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关于印记的问题与困难

卷一 神终极的心意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你们也在他里面相信了之后,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弗一13另译)

凡是曾经为文论到受圣灵为印记这经历的人,都会同意这是很难以言语描述的事。其难以描述之处,可以用启示录的话作为例证来说明:「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并赐他一块白石,石上写着新名,除了那领受的以外,没有人能认识」(二17)。这里面几乎是一个秘密。但凡是经历过的人,纵使是最微小、最微弱的程度,都会同意其他的经历无一可与之相比。他从前所相信、所接受、所倚靠的真理,霎时间忽然变得明亮、清晰起来,带着属天的、神圣的澄澈。在爱里面——纵使是人的爱——始终都有一些东西是不能言述的。这一件事更是如此,因为那是在经历神的爱,以及我们所给他之回流的爱!我们爱他,因为他先爱我们,而这经历几乎是无法表达的。但那却是发生在我们身上最真实的事。

我们已经用很长的篇幅来探讨这个主题,因为新约圣经和漫长的基督教会史似乎非常清楚地显示:就着基督徒的见证这观点而言,没有任何一件事比这印记的经历更重要。我们可以用机械式的态度来作见证,但那没有什么价值;只有那些知道主印记的人,才是真正有果效的见证人。正是这个缘故,我们的主告诉门徒要在耶路撒冷等候,直到他们领受了圣灵的印记。它不单是一个基督徒所能得着之最高经历,也是使我们更有果效、更有活力、更有亮光的方法。每一次大复兴与觉醒的时期都能证明这一点。

但是关于这件事,另外还有某些困难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是否初代教会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这个经历呢?保罗似乎是说以弗所教会、以及这封传阅信函所送达之其他教会里的每一个肢体都已经受了圣灵为印记:「你们也在他里面相信了之后,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如果确是如此,有人就辩称说:同样的道理岂不也适用于今日吗?所以怎么能说有的基督徒可能没有经历这圣灵的印记呢?

就着许多方面而言,这都是与这个教训有关之最重要的问题。我还要补充说:它也是极其困难的一个问题,我们能提供的,无论如何只是我觉得合宜、充分的答案。我们在这里所读到的陈述,在新约书信中有许多类似、可以互相参照之处。就以保罗在罗马书第五章的陈述为例,我们在那里读到:「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5节)。保罗在这里似乎是说:神的爱已经丰满地浇灌在每一个基督徒心里了。所以我们很可能会问:这是否发生在初代教会每个基督徒身上呢?若是如此,那为什么不能发生在今日每一个基督徒身上呢?或者它本来的意思就是说这事确实发生在所有人身上?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偶而得以一尝神的爱,而在于神的爱是否已经浇灌在我们心里,直到从我们的心里满溢出来呢?那么,这节经文就是一个可以比较的陈述了。再看彼得前书,有一个陈述是我们已经引用过的:「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一8)。那对我们而言是否真实的呢?彼得所作的陈述,似乎是可以应用在所有基督徒身上的。我们还可以引用其他类似的陈述。这些陈述似乎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适用于这些书信达到的所有基督徒身上。

这样,该如何解释呢?我们如何将这类陈述与我们所主张圣灵的印记并不普遍适用在所有基督徒身上的论点相调和呢?使徒保罗显然不认识以弗所教会和其他教会——包括罗马教会——的每一个基督徒。使徒彼得显然也不认识他所有写信的对象,他称他们为「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寄居的」。他听说在某些地方有一些基督徒,就写了一封一般性的书信给他们传阅。当他写这封通函给他们的时候,当然不会详细认识每一个别的肢体。所以我们可以获得结论说:在所有这些普遍的、一般性的陈述中,作者们探讨的乃是他们视为正常或标准的事。他们并不是说这必定对于每一个别的基督徒都是真实的,当他们写一封通函给一间教会的时候,他们是假定该教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标准的基督徒,然后就据此假设写信给他们。彼得显然就是这么作的,而且尽管知道教会肢体的经历大异其趣,彼得仍然以一般性的口吻写信给他们说:「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显然是论到对每一位真基督徒而言为正常、标准的事。那是答案的一部分。

但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地说:这些初代基督徒绝大多数都获得了这个经历,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极其可能的。请看使徒行传第二章所描写的那件事吧!那件事显然是独一无二的,不单在于它是头一次,也在于其范围与强度的异常性。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它是一次发生,就永远不再发生了。那么说是个极大的错误。我只是认为,它在起初比在后来还要强烈。我们不单在使徒行传稍后的部分发现了五旬节那天所发生的又重现了,并且教会历史中每一次的大复兴也或多或少都是重复最初发生之事。一旦出现了大复兴,我们就会发现有许多人——或许同时有数百人——得着这个引人注目的经历;这经历在教会衰微、沉睡的时期,通常只是零零星星地临到一些人身上。当复兴来临时,这个福分就大大浇灌下来,有时候涵盖极大的区域,许许多多人都可以证实这个经历。事实上,经常有人指出:在复兴期间一天所发生的可能远超过没有复兴时一百年所发生的。这并不是说在较寻常的时期教会就不是基督教会。在这样的时期,圣灵所作的是较寻常的工作,而那些领受这经历的人多多少少总是例外的;但在复兴时期,这活泼的经历却极为普遍。

