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永遠的約

卷一 神終極的心意 |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一3)

我們在此再次見到使徒保羅著作中常出現之榮耀的、令人吃驚的陳述之一。身為一個寫作的人,他經常以一個片語,或一節經文來闡釋整個福音,或許再沒有比這一點更堪稱為他的風格特色了。他這麼作從來都不覺厭煩,他以許多不同的方式來說相同的事。這節經文肯定是他最榮耀的陳述之一。

所以,我們必須以禱告的心仔細研究它。我們在思考這樣的陳述時會遇見一個危險,就是被字詞的意義、與字彙的組合所吸引,甚至僅滿足於某種短暫的效果,卻從來未曾不憚其煩地加以分析,藉此發現它真正的意思。我們可能會滿足於純粹的美學效果,結果是忽略了其極為豐富的內容。所以,我們必須以非比尋常的態度小心謹慎地分析它、探究它,並發現每一個字真正的意義與內容。我們必鬚根據整本聖經的教訓來作這件事。

我們必須作的第一件事是觀察上下文。首先,使徒在第一節已經提醒以弗所人,使他們回想自己究竟是誰、到底是什麼。然後在第二節,他為他們獻上禱告,並且提醒他們回想他們能夠享受、應該享受、並且應該想法子享受的事――「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說完了這些,他現在所關切的是要提醒他們:他們是如何成為如今的這種光景,以及他們如何能以享受恩惠與平安這兩種無價的福分。那就是上下文之間的關連了。我們必須再次強調這個事實:開頭的這個問安不只是一個形式,而是滿有邏輯條理的,這種邏輯條理永遠是使徒保羅的特色。

既已提醒過他們乃是「聖徒」,是「有忠心的」,是「在基督裡」的,以及其結果――他們應該正在享受從主耶穌基督而來的恩惠和平安;他現在就要在第三節這裡開始指出這一切是如何成為可能的。從某個角度看,我們可以忠實地說第三節是整卷書的中心。這是使徒最急切要說明的。他渴望這些基督徒能夠逐漸明白,並領悟他們是誰、他們是什麼、以及他們能得到的偉大福分。換言之,整卷書的主題就是救恩的計劃,與救恩的道路,這個驚人的過程使我們成為我們所是的,並向我們指明神和神所已經為我們預備的事。他這麼作,是因為他渴望以弗所的這些基督徒和其他基督徒能夠進入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好叫他們能夠照着應有的光景來享受基督徒的生命,並活出能叫神得着讚美和榮耀的生活。這一切當然也適用在我們身上。無論我們知不知道,我們今天作為基督徒,主要的缺陷乃是缺乏悟性和知識。不是缺乏聖經知識,而是缺乏對聖經教義的認識。這就是我們致命的缺欠,也說明了我們在基督徒生活中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失敗的原因。根據這位使徒所說的,我們最大的需要,乃是「我們悟性的眼睛」(一18另譯)能被打開,不單是為了叫我們可以享受基督徒的生命與經歷,更是為了能夠明白我們崇高「呼召」的特權和可能性。我們愈是明白,就愈能經歷這些豐富。

缺乏知識永遠是神百姓首要的缺陷。那正是先知何西阿在舊約聖經中所傳的信息。他說那個時代神的百姓「因無知識而滅亡」(四6)那永遠是他們的缺陷。他們不能明白他們是誰、他們是什麼、以及他們為何成為那個樣子。他們只要知道這些,就絶不會偏離神,就永不會轉向偶像,就絶不會想要跟其它的國家一樣。永遠都有這種致命的缺欠――缺少知識。新約聖經也滿了相同的教訓。

所以我們必須非常謹慎地思考這一節經文,因為使徒在此正是要向我們介紹這個知識――這個能引我們明白我們之所是的教義。我們可以根據下列的原則,照着使徒所用的次序來查考這知識。

