之外,译者的神学观点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在以弗所书这个段落中已经见过几个例子,修订标准本的译者们在可以使用更崇高、更伟大的字眼时,几乎总是选用较薄弱的字。「保证」在这里就是比「凭据」更弱的字。

这样,「凭据」就是付给我们的「订金」「直等到」这个词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直等到什么呢?「直等到所买的产业被赎」(另译)。请再注意修订标准本是如何表达的:「这是我们得基业的保证,直等到我们得着它。」这么译也是合理的,是行得通的;但所强调的却是「我们得着」。钦定本说:「直等到所买的产业被赎。」修订标准本省略了「被赎」这个词。英语修定本与钦定本略有不同,是这么译的:「这是我们基业的凭据,达致救赎」,保留了「救赎」这个词,也保留「凭据」这个词;整句话则是说:「我们基业的凭据,达致神自己产业的救赎」。这个「神」字在钦定本中没有提及。在原文里面,也没有论到神;修订的人在这一点上作了诠释,正如他们所用之斜体字所表明的(参中文圣经和合本字旁小点)。

论到「救赎」这个词,我们发现它在希腊原文中就存在;因此修订标准本的译者们将它删除,是富含深意的。它在这里所具有的意义,显然是「神的计划最终的完成」。我们在哥林多前书第一章第三十节发现同样的意思,使徒在那里说:「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有些人只是从罪得赦免的角度来想救赎;但在许多经文中,「救赎」都有更广的范围。它有时是「赦免」之意;但上下文通常都会将其意义表明清楚。用在哥林多前书第一章第三十节时,「救赎」的意思显然是「最终圆满完成」,是结局,是神的整个旨意在我们得释放与蒙拯救上完全成就了。

正如我们早些所看过的,使徒所用的这个词,是个非常特殊、专门的词语。「救赎」的意思是藉着付出赎价而得拯救,就着基督徒而言,那为了我们最终之得赎与拯救所付出的赎价,就是基督的宝血。所以使徒在这里是说:圣灵所带给我们的福分,尤其是印记,是付给我们的头期款,直等到我们领受基督藉他宝血所为我们买来的一切丰满。修订标准本用了「得着」一词,其所介绍的观念与使徒的着重点不同。

在考量修定本的译法――「这是我们基业的凭据,达致神自己产业的救赎」――时,我们面对了两种可能性。我们可以从神的观点,也可以从人的观点来看这几个字。神的计划是要召聚一群百姓――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犹太人的数目也满足了。他正在这么作,因为我们读到:「神一切的工作都是他所认识的」(徒十五18另译;中文圣经和合本所根据的是不同的古抄本);「然而神坚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这印记说:『主认识谁是他的人』」(提后二19)。神有他完美的计划,要救赎既定数目的百姓;从神的观点看来,「救赎」指的是有一天这一切百姓都稳妥地召聚来了。他们是神的产业。「耶和华的分,本是他的百姓」(申三十二9)。修定本的译者们在这事上显然是采取这种观点。这毫无疑问就是使徒在本章第十八节所表明的观点。他祈求神照明我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我们在那里见到一幅图画,将圣徒描绘成神的基业,神的产业。所以这是对此片语一种合宜的观点。

然而对我而言,钦定本在这里的译法似乎更好。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不单只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虑,也要从上下文和神学的角度来考虑。使徒在这里所关注的,是要给他的读者安慰、慰借、与确据,所以我认为他在这里是从人的观点、而不是从神那一面来看这件事。他是在说:神已经把我们基业的订金赐给我们,直等到我们领受全数。钦定本的译法很自然、恰当地融入了上下文里面。我们无论选择其中那一种译法,都没有太大差别,因为我们全然进入我们基业的日子,也正是神在他百姓中一切产业得以完成的日子。

我们现在可以来看「凭据」这个词所传达的信息、教义。头一个问题是关于印记与凭据之间的差别。印记是保证我是承受产业者,它在我与产业的关系上给我一个保证。凭据则是针对那件事物本身给我一个确据,它使我享有那件事物实际的一分,所以我越来越确信最终必定完全得到它。