这一点在基督教会草创时期更为明显。那时神是在为整个教会立下标准,以作为典范或模式。神仿佛是说:「这就是我应许要作的,这就是你们可以经历的一个实例。我这么作,是为了要鼓励你们寻求它。」所以,早期的那些教会可能在创立的时候都获得这圣灵的印记。我们当然看见它在五旬节那天发生在许多人身上;我们看见它由于彼得和约翰的来访而发生在某些撒玛利亚人身上;我们看见它发生在使徒保罗身上;发生在哥尼流家中;我们看见保罗将同样的福分给了他在以弗所遇见的那十二个门徒。那似乎是新约时代的典范和标准。

所以要解释保罗为何在这里以这种方式写信给以弗所人,我们可以选择这两种解释当中的一个——要嘛就是起初所有基督徒都真的领受了这个福分,因为他们属于初代教会,不然使徒就是概括地论到典范与标准,而不是从教会每一个别肢体的角度来谈论此事。

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更与我们有关,也更为实际:我正描述的这个经历是给每一个基督徒的吗?有人可能会说:「我注意到你强调了在使徒时代所发生的事,与大复兴期间所发生的事,而你所引述的那些个人的经历,都是属于杰出之辈的,诸如怀特腓德、卫斯理、爱德华滋、与慕迪。」许多人由此推论说这经历是只给杰出之人,而不是给「普通」基督徒的。但那是错误的推论,我们很快就可以从圣经上证明这一点。当使徒彼得在五旬节那天以圣灵的大能讲道时,众人呼喊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回答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救,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徒二28-39)。没有限制,也没分别,它不只是给使徒或神杰出的仆人,而是给所有基督徒的。神是完全无分轩轾地作每一个基督徒父亲。他是最卑微之基督徒的父亲,一如他是教会中最崇高的仆人的父亲一样。后世的教会历史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已经看见这似乎就是新约教会的光景,彼得写信给那些「分散……寄居的」,他们以「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住在他里面。

在后来的教会历史中,你会发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也经历了圣灵的印记。两百年前福音大觉醒时代的情形就是这样。除非一个人有充分的确据,否则早期有一些循理会就不愿接纳他成为教会的肢体。以此为条件也许太过分了;以此来证明教会领袖的灵性,当然是矫枉过正的作法。然而我再重复一次,这是给我们所有人的,我们务要常常牢记在心:它并不是始终都以同样的强度出现。

此处用一个在溶化的蜡上面打印记的例子,或许能有助于我们明白。有时候一个人会发现他打在蜡上的印记非常清晰,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有时却模糊不清,仅仅能够辨认而已。但无论清晰或模糊,都有印记,而且也应该有印记。我们千万不可坚称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有像爱德华滋那样深邃动人的经历,他告诉我们说他自己觉得神的荣耀与慈爱有如波涛一般临到他,是如此强烈,使得他满身大汗,虽然当时的气温很低。你也会发现像芬尼(Charles G. Finney)这样的人,虽然他的神学见解与爱德华滋大不相同,却以几乎完全相同的词汇来描述同一个经历。它发生的时候不一定总是带着这样的强度,我还要重复地说:对于自己的得救有绝对的把握和肯定,乃是每一个基督徒与生俱来的权利——「你们既为儿子,神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加四6)。用人类生活作个比方:在一个家庭里面有一个小孩子,他可能不太正常,或者还没有充分地发展,但对于父母亲而言,他跟家中最聪明的成员一样,都是父母的孩子;所以,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认识这圣灵的印记。

许多人常问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要寻求这个印记呢?我毫不迟疑地回答:我们绝对应该这么作,但我们在寻求的时候必须小心所采用的方式,从消极面着手乃是明智之举。在当代基督教中最危险的一个教训,就是论到基督徒生活中的每一个福分时,只强调「凭信心领受」,而完全不顾到感觉。在悔改归主、成圣、确据、和身体得医治上都有人这么教导。在这些领域中,每一个都已经由于这类教训而导致可怕的悲剧。就让我举些实例吧!