頭一個論題是,體認到與我們蒙救贖有關的真理,總是會引發讚美的。它立刻以「頌讚」這個詞迸發出來。使徒就像一個人正在指揮一個大詩班和交響樂團一樣。這個真理似乎也是韓德爾(Handel; 1685-1759,歸化英國的德國作曲家,最有名的作品為「彌賽亞」)所深切體會的,這是他一些最偉大之合唱曲的特色。想想「羔羊是配」(Worthy is the Lamb)開頭的曲調吧!使徒以同樣驚人的讚美與歡呼來開始――「願頌讚歸與神」「讚美神」。他一向這麼作。查考他的所有書信,你就會發現這一點。頭一件事永遠是讚美與感謝,這是因為他明白教義;他之所以讚美神,乃是他默想教義的結果。

讚美與感恩肯定永遠是基督徒生活的重大特色。就以使徒行傳為例吧!有人說這卷書是世界上最動人的一卷書。雖然早期的那些基督徒都必須忍受逼迫、困境、與艱難,他們極顯著的特色卻是讚美與感恩的靈。他們是一群因着出人意外的平安、快樂、與喜樂而大受感動的人。在新約聖經所有的書信中,從頭到尾都可見到相同的特色――「你們要在主裡面喜樂」「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即使是在啟示錄這卷書中,雖然描繪了神的百姓所必須面對的試煉與患難,這種得勝與讚美的音調仍然貫穿全書。這是神的百姓、基督徒們至終所獨有的特色。

從我們在這卷書信中所已經見過的,可知讚美是無可避免的。如果我們真明白「恩惠」「平安」是什麼意思,我們就不能不讚美。所以在我們繼續往下看之前,我認為再沒有比查看這種讚美與感恩的記號在我們的生活中如何顯露出來,更能真實地試驗我們基督徒的信仰告白了。我們是否可以發現它從我們的內心和經歷中湧出,就像使徒保羅身上常見的一樣呢?它是否繼續不斷在我們裡面湧流、並彰顯在我們的生活中呢?我所指的並不是隨隨便便用某些字眼罷了。當你遇見一些基督徒的時候,會發現他們不斷用「讚美主」這句話,為要使人覺得他們是喜樂的基督徒。但使徒的語彙絲毫不是隨隨便便使用的,它絶不是形式或表面上的,而是來自內心深處,是他心裡真正的感受。

所有的人一定都會同意:讀過新約聖經,不可能不發現這是基督徒生命中最要緊的事。它必定是如此,因為如果這福音是真的――神已經差遣他自己的兒子到世上來,為我們作成前面討論過的那些事――那麼你一定會預料到基督徒與不信的人是截然不同的,你會期望他們活在與神的關係中,那將是所有人都可以目睹的,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它可以產生這種喜樂的特質。就連羅馬天主教徒――他們的教義一般都是傾向于壓抑反對得救的確據――在將任何一個人「封為聖徒」之前,都規定這種喜樂與讚美的特質是絶對必要的。在這一點上,他們是絶對正確的――讚美應該是所有「聖徒」、所有基督徒的特色。所以我們發現新約聖經中持續不斷出現這個勸勉:要讚美神,要獻上感謝。這是使我們與世人迥然有別的因素。世人非常悲慘而不快樂,滿了咒詛與埋怨;但讚美、感謝、與知足這幾種特色卻將基督徒凸顯出來,並且顯明他不再「屬這世界」了。

讚美將基督徒區分出來,特別是在他的禱告和他的敬拜上。歷世歷代所寫成的靈修生活典範、與一些特殊的聖餐儀文,都一致認為所有敬拜與禱告的最高點是頌揚、讚美、與感恩。我們在這一點上豈不都有所虧缺了嗎?當我們在私禱或公禱的時候,頌揚佔有什麼地位呢?我們是不是單單因着能「在敬拜、在頌揚中」與神同在而歡欣呢?我們是否知道不斷受到感動,以致呼喊出:「願頌讚歸與我們的父神」,並將所有的讚美、稱頌、與榮耀歸給神是什麼意思呢?這是我們在恩典中成長的最高點,是所有真基督徒的標準。只有當你我「融化在驚嘆、愛、與讚美中」時,我們才真正發揮了神在基督裡要我們具有的功用。