因此使徒的教训是:神已经将圣灵赐给我,他与我的灵同作见证,向我保证说我是神的儿女。神已经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并且藉着印记充分向我证明他在基督里特别关心我;但他也把我所得基业的凭据赐给了我。

我们先把凭据看作一个抵押品。把圣灵看成是我的基业之抵押品,最好的方式是查考使徒在罗马书第八章中详细论到此事的方式。例如第十一节:「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请注意使徒在这节经文的前后文中的论证。他解释我们如何已经在灵里蒙了救赎,向律法死,向罪死;我们是「在基督里」,我们与他一同复活。但罪仍然在我们必死的身体里面,我们有时也会因为与罪争战而感到沮丧;使徒所给我们的安慰与鼓励,可在刚刚所引的这节经文里面见到。圣灵住在我们里面,此一事实就是将来还要完整地、完全地临到我们身上之事的凭据,抵押品。有一天将来到,那时我们的身体将要蒙拯救完全脱离罪恶,圣灵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就保证了神要赐下福分。因为圣灵在我里面,我就知道我的身体终必蒙拯救脱离罪恶。

我们在同一章第二十三节见到同样的观念,保罗论到受造之物以后说:「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圣灵在我们里面,就是那将要临到之「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的保证,尽管我们目前可能经常叹息。

同一个观念也见于保罗的哥林多后书第五章第一至五节:「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罪在身体里,罪在肉身中,肢体的律――「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为此培植我们的就是神,他又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原文作质】。」在我里面的圣灵是一个凭据,是一个保证:虽然我如今正在叹息,但我必蒙拯救,穿上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就是「神的房屋」

我们现在来看这个题目的另一面。在我们里面的圣灵,不单是个抵押品,他也是我们基业的订金。使徒以「初熟的果子」一词表达这一点。这是古时候农业社会里面的一种习俗。在收成的季节,农夫就出去,将他的作物收割一些;然后带回家去,把它磨成面粉,对妻子说:「把它烤了,我们可以尝一尝将来收获的样品。」他还没有把全部的农作物收割起来,所割的只是其中一分,是初熟的果子。他在春天的时候把种子撒下去,经过夏天几个月的等待,收成的时候终于来临了,他急着想要尝一点。圣灵和他在我们里面的工作――尤其是印记――是那等着我们之大收成初熟的果子。或者我们可以把它想作是一种「预尝」「初熟的果子」是个样品,我们吃的时候,就预尝了那即将临到的;它是引发我们食欲的东西,是叫我们内心喜乐、舒畅的东西。

换句话说,使徒的教训是,在我们里面的圣灵,把我们身为基督徒所应享受之物给了我们――预尝天恩的滋味。我们在一起聚集敬拜,应该是预尝天恩的滋味。当我们一同聚集来思想这些事、谈论、讨论它们的时候,我们就是在预尝天恩的滋味。公众的崇拜应该是采撷初熟之果,是预尝我们将来在天堂之业分的样品。新约圣经中的这些书信,一直不断劝勉我们,要仰望天堂的喜乐。我们对这件事的意义知道得太少了,而圣经中也很少告诉我们有关这方面的事;但我们可以满有把握地说:在天堂中两个主要的福分,就是得见我们可称颂的主救主,并且变成像他一样。「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五8)。「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壹三2)。面对面看见我们可称颂的主救主,看见神;这是过于我们所能领会的,我们不能明白它,因为它是如此荣耀。但是,在天堂里,我们将要看见神,注视那为我们而死之可称颂的救主。我们现在所有的,甚至连我们最崇高的经历,都是初熟的果子。它们只是福分的预尝。

使徒所强调的是:我们现在就该享受和预尝这初熟的果子:「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罗八23)。他在其它的地方使我们对此事略有一点概念。他在哥林多后书第三章第十七至十八节写道:「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哪里就得以自由。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这事现在就要发生!我们还没有面对面看见他,但我们确实敞着脸看见他了,仿佛在镜子里、在玻璃里看见一样。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只不过是个返照,我们只不过是藉着圣灵看见所返照出来之主的荣耀。