南非极有恩赐的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曾经非常相信所谓的信心医治,而他就以我们正在批判的这种方式教导它。他认为一个基督徒如果生病了,就应该阅读圣经,相信圣经的教导是:神为基督徒所定的旨意是要他永远健康。然后,他应该来到神面前,告诉神说他相信圣经和这个教训,并且求他医治。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必须相信自己已经蒙医治了,所以要站起来。虽然事实上他并没有觉得比较好,但那不打紧,他必须凭信接受医治,继续过他的生活,仿佛是十分健康的人一样。但是慕安得烈后来不再相信这种说法,他的传记对此事是怎么发生的有所解释。他很宠爱的一个姪儿,患了某种肺病,可能是结核病。慕安得烈已安排好要到南非某地作一连串的讲道,这个姪儿很希望同去,但他的病情却不宜前往。这两个人都相信凭信接受医治的教训,便一起屈膝求神医治,然后就起身,心中相信这年轻人已经得医治了。他们收拾好行李,就一起出发了。但他们才出发不久,这个年轻人就死了。

我们心里要弄清楚:我们并不是以那种不顾感觉的方式来领受这个福分;当我们受了神的圣灵为印记时,我们会知道的。它不是不顾感觉、凭信接受的。你必须继续不断祈求,直到得着它、直到你知道自己已经得着它为止。我相信这种「凭信接受」的教训,对现今基督教会中缺乏渴慕之心的光景,得负上大部分的责任。有许多人似乎以这种方式来度过整个基督徒的生活,他们说:「我们不担心感觉,我们只凭信接受它」,结果他们似乎从来就没有任何经历。他们凭着对自己提出的暗示而活,这是一种自我暗示(Coueism)。但当神赐福给一个灵魂时,这人的灵魂是知道的。神将他心里的爱启示给你时,你自己的内心会因这个经历而溶化。使徒与其他在五旬节那天被圣灵充满的人,都发出光辉,超越了自己,以令人惊奇的权柄和确据说话;所有看见、听见他们的人,都惊奇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徒二12)。我们务要小心谨慎,免得丧失了从神来的某些最丰富的福分。当神以圣灵为印记来印证你时,你必定知道。你千万不可无视于你的感觉和光景而「凭信接受」,而喃喃自语:「我一定已经得着了,因为我相信,我已经接受了神的话。」你不必说服自己,说服的工作是圣灵所作的,他会让你体会那「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

然而我并不是建议我们应该沉迷于所谓的「等候聚会」。就着某种角度而言,那些开始这类聚会的人有其道理;他们多少认为这种方式只是实验性质。但是他们却接着说:「让我们聚集在一起,让我们等候,直到得着我们所寻求的这福分。」他们会等候数日,有时甚至数周,结果很容易造成某些不幸的后果。由于他们是在营造某些心理状态,这些后果多少是无可避免的。如果人们不吃不喝、在那种紧绷的气氛中等候,往往会有仇敌出现,随时准备要制造膺品。我们总是会不知不觉运用自己的心理反应和说服的力量,总是会有一种危险,就是陷入一种错误的狂喜状态。当人们说:「若得不到这福分,我就不走出这栋建筑物」时,这种危险尤其严重。

此外,还有一种非常真实的危险,就是忘掉圣灵的主权、和神主宰的权柄。那决定在何时赐下这福分的,乃是他。那决定将它赐给什么人的,乃是他。我们不能支配它,我们永远不能采取一种态度说:「我要满足它一切要求,并且等候,直到此事发生。」那是不合圣经的,那不是神所用的方法。他当然告诉过门徒要在耶路撒冷等候,直到五旬节,因为他已经选定了那特别的日子,正如他已经向旧约时代圣徒所启示的;但那并不是「等候聚会」的先例。

那么我们该作什么呢?容我扼要说明我的答案。要查考圣经,从圣经中搜寻应许,就是使徒彼得所说那些「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彼后一4)。要明白神所要你得着的,以及他所供应给你的。在以弗所书第三章,保罗说他正为他的朋友祷告:「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藉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16-19节)。你我必须知道基督这过于人所能测试的爱。你知道它吗?你必须知道它;所以我才说要查考圣经。当你读这段圣经的时候,要说:「那是为我说的,我必须知道基督是以那样的爱来爱我的。我相信它,但我还没有认识它,我从来未经历它,但我必须这么作。」然后要接着说:「我应该得着它,我应该对它有所认识」。那会激励你去祷告。

下一个原则,是要确定我们正在寻求的事是正确的。我们不是要寻求经历和气氛一类的事。我们是要寻求主,寻求认识他和他的爱。若是寻求他所赐的福分,却不寻求他,不啻是侮辱他。他已经为我们作了这一切,为要使我们认识这独一的真神,和他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要寻求他,要寻求认识他,寻求他的义,寻求他的圣洁,要寻求这一切,你将永不会走岔路。但你所寻求的若是狂喜、异象、和感觉,你可能会得到,但那些却是膺品。要寻求他,你就不致偏离正路。