讚美確實是所有公眾崇拜活動的主要目標。在這一點上,我們全都需要省察自己。我們必須記得:敬拜的主要目的,是要將讚美和感謝歸給神。敬拜應該是出自於心思與內心的,它不是意味着單單機械式地重複某些詞句,而是意味着內心出於敬畏而讚美神。我們來到神的家,不該只是為了尋求祝福,想要為自己得着各式各樣的事物,或甚至只是要聽聽講道;我們應該是來敬拜並尊崇神。「願頌讚歸與我們的父神」,這永遠是起點,也是最高點。

但我們應該注意:讚美、頌讚、與敬拜必須歸給當稱頌的聖三一神。「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這些福氣是藉著聖靈臨到的,讚美、敬拜、與尊榮――其實就是所有的敬拜――都必須獻給那三個當受稱頌的位格。使徒保羅從來不曾忽略過這麼作。他喜歡提到父、子、與聖靈。基督徒的立場,常常是,也必然是三一神論者。基督徒的敬拜如果是真實的敬拜,就必定是敬拜三一神;這一點不容置疑,也無可選擇。如果我們對於聖經中的救恩觀有正確的看法,那麼常常是,也必然是包括那當稱頌之聖三一神的三個位格在內。

人們經常停在一個位格上。有些人停在父神的位格上,他們談論關於神的事,關於敬拜神的事,關於從神得着赦免之事,但在他們所有的談論與交通中,甚至沒有提到主耶穌基督。另外某些人似乎單單完全停在主耶穌基督上。他們是如此專注於他,以致你很少聽他們提到父、也很少提到聖靈。另外還有一些人,整個談論的似乎都是關於聖靈的工作,他們只對屬靈的彰顯感到興趣。我們身為基督徒,很容易陷入一種危險,就是忘記我們必須敬拜那可稱頌之聖三一神的三個位格。基督教的起源與其延續,就是基于三一神論。

但是,我們不單要小心謹慎,讓這三個位格永遠出現在我們心中與我們的敬拜中;對於聖經中向我們引介出來的次序――父、子、聖靈――也同樣必須小心謹慎。在我們得救的事上,有件事是我們的先輩稱之為神的經營或次序,那是存在於可稱頌的三個位格當中的,所以我們也必須永遠保留這個次序。我們必須透過子,藉着聖靈來敬拜父。許多福音派的基督徒似乎特別把他們所有的禱告都獻給了神,另一些人則完全把子給遺忘了;但兩個錯並不等於一個對。所以我們注意到,在這封書信的開頭,使徒不單讚美,而且是讚美那稱頌的三個位格,將感謝與榮耀按着這不可更易的次序歸給父、子、聖靈。

第二個原則是:神是當受讚美的。我所提的頭一個原則是:真正體認到救恩的性質,必定引至讚美。現在我們要接着來思想,為何聖三一神可稱頌的位格應該如此得到讚美?這個問題有許多的答案,但我們必須專注于一個答案,是使徒在這節經文中特彆強調的。神是當受讚美的,因為他是他所是的。神終極的特性或屬性,就是賜福(譯按:中文譯作「稱頌」「賜福」的,在希臘文是同一個字,英文亦然)。那是無法言喻的,但如果神有一個特質、一個屬性使神成其為神;(我以敬畏的心說)如果有一件事使神成其為神、而不成為其他事物,那就是賜福。而神是當受讚美的,我們必須說:「願頌讚歸與神,」乃是因着神的所是,與他所作的事。

神是當受讚美的,也是因為他已經賜福給我們了:「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已經以所有屬靈的福分賜福了我們」(另譯)。然而,當我們思想這一點之前,我們注意到使徒同時提到別的事情。因着他賜福給我們的方式,神是當受讚美、當受稱頌的。我先前提醒你留意我們與這可稱頌之聖三一神的三個位格的關係時,就已經提過這件事了。換句話說,本節經文所強調的乃是我們救恩計劃之偉大,而且還不單在於這個計劃,也是強調計劃它的方式、神將它付諸實現的方式。我們是否不得不承認有忽略這一點的傾向?我們讀了聖經以後,有沒有常常坐下來,試着默想這救恩的計劃、神施行他的計劃的方式、並他如何運作呢?我們的得救是完全從神而來的,但因着我們最關心的是我們自己與我們的狀況、心情、和光景,這種病態就導致我們容易只從我們自己和發生在我們身上之事的角度來談論救恩,那當然是極為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因為真基督教是可以實際體驗的;絶對沒有不能實際體驗的基督教;但基督教卻不只是實際的經驗而已。事實上,至終決定我的經歷的,乃是我們的理解程度。我們花費那麼多時間在感受我們屬靈的脈動,並談論我們自己、我們的心情和光景上,以致我們對於神所已經完成的計劃沒有多少瞭解。但使徒卻一向都是由此開始談論,聖經也是如此。