保罗在他所写的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第十二节说到同一件事,我们在那里读到:「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谜】;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我们「如同猜谜」,正如中文圣经和合本小字所译的。镜子的表面不够亮,不能捕捉所有的荣耀。有一些曲解和朦胧不清的成分;但那时就「面对面」了!感谢神!我现在所看见的,就是那永远荣耀的一部分;它是一笔头期款,是初熟的果子,是预尝,是凭据。它不只是个保证,它就是那个东西本身的一部分。甚至就在现在,我正以某种程度进入那荣耀。这就是使徒的教训。它在此时就已开始了,虽然还不完全,只是一小部分;然而,它却是真的,是那荣耀本身的一部分,是我还在肉身中的时候所能承受的程度。

第二方面是:我们要变得像我们的主一样,有分于他的生命。像他一样,意味着完全,绝对的完全,毫无斑点,毫无瑕疵,毫无玷污,或类似的事。犹大在他书信末了那醒目的颂荣中说:「那能保守你们不失脚,叫你们无瑕无疵、欢欢喜喜站在他荣耀之前的……」。启示录的描述使我们对此事略有概念:「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二十一8)。他们不会在天堂里,而是在外面。我们在同一章又读到:「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27节)。我们在同一卷书第二十二章――就是圣经最后一章――读到:「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11节)。那就是地狱――在天堂外面!「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那就是天堂!再看第十四和十五节:「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城外有那些犬类、行邪术的、淫乱的、杀人的、拜偶像的、并一切喜好说谎言编造虚谎的。」「凡污秽的」必不得进入:天堂是全然、绝对纯洁的。那就是我们将享受的,我们要得见他的真体、得以像他一样。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应许,甚至就在今生今世,就得以预尝,因为圣灵是我们基业的凭据。我们必须认识圣洁的喜乐,并恨恶罪,厌恶这世界和它一切的道路、它一切的欲望、和它所代表的一切。我们必须学会恨恶罪恶,像基督所恨恶的一样,并享受圣洁、纯洁、和公义。你是否知道何谓享受圣洁,感觉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以主的律法为乐,因着它的所是而喜爱它呢?我们可以预尝这种光景。

再者,爱是天堂的一大特质。当我们看见他的时候,必要全然爱他;但我们此时此地就应该开始爱他。保罗在第三章为以弗所人祷告:「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藉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他们可以开始「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你爱神吗?你在天堂里将会完全爱他;如果我们有初熟的果子,就必会如此:知道他爱我们,爱他,并彼此相爱,我们在天堂的时候将会全部彼此相爱,但那必须从此时此地就开始。如果我们有圣灵初熟的果子,我们就会开始彼此相爱,因为我们都是属于基督的。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喜乐。天堂的喜乐是毫无掺杂的。启示录结尾几章对此有所描述:「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二十一4)。没有掺杂的喜乐!但那也是从今世就开始的。「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十四17)。「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一8)――就是现在!如果圣灵在我们里面,我们必定对这喜乐略有所悉。正是为此,使徒才一再地劝腓立比人:「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四4)。我们也必须认识「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天堂是完全的平安与福乐,而我们在这里就必须对它略有所悉。无论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什么环境中,都可以有平安――无论我们是受羞辱,或是处丰富,或是处缺乏,或需要,或富足,始终都要以神这完全的平安为乐。

因此要领受「凭据」这个词所传达的教义。藉着那在我们里面作凭据的圣灵,我们甚至在今世就开始享受天堂了。

属天君王众儿女,一路歌唱声甜美……我众正朝神家行,步武前人的脚踪,他们今已得福乐,我众亦将见其福。

我们尚未完全看见它;但神在他无限的恩典、恩慈、与怜悯中已经允许我们预尝了我们是否正在享受它呢?你是否认识他呢?你是否仿佛在镜子中敞着脸看见他呢?他的荣耀有没有向你启示出来呢?你是否认识他的爱,而且你也爱他呢?你是否认识圣洁、纯净、成圣的喜乐呢?你是否正在享受「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呢?「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