下一个步骤:是尽我们一切所能的预作准备。「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西三5)。如果要这位亲爱的客人进来,我们必须洁净,我们必须自洁。「所以,要治死你们……的肢体。」除掉罪恶,洁净你们的心,保罗说:「当……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林后七1)。雅各说:「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四8)。然后请看彼得在他第二封书信第一章的忠告:「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等等(5-8节)。彼得说:不这么作的乃是短视之人,「只看见近处的」,忘了「他旧日的罪已经得了洁净」(9节)。但你若作了这些事,就会「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并且「丰丰富富的,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10-11节)。我们必须专心致力于使我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

然后在积极方面,正如我们已经见过的,我们必须将使徒彼得详细提及的美德付诸实行:「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得劝我们要作这些事,他不是只说:「去参加聚会,并且等候,或是凭信领受它。」我们必须「使我们的信心成全完备」,以其他这些事来装备它。我们必须在此劳苦——「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二12)。

你如果读过我提过的那些属神伟人的生平记载,就会发现他们全都遵循这些劝勉。他们全都是努力读经、并努力明白圣经的人;他们全都以自省和治死肉体来洁净他们的生活。当你阅读怀特腓德、卫斯理、爱德华滋、和传勒彻尔、与其他人的传记时,就会发现这些人全都致力于属灵的操练。他们并不是「凭信接受」,并说服自己相信已经得着了;他们专一寻求神。这一切当然无可避免地引致祷告。你必须为这福分祷告。我喜欢古得文在这事上所说的:「为此事和他打官司」;他说:「为此事和他打官司」,正如以赛亚所说的:「不要使他歇息」(六十二7)。

我再也找不到比威尔斯圣诗作者威廉斯(William Williams;1717-1791)的一首诗歌更美的祷词,其译文如下:慈仁耶稣,恳求说话,你话何其甘甜;在我纷扰心灵,吹入地上无法供应的平安;世上一切惑人声音,一切迷人靡靡之音,因你柔和美妙曲调,全都消弱、沉寂。哦!救主!细语我已属你,赐我明晰确据;消除一切不安阴翳,平静疑惑,止息畏惧;哦!我魂何其切慕得闻你的圣言,忧苦永远消逝,我也不再绝望。

这里指出了一条道路!向他献上祷告,直到他回答你。「哦!救主!细语我已属你,赐我明晰确据。」他有没有答应你这个祷告呢?他有没有向你细语?他有没有向你说话呢?为他所赐的福祷告,寻求它,为它舍生忘死,饥渴爱慕它。继续祷告,直到你的祷告蒙应允。换句话说:要花时间!要花时间!不仅「成圣要花工夫」,圣灵的这个印记,也要花时间寻求。继续下去,不要停息;有一天你就会经历到:有时圣徒正欢唱,忽见亮光从天降;复活之主今显现,双臂施展医治能。

这可能发生在你最没有料想到的时候。历世历代圣徒的生活与见证,都一致说明神会在某些特别的时候为我们作这件事。或是在一个人必须经过极大试炼的时候,或是在试炼来临之前,神把这福分赐给了他。我们的神何等恩慈!他是何等慈爱的父!当他知道即将有某件事发生在你身上,要试验你的全人时,他就把这有福的确据赐给你,好叫你能够经过试炼仍然得胜。它可能发生在一段明显荒凉的时期之后。有时候,经过一段无花果树不发旺、树木都不结果的时期,当一切都不对劲的时候,光芒突然出现,他说话了,他细语说他爱我们,把那写着「新名」「白石」赐给我们,用「那隐藏的吗哪」饲养我们。

有许多基督徒是在临终之前才经历这事,他们都同意说:拦阻他们早点领受它的,乃是他们自己的无知。他们没有早一点寻求它。他们是好人,都过着基督徒的生活,甚至还蒙神使用;但他们从未听闻他「柔和美妙曲调」,他从未在他们心中细语。他们对这福分的渴慕只是断断续续的,他们没有照着该有的方式切慕它、寻求它。但是面对着人生的尽头,他们以新的热忱来寻求它,他听见了,就向他们说话。这样的基督徒很多。神在即将要接他们永远与他同在之前,将这有福的、直接的确据赐给他们。

因此,我再说一次:寻求它!否则不要满足。神曾否告诉你说你是他的儿女?他曾否对你说话——不是以可以听闻的声音,而是以(就着某个角度来说)更为真实的方式?你是否知道这种光照,这种被溶化的经历?你是否知道何谓被高举超乎自己之上、之外?若不然,要寻求它;向他呼喊说:「慈仁耶稣,恳求说话」,并且「为此事和他打官司」,继续下去,直到他向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