我請你注意這件事,並不是因我對某種學術或理論感興趣,而是因為我們若不耐心地來瞭解這些事情並面對聖經的教訓,就會錯失了如此多的恩典和榮耀。我們通常是一次讀一章聖經,然後就過去了,卻沒有停下來分析並體會它正在向我們說什麼話。有些人甚至想要替自己辯解,說他們對神學和教義不感興趣;他們只想要成為「實行的」基督徒,並享受基督徒的信仰。但那是何等可怕的錯誤啊!聖經給我們這個教訓,使徒保羅寫下這些信,使像我們這樣的人可以明白這些事。保羅寫信的對象中,有些人是奴隷,不曾受過中等教育,甚至連初等教育也沒有。我們常說自己沒有時間閲讀――這是我們基督徒的恥辱!事情的真相卻是我們不願費心來閲讀並明白基督教教義。但如果我們真是想要敬拜神的話,這麼作卻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基督徒的生命中如果缺少讚美,乃是因為他忽略了這些事情。如果我們渴望讚美神,就必須查考真理,並開廣我們的心靈,直到我們與真理面對面相遇。我們若要從心裡說出「願頌讚歸給神」,就必須對他如何計劃這偉大的救恩略有認識。

這節經文把神的偉大計劃提示出來了。父、子、聖靈之間,舉行了一場偉大的永世會議。下一節經文則告訴我們它是在什麼時候舉行的:「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我們是否領會到我們的得救是早在世界被計劃或創造之前就已計劃好了的呢?使一個人能以滿懷盼望地站立、並喊出「讚美神」的,正是體認了這個事實――「神從創立世界以前……揀選。」這可稱頌的三個位格――父、子、聖靈――在永世裡召開的那個會議,乃是關係著我們的。我們在創世記第一章讀到神說:「我們要照着我們的形像……造人」;但感謝神,那個會議所考慮的不單是人類的受造,更進而考慮到人類的得救。這三個位格聚在一起商量(我以敬畏的態度、從聖經的角度說這話)並計劃此事。有一種觀念,認為救恩是神心裡改採取的補救措施;我們務要將這種觀念從我們心裡連根拔除。救恩並不是人類墮落犯罪之後才出現在神心中的思想――它是「從創立世界以前」就計劃好的。使徒告訴我們說,這三個可稱頌的位格,彼此分配好這個工作,每位都同意要承擔特殊的任務。這一點導致從前的神學家談論到「經營的三一神」(economic Trinity)。三一神的三個可稱頌的位格分工合作――父神計劃、子神施行、聖靈應用。

以弗所書第一章清楚說明這一點:第四至六節告訴我們父的部分,第七至十二節則論到子的部分,第十三至十四節則告訴我們聖靈的部分;並且要注意:每一部分的描述都是以「使他榮耀的恩典得着稱讚」這句話、或類似的話作結束的。神的會議「從創立世界以前」就以這種方式把一切都考慮好、並分配好工作,計劃妥當了。父神有他的旨意,子神則自願說他要去完成它,並且他真的來完成了,而聖靈則說他準備要應用它。

但在我們結束這一點之前,我還必須補充一下:在那永世會議中確實發生的,是神勾勒了一個偉大的約,叫作恩典之約或救贖之約。他為什麼要這麼作呢?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也要問另一個問題,使徒為什麼說「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呢?有些人說答案是他要我們知道神是哪一種的父。我同意這一點。我記得有位老傳道人曾經說過,你如果對某些人說神是父,他們將會恐懼驚駭;他說,對於某些人而言,「父親」一詞所代表的乃是一個酒鬼,耗盡家裡所有的錢財,酩酊大醉才回家。那就是他們對於父親的概念,他們所認識的父親就只有這樣了。所以為了要使我們知道他是哪見一種父親,神就在他的恩慈中說,我是主耶穌基督的父。父如何,子也就如何;但即使是這樣,都還不足以說明這句話的深意,它的意思比這深得多了。

對於神的這種新的描述,是新約聖經最重要的陳述之一。回頭看看舊約聖經,你可以發現神被形容為「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神也說他自己是「以色列的神」;但我們現在卻談到「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這是為了要教導我們明白:所有臨到我們的福分,都是在主耶穌基督裡面、並藉着他而臨到的,並且是那可稱頌的三個位格在創立世界之前所立之約的一部分。甚至連那些臨到舊約時代之聖徒的福分,也全都是藉着主耶穌基督而臨到他們的。在創立世界以前,神就看見將要臨到人類身上的事了。他看見了人的墮落、與人的罪,那是必須加以對付的,他就擬訂計劃,父與子之間就達成了協議。父將一群百姓賜給子,子則自願為他們而向神負責。他按照約定要為他們作某些事,父神這一面也按照約定必須作其他的事。父神說他要把赦免、和好、恢復、新生命、與新性情賜給所有屬於他兒子的人。條件是子必須進入世界,取了人性,並親身背負人類的罪,承擔罪的刑罰,代表他們,為他們受苦,代替他們。這就是那個約,就是所達成的協議,並且是「從創立世界以前」就訂下的了。所以神能夠在伊甸園中對蛇說:「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這是在創造萬有之前就已經計劃好的,而且神甚至在那時就宣告此事了。

神後來也作了某些次要的安排。他與挪亞、亞伯拉罕、摩西立了一個約,這些並不是原初的那個約,那約是與子訂立的。他與人立的這些約是暫時性的,但這些附屬的約全都指向這偉大的約。一切預表和禮儀上的供物與祭物,全都是指向基督。「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裡,」到他偉大的犧牲那裡。賜給摩西的律法,並未廢掉與亞伯拉罕所立的,反倒指向神在永世中與子自己所立的這個偉大的約。

這樣,我們終於能夠明白保羅為什麼說「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了。在時間開始之前,在創立世界以前,神就看見我們的困境,並與他自己的兒子達成這個協議。他已經起誓,他已經簽名,他親自保證要守約,他已經承諾了。每一件事都是在基督裡,他是我們的代表,他是我們的中保,他是我們的保證人――所有的福分都是在他裡面、並藉着他而臨到的。誰能明白這一切對父有何意義?這一切對於子有何意義?這一切對於聖靈有何意義呢?但那就是福音,而且只有當我們略為明白這些事的時候,我們才能夠開始讚美神。

以這個方式看看這件事吧!你我乃是這世上的可憐虫,我們這些可憐虫卻極其傲慢自大,而且是無知得令人討厭。我們什麼也不配得着,只能從地面上被除掉。但是,實際發生的事卻是,在創立世界之前,這位可稱頌的神,這三個可稱頌的位格,竟然顧念我們,顧念我們的光景,顧念將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結果是,這三個位格,人類從來沒有見過的神,竟然紆尊降貴來顧念我們,並計劃好一個方法,好使我們能得着赦免和救贖。子說:我將要暫時撇下這個榮耀,我將要住在一個女人的子宮裡,我將要降生為一個嬰孩,我將要成為一個貧窮人,我將要在這世上遭人藐視辱罵,我甚至要容讓他們將我釘在十字架上,並且吐唾沫在我臉上。他甘願為我們去作這一切;而就在此刻,三一神裡面這可稱頌的第二位,正代表你我坐在神的右手邊。他來到地上,完成了這一切的事,並且復活,升天;而這一切全都是「從創立世界以前」就為你,為我計劃好的。

你還說你對神學不感興趣嗎?你還說你沒有時間關心教義嗎?除非你開始略為領會他已經為你作成的事,否則你永遠不會開始讚美神、或敬拜他、或頌揚他。「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我們是在這約裡面的,我們現在將要試着思想那個約的一些結果。